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內蒙古頻道

扎魯特旗:走好新時代“趕考之路” 托起群眾穩穩的幸福

2023年06月08日11:24 |
小字號

近年來,通遼市扎魯特旗不斷完善基礎設施、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推動城鄉融合發展,優化人居環境、豐富群眾文化生活、提升基層治理水平,在加快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同時,以人民為中心,著力打造人民群眾幸福美好生活新標杆,讓幸福陽光照亮群眾的生活。

一座幸福之城

“我做夢都想不到這輩子能搬到縣城,還能住上這麼好的房子。”魯北鎮益民二期生態搬遷戶巴雅爾圖說。就醫不出院、辦事不出院、學習不出院、文娛不出院、健身不出院、購物不出院,世世代代生活在草原的牧民巴雅爾圖沒想到自己這輩子能遇上這麼好的事。

為安置罕山自然保護區林場職工和阿日昆都楞鎮生態搬遷區11個嘎查789戶2116人,扎魯特旗實施生態搬遷工程,將益民二期小區和富麗春城小區作為生態移民安置區。為讓群眾穩得住、留得下,搬遷小區內建設了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綜合服務中心、幼兒園、健身室等配套設施,著力解決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不斷滿足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向往。

扎魯特旗不斷完善基礎設施,讓城鎮更宜居。

扎魯特旗不斷完善基礎設施,讓城鎮更宜居。

近五年來,扎魯特旗累計投入近5億元,實施市政重點項目43個,改造棚戶區3083套、老舊小區27個,長江路和黃河路南段干道改造完成,改造升級供水、供熱、排污管網98公裡,集中供熱面積達到500萬平方米。深入開展農村牧區人居環境整治,建成飲水安全工程280處,77個易爆發山洪村屯得到治理。通魯高速、208省道竣工通車,農村牧區水泥路實現建制村全覆蓋,城鄉公交線路通達所有蘇木鎮場,獲評自治區級“四好農村路”示范旗縣……

一串串數字,一項項成果,見証著扎魯特旗城鄉面貌的變化,見証著全旗黨員干部的為民情懷,也見証著這座城市中群眾的幸福生活。

幸福來自於奮斗

近年來,扎魯特旗以鄉村振興為統攬,按照“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總要求,通過接續奮斗,描繪出一幅“有產業、有顏值、有鄉愁、有活力、有福祉”的農村發展新藍圖。

為帶動農戶增收,壯大村集體經濟,香山鎮小河西村因地制宜,利用臨近小河西水庫的區位優勢和種植經驗,通過“黨組織+合作社+農戶”的合作模式,成立了小河西水稻種植合作社。

今年70歲的王吉賢老人自從加入合作社后,就當起了“甩手掌櫃”。談起加入合作社帶來的好處,王吉賢笑得合不攏嘴:“農資、農機、技術等全部由合作社提供,種出來的農產品也由合作社統一銷售,不僅免去了很多‘麻煩’,而且提高了收入。”

據了解,2022年小河西水稻種植合作社種植的水稻串數大、產量高,再加上管理有方,畝產達到了1300∼1500斤,收入4000余元。

鄉村振興,生態宜居必不可少。如何改變村民生活陋習,養成健康文明生活習慣,是旗、鎮、村三級黨組織奮力攻克的又一個難題。堵不如疏,攻克難題從治理亂扔亂倒垃圾開始。

村民用積分兌換生活用品。

村民用積分兌換生活用品。

電報局村黨支部開展文明行為兌換積分活動,讓村民用積分到“文明團結超市”兌換生活用品,激發了村民愛護環境的熱情。

“自從開展了文明行為兌換積分活動,村裡亂堆亂放、亂搭亂建明顯少了,村民的衛生習慣好了,村庄比以前更漂亮了。”村黨支部書記龐洪生自豪地說。

幸福來自於發展思路

扎魯特旗原來的經濟底子並不厚實,因此,旗第十三次黨代會提出了圍繞十大產業鏈,深入實施“穩羊增牛、強牛興牧、提質增效”的發展戰略,重點抓畜群結構調整,品種改良提質,舍飼禁牧等工作,到2025年,力爭全旗牛存欄達到100萬頭以上。至此,大力發展草原黃牛產業,成為了全旗的共識。

