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內蒙古頻道

烏海:牢記使命不負囑托 奮力交出合格綠色答卷

2023年06月28日09:21 | 來源:內蒙古日報
小字號

大漠湖城展新顏。王超 攝

大漠湖城展新顏。王超 攝

加快推廣油改電等綠色運輸方式。王超 攝

加快推廣油改電等綠色運輸方式。王超 攝

建成全球最大BDO一體化生產基地。孟和朝魯 攝

建成全球最大BDO一體化生產基地。孟和朝魯 攝

新建成的濱河公園成為市民休閑娛樂好去處。王超 攝

新建成的濱河公園成為市民休閑娛樂好去處。王超 攝

全力打造綠色礦山。王超 攝

全力打造綠色礦山。王超 攝

巡河執法。王超 攝

巡河執法。王超 攝

候鳥的棲息家園。王超 攝

候鳥的棲息家園。王超 攝

中心城區空氣優良天數305天,優良率83.6%,創有記錄以來最好水平﹔黃河烏海段水質連續5年保持Ⅱ類,一季度國考斷面水環境質量改善在全國列第11名﹔水土保持工作連續3年位列全區優秀等次,完成礦區集中連片治理11平方公裡……近年來,烏海市聚焦完成好習近平總書記交給內蒙古的五大任務和全方位建設“模范自治區”兩件大事,堅持把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著力抓好烏海及周邊地區等重點區域生態環境綜合治理”重要指示要求作為重大政治任務,深入實施生態環境綜合治理3年行動,聚焦“七治”全面發力,全市生態環境穩中向好,生態烏海交出了一份合格綠色答卷。

細化生態空間治理 推進綠色生態屏障建設

仲夏時節,行走在黃河烏海段的景觀步道上,蘆葦搖曳、鳥鳴不絕、蟬聲繞耳、草香扑鼻,河道間的灘涂上成群的白鷺、野鴨浮游在寬闊清淨的水面上,一會兒水中沖浪,一會兒掠過水面遷飛游弋。

“烏海成了候鳥的天堂,這些鳥兒能成群結隊地到咱們這裡,就說明咱們的生態環境改善了,人鳥相宜,和諧美好。”正在黃河岸畔騎行的市民李三嶺說,“這些天我每天都會在湖邊騎行,呼吸著新鮮空氣,聽著鳥兒的叫聲,心情特別愉悅,真是一種享受。”

節節攀升的綠色福利背后映照出烏海人對“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理念的堅持,更見証了烏海市不折不扣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精神的生動實踐。

烏海是黃河進入內蒙古的第一站,地區生態環境直接關系著黃河流域生態安全。近年來,烏海市堅決扛起黃河入蒙首站首責,深入推進水資源、水環境、水生態、水污染、水安全“五水共治”,因地制宜細化實化“四水四定”舉措,大力實施黃河流域生態系統保護和修復工程,2022年率先在全區完成灘區居民遷建,累計治理黃河干流岸線51.5公裡,新增水土保持治理面積139平方公裡,水土保持工作連續三年位列全區優秀等次。

統籌推進山水林田湖草沙綜合治理,突出抓好礦山生態修復、濕地資源和四合木保護,堅持分類治理,不斷提高生態系統自我修復能力和穩定性,加快促進自然生態系統正向演替,持續提升生態生產力。2022年完成礦山地質環境恢復治理面積11.96平方公裡、四合木保護區增擴任務367公頃,全市濕地面積達到1.2萬公頃,濕地鳥類增加到100余種,生態系統多樣性、穩定性、持續性不斷提升。

堅持因地制宜推進國土綠化工作,嚴格遵循“宜林則林、宜草則草、宜荒則荒”原則,科學選擇植被種類,實施京津風沙源治理等國家重點林業工程,近五年累計完成人工造林8.4萬畝,荒漠化面積和沙化土地面積實現“雙減少”。

如今,伴隨著全市河湖生態環境持續優化,濕地公園增多,人與自然和諧共處的場面比比皆是。

智慧管控精准治污 全力推進環保督察整改

生態環境保護督察,是貫徹落實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推動高質量發展的重大制度安排。烏海市以生態環境保護督察為牽引,協同推進高質量發展與高標准保護,全面提升生態環境治理能力,在美麗烏海建設征程上邁出了堅實的步伐。

堅決扛牢生態文明建設和生態環境保護政治責任,針對2022年自治區生態環境廳《關於烏海及周邊地區生態環境綜合治理考核評估有關情況的報告》指出的生態環境改善效果不顯著等問題,烏海市把整改作為當前一項重大工作任務、重大發展問題、重大民生工程,自2022年5月以來,市委、市政府主要負責同志聚焦抓好生態環境問題整改召開相關會議24次,實地督導調研21次,以堅強有力的領導推進整改。同時,出台制定《烏海市生態環境綜合治理“七治”工作標准》,進一步細化規范“治礦、治企、治水、治車、治路、治氣、治場”標准,推動各項治理目標精准落實到位。

