人民網
人民網>>內蒙古頻道>>本網專稿

呼和浩特市清水河縣: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 夯實山城經濟發展“底盤”

2023年06月29日22:31 | 來源:人民網-內蒙古頻道
小字號

人民網呼和浩特6月29日電(富麗娟、實習生劉璇、黃正)沿著盤旋於山間的大道一路向南,便能到達坐落於黃河岸邊黃土高原丘陵溝壑區的清水河縣,在六月明媚陽光的照耀下,山林環抱的清水河縣更顯勃勃生機。6月29日,呼和浩特貫徹新發展理念推動高質量發展清水河縣現場會召開,通過觀摩清水河奶牛核心育種場、優然牧業清水河奶山羊牧場、清水河縣綠色農產品加工園區等地展示交流清水河縣在推進高質量發展中的創新實踐。

今年以來,清水河縣緊緊圍繞全市“六大產業集群”,按照“12345+N”產業融合高質量發展體系布局,聚焦“生態立縣、生態興縣、生態優縣、生態強縣、生態富民”總目標,全力促進工業經濟高質量發展,夯實山城經濟發展“底盤”,展現山城在新時代發展中的盎然生機。

順著蜿蜒的道路駛入五良太鄉波波代村,清水河奶牛核心育種場便坐落於此,這是賽科星打造的一座集生產示范、良種繁育、胚胎生產為一體、世界級荷斯坦奶牛的核心育種場,本場承接了國家乳業創新中心的胚胎工程項目,是目前國內規模最大、遺傳品質最高、技術集成要素最全的奶牛核心育種場。在育種場門口的消毒間進行全身消毒后,方可進入場區。參觀區域內,透過玻璃幕牆可以看到牛舍干淨整潔,一排排奶牛整齊地躺在臥床中,它們產下的每一滴奶都將從這裡出發,進入千家萬戶的餐桌。

清水河奶牛核心育種場。實習生 黃正攝

清水河奶牛核心育種場。實習生 黃正攝

工作車間。實習生 黃正攝

工作車間。實習生 黃正攝

育種場奶牛。實習生 黃正攝

育種場奶牛。實習生 黃正攝

清水河奶牛核心育種場不遠處便是優然牧業清水河奶山羊牧場。牧場設計奶山羊養殖規模5萬隻,建設面積1155畝,目前已進羊7700隻奶山羊。優秀的種質資源和養殖技術、領先的智能化牧場管理系統、綠色生態的環保工藝、產業鏈聯動助力鄉村振興是優然牧業清水河奶山羊牧場的最大特色,作為國內乳業上游的領軍企業,未來,優然牧業將全面提升科技價值,從高速發展轉型至高質量發展,引領中國牧業可持續發展,為奶業振興作出積極貢獻。

清水河縣綠色農產品加工園區位於宏河鎮政府所在地,“該園區總投資8268萬元,總佔地143畝,建成廠房19棟3.3萬平方米,配套建設農產品質量安全檢測中心、研發中心和雜糧文化館,園區採取政府投資建設、企業租用的創建模式,由內蒙古中清農業發展公司負責管理運營。”清水河縣人民政府副縣長白海林介紹道。跟隨著他的步伐,觀摩團來到了雜糧研發中心和雜糧文化館。為深入落實種業振興行動,清水河縣開發建立了雜糧研發中心,目的在於建成優質雜糧種子庫,形成“清水河縣雜糧種子體系”。雜糧文化館的總建筑面積共800平方米,是以展示清水河雜糧的歷史文化和產業發展現狀為主的一體化展廳,建成后將面向公眾開放。

中清農業雜糧研發中心種子標本。實習生 黃正攝

中清農業雜糧研發中心種子標本。實習生 黃正攝

研究員正在做實驗。實習生 黃正攝

研究員正在做實驗。實習生 黃正攝

宏河物流園區內,工人正駕駛著運輸車進行作業,一個個水泥罐整齊排列於園區內,向遠望去,可以看到運輸貨物的火車正在向山的那邊行進著。宏河物流園區位於清水河縣宏河鎮,接軌新朔鐵路,西鄰209國道,南接109國道,北接准興重載高速,交通十分便利,區位優勢明顯,是集運輸、倉儲等功能於一體的綜合性環保型物流園。宏河物流園區的建設,是完成企業運輸需要,降低運輸成本、提高企業經濟效益的重要保障,也是響應國家“公轉鐵”運輸政策、打贏“藍天保衛戰”、保護環境的需要﹔調整產業布局、優化經濟結構、增加財政稅收、著力改善民生、促進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宏河物流園區。實習生 劉璇攝

