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內蒙古頻道>>通遼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專題

內蒙古通遼市:《人社政策直通車》開進建筑工地

2023年05月05日16:56 |
小字號

“農牧民工的權利有哪些?”

“農牧民工工資應當如何發放?”

“如果工資被拖欠,農牧民工都有哪些維權渠道?”

5月5日,通遼市《人社政策直通車》節目走進內蒙古民族大學新校區的建筑工地,通遼市人社局勞動保障監察科科長王志華、通遼市人社綜合行政執法支隊副支隊長巴根那以及開發區人社綜合行政執法大隊大隊長李欣生就《保障農民工工資支付條例》(以下簡稱《條例》)相關內容向農牧民工現場解讀。這也是人社部門優化營商環境的創新舉措。

“《條例》規定施工總承包企業開設農民工工資專用賬戶,專項用於支付該工程建設項目農民工工資,確保勞務費用專款專用,避免了挪用、擠佔資金引發的工資拖欠問題。”通遼市人社綜合行政執法支隊副支隊長巴根那介紹。

《條例》實施以來,通遼市各級人社部門門認真貫徹落實國家、自治區及通遼市根治拖欠農牧民工工資工作的決策部署,始終堅持以民生為本,以扎實舉措全面深入實施《條例》。同時,聚焦重點領域,堅持問題導向,狠抓系統治理、源頭治理、依法治理,完善制度機制,強化執法檢查,著力推動農牧民工工資專用賬戶、工資保証金、實名制管理、總包代發等核心制度落實,著力解決“有錢發”“發給誰”“怎麼發”等關鍵問題,形成緊密銜接、科學合理的管理閉環。

“今年是《條例》實施三周年,通遼市立足勞動保障重點領域和根治欠薪堵點難點,多渠道全方位開展《條例》和勞動保障法律法規宣傳活動,提高勞動者依法維權水平。如科爾沁區開展‘以案釋法’活動、霍林郭勒市聯合行業主管部門、司法局等部門開展‘進企業、進工地、進社區’宣傳活動、扎魯特旗開展‘陽光五一,勞動法律法規講座’宣傳活動。”通遼市人社局勞動保障監察科科長王志華說。

近年來,通遼市不斷加大全面治理拖欠農牧民工工資的力度,全市根治欠薪工作取得了積極成效。通遼市共落實農牧民工工資應急周轉金3800萬元,共有在建工程項目127個,繳存農牧民工工資保証金2.32億元﹔各級勞動保障監察機構共解決拖欠農牧民工工資案件374件,涉及農牧民工2664人,追發被拖欠的農牧民工工資3029.5萬元﹔仲裁機構共辦結農牧民工工資案件3336件,涉及3336人,挽回經濟損失5254.1萬元﹔有11家企業被列入拖欠農民工工資“黑名單”實施聯合懲戒。

“下一步,通遼市將持續聚焦工程建設領域,全力抓實保障農牧民工工資支付工作,嚴格規范用人單位用工行為,公正執法,嚴肅查處拖欠農牧民工工資案件。同時,不斷建立健全欠薪‘零容忍’的制度體系、監管有效的工作格局、懲處有力的執法機制,推動拖欠農牧民工工資問題得到根本解決,為通遼市社會和諧穩定貢獻力量。”通遼市人社局黨組成員、副局長張品華說。

據了解,通遼市開展《條例》集中宣傳活動以來,共計發放宣傳手冊5050份,現場解答咨詢1100余人次,進一步擴大《條例》的知曉度和覆蓋面,切實增強勞動者的法治觀念和維權意識。(包烏蘭)

來源:通遼市人社局

(責編:張聿修、劉澤)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