堅持動真碰硬攻堅,以專項整改和督察整改為抓手,與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協同聯動,啃下一批“硬骨頭”,用實際行動和整改成效向廣大人民群眾交上合格答卷。通過嚴肅執紀問責,推動工作落實到位、人員責任到位、問題整改到位,把問題整改落實情況作為政治監督重要內容,嚴肅查處環保領域不作為、慢作為現象﹔通過構建生態環境保護長效機制,將環保問題整改納入對領導班子和領導干部年度實績考核內容,強化結果運用,督促各級各部門嚴格履行生態環保責任。建立周調度、月通報、季報告工作機制,對重點問題盯辦落實、跟蹤問效,推動問題整改到位。截至目前,2016年中央環保督察及2018年“回頭看”涉及烏海市的32個問題已全部整改完成,2022年第二輪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指出涉及烏海的20個問題已完成整改5個,交辦的35件群眾信訪舉報案件已辦結34件,核查生態環境問題線索26件,給予黨紀處分、組織措施處理56人。

同時,烏海市認真剖析問題症結,以鞏固改善生態環境質量為核心,堅持系統治理、源頭治理、綜合治理,持續在重點區域、重點領域、重點行業上下功夫,推動污染防治攻堅戰在關鍵領域、關鍵指標上實現新突破。在《烏海市地下水保護條例》等條例基礎上,新頒布實施《烏海市礦區環境綜合治理條例》《烏海市工業用地土壤污染防治條例》,進一步強化生態環境綜合治理法治保障﹔聚焦揮發性有機化合物、氮氧化物排放總量高、揚塵污染等突出問題,組織開展揮發性有機物污染十大專項行動,深化重點行業企業污染治理,開展露天煤礦火點和生產作業揚塵治理百日攻堅,極大改善了園區生態環境﹔率先建成自治區首個大氣污染精細化監管系統,實現對區域內揚塵污染、異常排污行為的全面感知、精准定位、實時告警、快速管控,生態環境監管能力和治理效果進一步提升。

2022年中心城區環境空氣質量優良天數達標率提升至83.68%,創有記錄以來最好水平﹔PM10年均濃度為79微克/立方米,同比改善2.53%,降到了歷史新低﹔臭氧年均濃度為146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3.3%,改善幅度居各盟市首位。鐵腕治污為烏海市贏來了更多的藍天,“烏海藍”逐漸成為常態和城市發展的亮麗名片。

聚力產業迭代升級 釋放高質量發展新動能

近日,位於烏海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海勃灣產業園的烏海東晶新材光伏產業鏈項目頻傳新進展,12.5萬噸多晶硅及配套設施全部開工建設,百余名工人在各自崗位上緊張施工,各種機械不停運轉,整個施工現場忙碌而有序,讓這塊原本停建3年的工業地塊重新煥發了生機。

為了讓有限的土地資源得到最有效的利用,烏海市把“五個大起底”作為重大政治任務,集中解決一批經濟社會發展中存在的突出問題,以節約促轉型,以集約促升級,向存量要空間、要效益,不斷喚醒“沉睡”的土地,上演“點土成金”的奇跡,打開高質量發展的新天地。目前,烏海市待批項目、沉澱資金、開發區閑置資源起底任務全部完成,批而未供土地完成年度任務的76%。

在深入開展五個方面大起底行動的同時,烏海市把深度節水也作為轉型發展的重要動力,在節水行動頻出新招,抓重點、攻難點、搞試點、樹亮點,激活節水內生動力。全市萬元GDP用水量、萬元工業增加值用水量較2020年分別下降11.46%和14.44%,獲評全國首批再生水利用配置試點城市和自治區節水型城市。

園區“騰籠換鳳”華麗蝶變,工業節水提質增效,處在轉型關鍵期的烏海市加快推動產業綠色轉型。堅持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方向,強力推進礦權整合、焦化產業整合重組、煤炭洗選垂直一體化整合,目前《烏海(含鄂托克旗)煤炭礦區總體規劃環境影響報告書》已通過生態環境部審查,5個焦化整合重組項目已建成、在建4個,推動傳統產業由小散亂布局向規模化、集群化轉變。以建設煤基生物可降解材料產業基地為契機,東源、華恆等超百億元可降解材料一體化產業項目陸續投產,建成全球最大BDO一體化生產基地,具有全國重要影響力、競爭力和市場話語權的區域特色產業集群正在形成。重點打造以光伏全產業鏈和新能源電池為主要方向的新能源產業集群,東方希望、國軒高科、抽水蓄能電站等一批全產業鏈項目加快推進。建成投用光伏+礦山生態修復與綜合利用項目5個,全區首個跨盟市合作綠電項目簽約落地,新能源新增並網35萬千瓦。

筑牢我國北方重要生態安全屏障,是內蒙古必須牢記的“國之大者”。沿著習近平總書記指引的方向,烏海市將牢牢扛起生態環境綜合治理重大政治責任,高標准組織實施美麗烏海生態環境提質行動,全力保障黃河安瀾,深入推進協同治理,進一步加快綠色低碳轉型步伐,努力讓城市的天更藍、水更清、山更綠、空氣更清新。(郝飚、王超)

(責編:劉澤、張雪冬)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