烏蘭哈達蘇木額爾敦寶力皋嘎查牧民蘇日嘎拉圖是遠近聞名的養牛好手,家裡飼養著40多頭西門塔爾牛,個個膘肥體壯。從2019年開始,他就對牛進行品種改良,通過畜群結構調整,提升牛的品質。蘇日嘎拉圖說,“本地牛育肥10個月才能長到800斤,改良后的四代西門塔爾牛育肥1個月就能長膘100多斤,收入比改良前翻了一倍。如今,他家憑借養牛年純收入達到了50多萬元。”

扎魯特旗積極鼓勵農牧民種植優質牧草和秸稈轉化利用,推進生態型、效益型現代畜牧業建設,走綠色生態畜牧業新路子。

“去年,我們將牧草捆成圓形進行收儲,不僅牧草的葉子、花不會被破壞,還保留了草料原有的營養,對牛的膘情十分有利。”巴雅爾圖胡碩鎮巴雅爾圖胡碩嘎查牧民金樁說。2022年秋季,金樁更新了打草設備,改變了打草方式,由於他提前備足了80多頭改良牛越冬度春時舍飼圈養的“口糧”,今年,他家牛的又賣出了好價錢。

理清發展思路,提振發展信心。扎魯特旗在優質土壤、水質、空氣、草牧場等有利條件下,篤定“吃生態飯、做牛文章、念文旅經”的發展思路,牛產業發展走上了“快車道”。

幸福來自於善治

扎魯特旗堅持黨建引領,積極順應群眾需求和發展形勢,牢固樹立“大膽、創新、追逐、突破”的工作理念,瞄准民生需求,著力探索基層網格化管理新路徑,扎實推進“智慧”搭台、網格筑基、多元共治、平安工程、雪亮工程等工作,織密織牢社會治理“一張網”。

“疫情期間,我們學校開展線上授課,特別需要網絡。我家住在牧鋪,以前信號特別差,通網之后,上網課時不僅沒有信號中斷的情況,而且下課后還能觀看重播,特別方便。”學生娜木罕高興地說。

打通“最后一公裡”,是檢驗基層治理效果的重要參照標准。娜木罕居住的烏力吉木仁蘇木哈日毛都嘎查,牧民大多居住在牧鋪上,分布不均且相距甚遠。以前,牧鋪上沒有網絡,手機信號不穩定,信息無法通達。智慧廣電網絡接通后,牧民不僅在家能收看網絡電視,還可以利用網絡將監控攝像頭安裝到牲畜棚裡,隻要打開手機App,就能實時查看牛羊圈裡的“風吹草動”。

自2021年3月起,扎魯特旗開始實施內蒙古牧區智慧廣電寬帶網絡覆蓋與服務工程,目前已實現牧區廣電網絡全覆蓋,打破寬帶網絡進牧戶“最后一公裡”瓶頸,提升了邊遠牧區數據寬帶接入率和廣播電視覆蓋率,並為各級黨委政府的政務服務提供數據通道支撐,實現了互聯網與政務服務互聯互通,推進“互聯網+政務服務”向嘎查村牧戶延伸,保証牧區群眾享有優質公共服務,促進牧區又好又快發展。

目前,全旗18個蘇木鎮場、236個行政嘎查村已全部實現寬帶網絡覆蓋,共接入49座基站,安裝5.8G天線設備145扇,完成光纜引接287.01公裡,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與日俱增。(包玲玲、王呼斯冷、韓飛、王博)

來源:扎魯特旗委宣傳部

(責編:劉澤、張雪冬)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