興安盟科右前旗:全力以赴打好抗旱“主動仗”

灌溉設備精准澆灌,送水車輛來回穿梭,水管通到田間地頭,清理河道引水灌溉……
據氣象部門統計,今年興安盟科右前旗各站平均降水量29.9毫米,去年同期平均降水量66.6毫米。以索倫國家基准氣候站為例,截至6月7日,降水量21.6毫米,與常年同期比偏少70.1%,與去年同期比偏少69.2%。
俗話說,“受旱一大片,受澇一條線”。眼下正值春耕關鍵時節,面對逐漸加劇的旱情,科右前旗委、政府全力以赴開展抗旱自救工作。動員廣大黨員干部群眾不等不靠、主動抗旱,利用水利工程設施,調動抗旱設備,力爭將損失降到最低。
德伯斯鎮前寶地嘎查村民利用微噴技術灌溉農田
在德伯斯鎮前寶地嘎查,遠遠望去就能看到村民們正在烈日下不停地忙碌著,他們各司其職抗擊著旱情,伴隨著發電機和水泵的轟鳴,清涼的井水從新打的井口噴涌而出,流入“干渴”的農田。
剛剛澆完地的前寶地嘎查村民高五寶望著地裡恢復生機的秧苗,深深的舒了一口氣說:“開春以來,一直都沒有下雨,多虧村‘兩委’幫我們打了兩眼井,讓我的旱田變成了水澆地,現在已經澆第二遍了,澆完的玉米秧苗長的挺好的,秧苗差不多有10厘米高了。”
深挖河道取水
德伯斯鎮副鎮長哈斯額爾敦介紹說,德伯斯政府第一時間對高標准農田項目進行檢修和維修,爭取在最短的時間內能夠投入使用,同時也鼓勵、組織群眾打井抗旱,同時,引洮兒河水到灌區內進行澆灌,最大限度的減少旱災帶來的損失。
在額爾格圖鎮六合嘎查的玉米種植地塊內,近一人高的卷帘式噴灌機正在進行抗旱作業,隨著噴灌機的緩緩前進,細密如霧的水珠均勻地噴洒在農田裡。
六合嘎查村民陳國喜得知旱情后,購買了發電機用於抗旱,看著地裡的秧苗長勢良好,他激動地說:“今年旱情比往年嚴重,幸虧抗旱的及時,對我家影響不大,今年種的128畝地,到秋每畝地能收1200斤沒啥問題。”
當前,六合嘎查啟用原有集體資產的18台發電機,供抗旱群眾輪流使用,同時,補貼每台發電機20-30%費用,鼓勵村民自行購買發電機用於抗旱。
在巴日嘎斯台鄉勤發村,村“兩委”帶領黨員群眾,深挖溝渠引水,維修水源充足的機電井,抽取河水灌溉農田,爭分奪秒引水保產。“流汗晒黑無所謂,能夠保障灌溉用水,秋收就有望了。”勤發村黨支部書記徐華說。勤發村的“兩委”干部帶著黨員群眾共抗旱情,定期檢查溝渠情況和機電井的供水情況,為群眾及時送去灌溉用水。
自動噴灌設備助力抗旱
截至目前,2023年全旗計劃播種面積416萬畝,目前已經播種面積400萬畝,因旱未播種面積16萬畝。已播面積中:已經出苗300萬畝,出苗率75%,未出苗100萬畝。全旗大部土壤墒情不能滿足作物苗期需水要求,受旱面積188萬畝。
連日來,科右前旗委、政府投入大量人力物力,抓好抗旱穩糧工作。旗本級撥付抗旱救災資金800萬元,各鄉鎮蘇木已投入到抗旱物資採購、機電井搶修、重點項目保障等領域。並組織農業科技人員深入生產一線,現場指導廣大種植戶和糧食生產主體開展抗旱保苗,努力將災害損失降到最低限度。
除此以外,各蘇木鄉鎮充分利用嘎查村集體經濟資金、和大小河流水庫水源,積極推廣膜下滴灌、微噴等節水技術措施,保障農業生產正常進行。氣象部門還成立了工作組,密切關注和分析旱情發展對糧食生產的影響,及時發布抗旱氣象專報。針對未播種地塊或后期需要毀種地塊,應急部門已做好青儲種子、短生育期大豆種子等應急物資儲備,全力做好自然災害應急保障准備,為后續的救災工作打好基礎。
旱情仍在繼續,更持久的攻堅戰役仍在繼續。科右前旗將全力以赴將各項抗旱措施落到實處,堅決打贏打好防旱抗旱這場硬仗。(於艦勐)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