宏河物流園區。實習生 劉璇攝

蒙清宏河工廠。實習生 黃正攝

蒙清宏河工廠。實習生 黃正攝

工人正在卸貨。實習生 黃正攝

工人正在卸貨。實習生 黃正攝

進入呼和浩特旭陽中燃能源有限公司,各類功能不同的大型機器映入眼帘。該公司位於托清經濟開發區,現有焦炭產能360萬噸/年、甲醇產能10萬噸/年和合成氨產能45/噸。公司堅持生態優先,加強安全環保等方面的布局,努力推進企業可持續發展,不斷加大人力、物力、財力等方面的投入,堅守安全環保底線,加強技術創新,提升企業自主創新能力。未來,旭陽呼和浩特園區將繼續堅持以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為導向的高質量發展新路子,深耕現代化工產業,爭做煤基新材料、炭基新材料、硅材料、氫能領域排頭兵,為內蒙古地區推動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貢獻力量,為實現國家綠色發展目標做出貢獻。

干熄焦余熱發電裝置工作中。實習生 劉璇攝

干熄焦余熱發電裝置工作中。實習生 劉璇攝

園區實景。實習生 黃正攝

園區實景。實習生 黃正攝

園區實景。實習生 黃正攝

園區實景。實習生 黃正攝

高嶺土作為一種非金屬礦產,可廣泛應用於涂料、造紙、電泳漆、陶瓷等20多個行業,具有較高的價值,而在清水河縣便有著煅燒高嶺土的良好條件。內蒙古恆源高嶺土科技有限公司,成立於2018年10月,位於托清經濟開發區清水河產業園。2022年處理煤矸石25萬余噸,生產高嶺土19.5萬余噸,產品總量佔呼和浩特地區產量的35%、全國的10%左右。內蒙古超牌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也位於該產業園,成立於2012年3月,公司專注於煤矸石(煤系高嶺岩)固廢的高值化、100%資源化利用,研發和生產用於涂料、造紙、人造石材等領域的煤系煅燒高嶺土產品。煅燒高嶺土並將其合理應用將會更好地促進煤矸石變廢為寶的循環經濟產業發展,對減輕當地煤礦固廢煤矸石對生態環境的破壞、改善生態環境、推動當地的經濟發展有著重要意義。

超牌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實習生 劉璇攝

超牌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實習生 劉璇攝

在觀賞著清水河縣秀美風光的同時,汽車逐漸駛入高茂泉村,村庄位於宏河鎮南部 10 公裡處,總面積 20 平方公裡,轄 3 個自然村,常住 141 戶 298 人,現有耕地 8110 畝(其中水澆地 2002 畝),林草地 3.2 萬畝,眼見之處皆是一片綠色。清水河光伏公園展廳位於高茂泉村內,在沙盤展示區域,可以簡單了解由廣東省風力發電有限公司內蒙古分公司投資建設的內蒙古呼和浩特市清水河300MW光伏發電項目,據介紹,該項目安裝單晶雙面光伏組建約62萬塊,年發電量5.3億度,滿足21萬戶家庭的年用電量。

沿鄉村小道前進,即可到達高茂泉村首個文旅項目——高茂泉鄉土中心。2020年,經過一年的時間完成設計和改造,這裡從廢棄小學搖身變為如今的高茂泉專家工作站、開放式團建鄉村民宿&青少年兒童自然農耕研學互動中心&大學生鄉村社會實踐實訓基地。總面積1900平米,建筑風格以陝北八海窯和傳統青瓦房為主,涵蓋住宿、餐飲、會議、直播、休閑、體驗等多項綜合功能。目前,高茂泉文旅項目以五谷文化、農耕民俗、自然資源為基礎,整合鄉村種植、生產、閑置民居、勞力、環境資源,提供高品質的鄉村生活體驗項目,結合縣域旅游規劃,定制精品旅游線路,致力於將泛高茂泉地區打造成為清水縣縣域旅游門戶中心。

高茂泉鄉土中心。實習生 黃正攝

高茂泉鄉土中心。實習生 黃正攝

精美的面塑。實習生 黃正攝

精美的面塑。實習生 黃正攝

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夯實山城經濟發展“底盤”,清水河縣正行進在實現高質量發展的道路上。在“生態立縣、生態興縣、生態優縣、生態強縣、生態富民”總目標的指引下,清水河縣將在留住綠水青山的同時構建以現代化工產業為主導、新材料產業為優勢、清潔能源產業為特色、煤炭水泥等傳統產業為支撐的“一主、一優、一特色、多支撐”產業格局,將這座山城建設成為更加富裕美好的“世外桃源”。

(責編:張雪冬、劉澤)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