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內蒙古頻道>>感悟黃河魂 奮進清水河

清水河縣城關鎮:拆牆並院暖人心 老舊院落換新顏

2023年06月21日11:08 |
小字號

走進清水河縣城關鎮南園社區的街道巷院,漫步穿梭於山水小城間,隻見幢幢樓棟整齊劃一,座座房屋整齊有序,在青山綠水的掩映中讓人格外賞心悅目。

“以前我們這裡環境亂糟糟的,哪像現在這樣整潔美觀?這都是得益於鎮裡拆牆並院工作的開展,才讓我們這些居民感覺生活得更舒適、更安心了。”

近年來,隨著城鎮化建設的進步和城鄉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人們對小區公共服務的質量要求顯著提升,但隨之而來也暴露出部分老舊小區潛在的問題:比如公共設施的不配套、公共空間的缺失、道路交通混雜、私搭亂建嚴重、原有配套服務設施陳舊等一系列問題……這些需要黨委政府下決心、用氣力去推動解決。

為進一步加強和規范老舊小區管理,為居民打造設施完善、環境良好、出行安全、管理有序的居住環境。今年以來,清水河縣城關鎮黨委以黨建為引領,在全鎮范圍實施了老舊小區“拆牆並院”工作。

經過半年的籌備時間,城關鎮“拆牆並院”項目終於在5月份正式施工。

南園社區“拆牆並院”項目涉及濱海新城西區、濱海新城廉租房、濱海新城東區、檢察院家屬樓、民政局家屬樓、城關鎮家屬樓6個小區,涉及住戶居民712戶1949人。規劃拆除3堵共110米的圍牆,實現空間重塑,增加戶外活動空間200平方米,打造“一老一小”公共活動區。

早在開工前期,南園社區就通過線上線下等各種方式面向居民公示征收標准、規劃圖及效果圖,社區網格員廣泛發放了調查問卷504張,其中不同意、有顧慮的建議324條,高達64.3%。

面對這高反對率的嚴峻情況,城關鎮黨委牽頭組織居住在轄區內的鎮街黨員干部充分發揮先鋒模范作用,以身作則入戶做群眾工作。

城關鎮黨群服務中心副主任張軍帶頭主動成立南園社區拆牆並院專班,劃分三隻小分隊,一戶一戶的走訪進行政策解讀、規劃圖解釋、效果圖介紹,發揮“跑斷腿,說破嘴”的精神,讓居民理解拆牆並院惠民項目的好處和意義。

通過一周的努力,居民抵制的情緒有所鬆動,其中272戶居民願意看看施工情況再說。

5月21日,南園社區“拆牆並院”項目正式開工。

“轟隆哃……”一時間,第一堵牆應聲而倒,居民的質疑聲也伴隨十幾條接訴即辦工單接踵而至。

這些工單集中反映了施工期間停不下車、獨棟小區居民佔用濱海星城小區停車位、電動自行車停車棚的安全隱患等問題。

民有所求,我必有應。

聚焦工單重點,主要是停車位的問題,城關鎮政府、社區、施工單位、規劃單位當即展開四方會談,決定“擴路增位”,即保障綠化面積、縮減道牙寬度、擴寬小區道路、路邊增加停車位。

大家兵分兩路:一路如火如荼擴路施工﹔另一路輕言輕語入戶解釋,力爭將工單解決在網格內部,做到小事不出網格,大事不出社區。

隨著施工持續深入,小區的飛線入地和挂牆燃氣管道入地成為施工的主要難點。

5月29日下午,由城關鎮牽頭,電力、聯通、移動、中燃等多家運營商與施工單位、規劃單位一同在施工現場開展調度會,通過多方在施工現場商討,相關負責人提出初步解決方案,后續將進一步細化實施,打造出老舊小區環境改造和提檔升級的成功案例。

經過多方努力,城關鎮南園社區轄區內濱海新城東區、西區、廉租房、城關鎮家屬樓四個小區間隔的四堵牆終於穩妥拆除,打通了居民出行“內循環”,封閉的小環境變成寬亮的大通透。

城關鎮黨委組織委員王玨向筆者介紹:“在拆牆並院工作中,我們堅持為解決問題找辦法、不為困難找理由,按照組織提議、發動倡議、征求民意、居民審議、落實民意的五步工作法推進工作落實。”

——組織鎮、社區兩級干部、網格員繼續深入家中走訪,拿上我們的規劃設計圖征求民意、傾聽民聲,消除他們的顧慮﹔

——動員全鎮黨員、干部身先士卒,帶頭示范﹔

——採取先易后難的方式,准備先對南園社區的濱海新城東區、西區、廉租房、城關鎮家屬樓進行改造,改變的“三差三少一難”問題﹔

——協調成立拆牆並院工作專班,城關鎮與住建局、城管局、自然資源局、公安局、電力公司、網絡公司等相關部門有序高效推進該項工作。

如今,隨著“拆牆並院”工作的有效推進,清水河縣城關鎮的街巷裡道路更寬敞了,庭院更整潔了,人居環境更和美了,居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強了。

“該項目實施后,可進一步提升公共資源利用,有利於引入物業公司進行管理,既便於社區服務管理,提升基層治理能力,又可大幅提升居民幸福指數。”王玨如是說。(王玨、李夢茹、潘磊、張霆)

來源:呼和浩特市清水河縣宣傳部

(責編:齊浩男、劉澤)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