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魯特旗:唱響綠色“農牧業新歌”

六月的扎魯特大地,處處洋溢著蓬勃生機。伴著機械的往來轟鳴,在田間地頭,隨處可見農牧民忙碌的身影﹔在標准化養殖圈舍內,牛羊膘肥體壯,新出生的牛犢、羊羔活蹦亂跳煞是可愛……呈現出一幅幅希望的田野上“綠富美”的動人畫卷。
近年來,隨著鄉村振興戰略的全面實施,通遼市扎魯特旗依托農牧業資源優勢,緊緊抓住發展機遇,產業結構持續優化,品牌戰略穩步推進,讓廣袤扎魯特草原更加充滿生機與活力。
綠色農業增產增收
連日來,扎魯特旗巴彥塔拉蘇木電報局村村民們正忙著給種植的玉米澆水。“我們用的是牧原公司免費給我們提供的有機肥,對農作物好,也能更好地保護土壤。”村民龐洪江介紹,使用有機肥不僅能保護土地生態,還提升了有機農作物的營養價值。不僅可以減少化肥用量,為農民節約了成本,還有效提高了生產效率。
村民龐洪江所說的牧原公司是內蒙古扎旗牧原農牧有限公司,該公司以生豬養殖為主要產業,目前生豬存欄達14.5萬頭。牧原公司將生豬產生的排泄物進行固液分離,分離后的液體部分進入黑膜沼氣池內進行厭氧發酵形成沼液肥。據介紹,今年該公司鋪設支農管網,將場區與周邊村屯農民的耕地連通,沼液肥則通過管道直接輸送到田間地頭,免費提供給農民還田利用,實現農業節本增效的目的。
“沼液肥是一種優質高效的液態肥。我們2022年建立的玉米沼液還田示范田,每畝地增產近100公斤,減少投入的同時也增加了糧食產量。今年,公司已經鋪設了80265米的支農管網,輻射周圍村屯近160戶的2.2萬畝農田。”內蒙古扎旗牧原農牧有限公司環保經理丁利國介紹說。
糞肥還田,一方面可以增加土壤有機質含量,使板結的土壤變蓬鬆,還可推動農藥化肥減量,推動作物種植向綠色有機方向發展。2023年,扎魯特旗持續落實好國家新一輪千億斤糧食產能提升行動,促進良種、良田、良法、良機、良制融合配套,新建高效種植綜合技術萬畝片區5處,糧食產量穩定在20億斤以上,積極引導農戶發展特色高效農業。全年落實農作物總播種面積245萬畝,其中,特色農業種植面積為21.5萬畝,規模化種植青貯玉米130萬畝。
扎魯特旗農牧局農業技術推廣中心副主任田德龍說:“今年,我們按照‘穩生產,促發展’的思路,進一步優化全旗種植業內部結構,推廣綠肥秸稈還田、增施有機肥等措施,引導農民群眾提升科學種田技術水平,扎實做好耕地保護工作,讓農民種糧能掙錢,糧食生產有保障。”
綠色畜牧業“牛”起來
“我家一年的收入能達到150萬元,靠的都是這些改良牛!”話說得這麼有“牛”氣的是扎魯特旗查布嘎圖蘇木查布嘎圖嘎查牧民王喜良。
今年43歲的王喜良是全旗遠近聞名的養牛能手,也是養牛大戶。幾年前,他家還是以傳統畜牧業為主,養的本地牛數量多,出欄價格卻不高,一年忙下來收入並不高。從2016年開始,王喜良成立“家庭牧場”,引進適合本地養殖的西門塔爾和“海福特”品種牛,並全面優化改良養殖品種,經濟效益也逐年增加。
“改良后的牛體型大、適應能力強、溫順易管理、市場需求量大,極大地提高了牛經濟效益,同時通過合理利用草牧場,對生態保護也具有重要意義。”王喜良說,現在他家已有400多頭品種牛,再加上賣牛犢的錢,2022年養牛收入達到了150萬元。
2022年,查布嘎圖嘎查還利用國家項目資金為王喜良家庭牧場新建了一間120平米的奶制品加工廠房和120平米的擠奶大廳,這給他的家庭牧場創收20萬元,每年為村集體經濟增加收入2萬多元。
畜牧業經濟佔據扎魯特旗經濟發展的“半壁江山”。多年來,牧民們將養牛作為主導產業,不斷充實著自己的“錢袋子”。可是,當傳統畜牧業走到盡頭之際,在“進”與“退”艱難抉擇的關鍵節點上,扎魯特旗把推進“產業富民”戰略的目光鎖定在生態型、效益型現代畜牧業上。
近年來,扎魯特旗堅定發展牛全產業鏈信心,深化“小規模、大群體”思路,推廣肉牛品種改良,優化良種繁育,促進畜牧養殖結構調整,保障資金投入對牛產業的支持,發揮資金杠杆作用,全面落實草畜平衡和禁牧休牧制度,科學合理保護利用林草生態資源,推動全旗草原生態狀況持續好轉。持續推進“穩羊增牛、強牛興牧、提質增效”發展戰略,繼續壓縮小畜養殖數量,擴大草原黃牛養殖規模,全力打造通遼市草原肉牛之都核心區的同時,堅持以草定畜、增草增畜,推進以現代生態家庭牧場和專業合作社為主的草原畜牧業發展。到2023年底,扎魯特旗計劃年內牛存欄突破70萬頭,實施草原畜牧業轉型升級試點項目、打造精品工程9個,新建百頭牛養殖場120個。
綠色產業更具潛力
近日,走進烏額格其牧場五分場青旺種植專業合作社加工車間,隨著機械轉動,一堆堆小麥轉瞬間變成了白白的面粉,工人們忙著將加工好的面粉封袋、裝車,一片繁忙景象。
合作社員工蘇曉娟在合作社成立之初就以資金入股的方式加入到合作社,在生活上有了一份保障不說,農閑時還到合作社裡打零工增加家庭收入。
“我農閑的時候就來這裡打點零工,合作社的工資也挺高的,補貼點兒家用,農活賺錢兩不誤。”蘇曉娟臉上挂滿了喜悅的笑容。
青旺種植專業合作社作為一家集綠色農產品種植、加工、銷售為一體的綜合性合作社,成立以來,結合當地資源優勢,確定了發展思路,重點以雜糧、雜豆種植加工銷售為突破口,以綠色有機為方向,延長雜糧產業鏈,提升雜糧雜豆產品附加值。合作社負責人賈寶柱表示,合作社農產品主要以線上銷售為主,將合作社的小米、小麥粉、高粱米等本土特色農產品移到手機等移動客戶端進行售賣,年純收入達到了60萬元左右。
今年以來,扎魯特旗緊緊圍繞“建設重要農產品生產基地”目標定位,全力推進農產品加工業發展,加快塞外糧源雜糧加工、正達糧油7000噸綠色小米深加工項目建設,培育農牧業產業化龍頭企業,鼓勵企業對“扎魯特綠豆”“扎魯特小米”等品牌申報“蒙”字標認証,持續提升農產品品牌知名度和影響力,開拓更大的市場,走向全國。
從實現產業化經營變到農牧業綠色發展,從保護草原生態守住畜牧業發展的根本到以綠色有機農牧業產品逐步佔領市場,扎魯特旗正全力實現由傳統農牧業向現代生態農牧業的華麗“轉變”,一幅生態美、產業興、農牧民富的生活富裕壯闊畫卷正在扎魯特大地徐徐展開……(王呼斯冷)
來源:扎魯特旗委宣傳部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