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鵑的色彩
——阿爾山市做好“紅綠”融合文章突出特色謀發展

杜鵑花在輕紗薄霧中盛開。畢力格 攝
阿爾山氧心森林浴道。
阿爾山國家森林公園三潭峽景區。賴志強 攝
阿爾山旅游景區游人如織。 許文軍 攝
阿爾山國門景區成為傳承紅色基因、賡續紅色血脈的革命教育基地。畢力格 攝
一枝獨秀。賴志強 攝
夏日冰谷。 賴志強 攝
阿爾山天藍、草綠、水淨,是一座巨大的“綠色富礦”。
又是一年芳草綠,依然十裡杜鵑紅。當大江南北春花落盡,當五月的風一路向北,阿爾山杜鵑花便開始熱烈地開放。
滿樹芳華,枝頭跳躍﹔漫山遍野,宛如彩霞。在四季風光絕美的邊境小城——興安盟阿爾山市,一場花海盛景正在醞釀。
偉岸的鬆樹下、潺潺的流水邊、巍峨的山峰上,一團團、一簇簇的杜鵑花堅強生長,用短暫的綻放大聲宣告著春天的謝幕和夏日的登場。
經過漫長極寒的冬季,杜鵑花與大森林相互輝映的北國之春將會迎來怎樣的色彩?是熱烈的紅、清純的粉,還是深沉的紫?唯有阿爾山能定義它確切的色彩。
阿爾山的杜鵑花
為什麼透著紅?
晨霧彌漫山間,遠處山巒重疊,去往三角山哨所的路上,火紅的杜鵑花闖入視野。
這一樹一樹的花在春風裡沉醉,那一簇一簇的火在陽光下招搖,讓這片霧靄朦朧的人間仙境,墜入火紅的浪漫裡。
三角山上,相思樹下,鬢發斑白的老兵與朝氣蓬勃的學生一同認真聆聽著相思樹的故事……作為革命老區,阿爾山市有著光榮的革命斗爭歷史。花炮台陣地、五岔溝機場、南興安隧道、碉堡、阿爾山火車站等諸多遺址遺跡已成為傳承紅色基因、賡續紅色血脈的革命教育基地。
阿爾山的歷史從1996年開始翻開新篇章,經國務院批准,阿爾山設市,成為內蒙古自治區第101個縣級行政區。2014年1月,習近平總書記視察阿爾山時留下的深情囑托和殷切期盼,更為阿爾山市發展注入了強大動力。
近年來,阿爾山各族群眾和睦相處、和衷共濟、和諧發展,取得了豐碩成果:先后榮獲“全國森林旅游城市示范區”“一帶一路國際健康旅游目的地”、自治區“雙擁”模范城等稱號,成功獲批“國家旅游扶貧試驗區”“國家生態旅游示范區”“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市”等榮譽。
如今,阿爾山深挖紅色資源,推出“阿爾山口岸景區—阿爾山火車站—阿爾山獨身寮—五岔溝飛機堡—南興安隧道碉堡”紅色旅游線路,成為廣大游客篤定忠誠信仰、汲取前進力量的首選之地。
阿爾山的杜鵑花
為什麼映著雪?
寒來暑往,冬去春回。乍暖還寒間,阿爾山杜鵑怒放,幾點粉紅,點綴在皚皚白雪中,就像一位身穿花裙的姑娘,在白紗的掩映下,更顯別致和嬌美。
在阿爾山,你可以看到難得一見的雪中杜鵑,獨特的氣候造就了阿爾山立夏時節也會雪花飛揚,杜鵑花傲雪綻放,駝峰嶺天池冰雪與鮮花爭艷,團團簇簇在雪花的點綴下,姹紫嫣紅、晶瑩明艷。
大興安嶺用綿延千裡的凜冬森林,把內蒙古的雪色毫無保留地給了阿爾山,為每個渴望冬天尋找溫暖、雀躍的旅人,劃出一個“童話的中心,現實的邊陲”。
阿爾山以冰雪施展魔法,凍結期210天以上的冷極村“潑水成冰”,零下20℃的不凍河卻熱泉涓涓,百裡霧凇長廊“在冬天開出一個春天”。
阿爾山每年10月開始下雪,銀裝素裹的日子要持續到來年5月。平均達152.2天的冰雪存續期,成就了得天獨厚的冰雪資源和獨具特色的冰雪景觀。冰雪與草原、森林、溫泉、火山遺跡等地質奇觀相呼應,冬季旅游資源獨特鮮明。這裡雪期長、雪質好,積雪厚度平均超過350毫米,加上特殊的山形地貌,為開展冰雪運動和冰雪旅游提供了優質資源。
一年一度的冰雪節既是阿爾山的傳統節慶活動,又是冰雪旅游季的盛大開啟,更是阿爾山創建國家級旅游度假區的品質盛宴。近年來,阿爾山市大力發展冰雪經濟,高質量開發冬季旅游業態,培育冰雪旅游產品,深挖冰雪運動優勢資源,激活阿爾山市冬季旅游市場,打造以鹿角灣溫泉度假營地為主營地,以“青坊雪街、聖泉雪集、太偉雪場、氧心雪道、森林雪野”為五區,以“夜游阿爾山”“行閱阿爾山”“暢玩阿爾山”為三大游線,使廣大游客盡賞北疆風光、暢游童話雪國、感受冰雪魅力、體驗林俗風情,真正讓阿爾山“冷資源”釋放“熱效應”,助推全盟冬季旅游火起來、旺起來。
阿爾山的杜鵑花
為什麼襯著綠?
五月,沐浴著清晨的第一縷陽光,位於北緯47℃的阿爾山迎來了它嶄新的一天。
峰谷綿延,層巒疊嶂﹔山上春色萌動,山下春天已悄然來臨。在阿爾山,杜鵑花盛開在熔岩石海中,嶙峋的火山石與落葉鬆、高山柏、偃鬆、杜鵑花相依相融,碰撞出最美麗的色彩,構成一幅獨特的火山石林畫。
依山而建、因泉得名的阿爾山,位於興安盟西北部,橫跨大興安嶺西南山麓,是呼倫貝爾草原、錫林郭勒草原、科爾沁草原和蒙古草原四大草原交匯處,是哈拉哈河、伊敏河、柴河的源頭。其森林覆蓋率達到81.2%,綠色植被覆蓋率達95%以上,生態產品總價值量達1229.33億元,佔全盟26.05%,是一座“中國天然氧吧”和大型“儲碳庫”。
近些年,“四季都很美”的阿爾山在綠水青山間求索:修復生態、建設農家樂和民宿、開發溫泉冰雪,不僅讓旅游業火起來了,也讓人們享受到了好生態帶來的紅利。
依托得天獨厚的旅游資源優勢,立足生態謀發展、圍繞旅游抓產業,通過“旅游+”戰略,全面開展經濟轉型,全域旅游、非遺產業、特色農產品種植業等不斷壯大。國家生態旅游示范區、“一帶一路”國際健康旅游目的地、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市、“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實踐創新基地……阿爾山早已成為興安盟一張亮眼的“綠色名片”。
2022年,阿爾山入選全國林業碳匯試點市並作為興安盟首批林草碳匯開發試點地區之一,開啟生態“碳”尋之旅。
2023年1月16日,基於GEP核算報告,興安盟與內蒙古森工集團簽訂林草碳匯經濟發展戰略合作框架協議。這是興安盟林草碳匯開發的起點,開啟興安盟“點綠成金”新裡程。(高敏娜、周新育)
(圖片除署名外均由興安日報社提供)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