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拉善闊步邁向“高鐵時代”

6月的阿拉善天高雲淡,艷陽高照,包銀高鐵銀巴支線建設方頂著高溫天氣搶抓施工“黃金期”,全線3000余名建設者在各項目施工現場緊鑼密鼓地作業,全力以赴推進項目“加速跑”。
包銀高鐵銀巴支線鐵路全線長115公裡,分內蒙古段、寧夏段兩段建設。其中,內蒙古段全長74.36公裡,設巴潤別立、巴彥浩特2座站房,設計速度為每小時200公裡,項目分兩個標段同步建設,總建設工期4年。該項目自去年7月動工以來,參建單位按照“高起點起步、高標准推進、高質量建設”的理念要求,努力克服工期緊、任務重、施工環境復雜等困難,確保項目順利推進。
日前,筆者在中鐵十五局包銀高鐵銀巴支線1標賀蘭山隧道項目施工現場看到,懸臂式掘進機、挖掘機、泵車、濕噴機等工程車輛緊張忙碌著,全力推進洞身挖掘施工。
賀蘭山隧道地處賀蘭山中段的低中山區,為單線一級風險隧道,也是第一個穿越賀蘭山脈的隧道,全長8792米,有7575米在阿拉善盟境內﹔另一端在寧夏境內,地處連接內蒙古、寧夏的關鍵節點。隧道內輪廓寬6.9米、高7.7米,計劃工期35個月,除了巴彥浩特出口的工作面,還設有兩座斜井輔助施工。從去年9月施工以來,參建員工24小時輪班作業,全力保証工程進度。
“這條隧道要穿越6處破碎帶,破碎帶地質鬆軟、地層含水量豐富,容易發生意外情況。”中鐵十五局包銀高鐵銀巴支線1標項目隧道分部副經理張程介紹,為解決施工中遇到的建設難題,項目組多次深入現場摸實情、找對策、訂方案,逐個立項破解,並採取“短進尺、強支護、弱爆破、勤量測”等措施,加強施工過程中各循環工序的銜接,確保洞內施工安全有序。截至目前,全長611米的1號斜井已全面貫通﹔2號斜井已開挖910米,佔比91%﹔隧道主體工程累計進尺1005米,佔比13%。
逢山開路、遇水架橋。在中鐵十五局包銀高鐵銀巴支線1標二分部負責的沙溝大橋施工現場,一個個橋墩如巨人般挺立,成為該標段的地標建筑。隨著首片16米簡支T梁平穩落座沙溝大橋9號橋墩和10號橋台之間,標志著該標段全面開啟架梁作業,內蒙古段橋梁架設預計明年6月完成。
“跨長中一級公路大橋是項目重難點工程,其中連續梁設計長144延米,施工技術復雜、施工風險大、線型控制精度高。為此,我們精心編制施工方案,對作業人員進行詳細技術交底,大橋工程現正在安全平穩推進,確保8月31日順利合龍。”中鐵十五局包銀高鐵銀巴支線1標二分部經理崔寶紅介紹,目前二分部負責的路基土石方工程完成95%,橋梁樁基工程完成98.3%,涵洞澆筑工程完成64%,承台完成82%,墩柱完成63%,剩余工程正有序施工。
筆者從阿拉善盟投資促進中心了解到,中鐵一局負責的2標段正在進行路基、橋涵工程施工,現已完成土石方工程93萬立方米,佔比60%﹔改移道路設計4000米,已完成3200米,佔比80%﹔
導流堤設計2240米,已全部完成。目前,包銀高鐵銀巴支線內蒙古段已完成總任務的35%,預計2026年全線通車。
阿拉善盟地處呼包銀榆經濟區和隴海蘭新經濟帶交匯處,是我國向北開放的橋頭堡、自治區向西開放的西大門。包銀高鐵銀巴支線是我國“八縱八橫”鐵路網京蘭通道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內蒙古西向出區的重要大通道。包銀高鐵銀巴支線鐵路建成通車后,將使阿拉善接入全國高鐵大網、邁向“高鐵時代”,徹底結束盟府不通火車的歷史,對於優化路網結構、促進地方發展、深化區域合作、更好服務融入“兩個大局”具有重大意義。
早日建成包銀高鐵銀巴支線鐵路,不僅是阿拉善人民的期盼,更是鐵路建設者們“時時放心不下”的事兒。連日來,包銀高鐵銀巴支線參建人員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在內蒙古考察期間的重要指示重要講話精神,碰到建設中的硬釘子,他們堅持“不唯設計唯現場需求”的思路,帶著方案走現場、摸底數、看需求,把實事求是、因地制宜的理念融入工程建設全過程。
建設者們奮勇爭先,建設“進度條”不斷刷新,讓翹首以盼的阿拉善人民真真切切感受到了實現在家門口乘坐高鐵的願望指日可待。“每次經過鐵路施工現場看到新變化,就會覺得乘坐高鐵出行的日子越來越近了。等通車后,我要和家人成為第一批乘客,見証阿拉善通高鐵的歷史性時刻。”巴彥浩特居民柴紹翔興奮地說。(侍新元)
來源:阿拉善盟委宣傳部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