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村游,從甲蘭板村出發

4月28日,雨雪交加,和這略顯寒冷的天氣不同的是,呼和浩特市新城區保合少鎮甲蘭板村研學體驗基地裡人流熙攘。在一間教室裡,幼兒園的孩子們開心地制作風箏,相鄰的教室裡,一群小學生正在進行一場通過專注力來控制的“腦控賽車”大戰……
2022年,甲蘭板村利用村裡閑置院落打造了集國學、農耕、手工等傳統文化為內容的研學體驗基地。“村民自願入股,一戶一股,一股一萬元。這是我們村有史以來成立的第一個公司。”基地負責人介紹。
據介紹,甲蘭板研學基地項目分三期,預計投入3500萬元,村裡符合入股條件的有625戶,一期已入股189戶,其余村民將在二期、三期分批入股。一期項目主要利用村危舊小學原址改擴建5座多功能廳,整合村民閑置空院2處,建成研學時間工坊和學生就餐食堂﹔新建村史館400平方米,利用村集體土地600畝,建成研學農耕實踐園。2022年5月,基地試運營后接待5000多人次,預計每年會為村集體經濟帶來30萬元的收入。
為了迎接“五一”假期,劉芳早早來到店裡,督促大家仔細清掃、認真備料。
“‘五一’開始,我們這兒的客人就多起來了。天氣暖和了,市裡的人就想來農家院裡吃個燒烤,旁邊玩玩射擊。最多的時候,院裡接待過四五百人呢。”呼和浩特市玉泉區大庫倫村村民劉芳說。
劉芳介紹的田源弘農家院緊鄰大庫倫村主干道,主要特色為自助燒烤,能夠滿足游客多元化的需求。農家院南邊的真人CS俱樂部和東邊的游樂碰碰車項目是村集體打造的鄉村旅游一體化項目的一部分。
大庫倫村隸屬玉泉區小黑河鎮,被南湖公園環抱,是一座生態宜居的美麗村落。
“2019年,我們以村集體名義成立了內蒙古金佰旺生態農業有限公司,聚力打造一個集餐飲、民宿、觀光、旅游、休閑、購物、養生為一體的鄉村生態旅游產業鏈。”大庫倫村第一書記朱博嶸說。
呼和浩特越來越多的鄉村結合自身的特點打造各具特色的鄉村旅游。主打黃河文化、非遺民俗的回民區段家窯村的莫尼山非遺小鎮已成為4A級景區,清水河縣老牛灣的黃河大峽谷不斷挖掘黃河、長城、紅色旅游資源,托克托縣郝家窯村依托當地特產“托縣紅葡萄”,開農家樂、辦美食節,大力發展鄉村旅游業。鄉村美了,游客樂了,村民富了,呼和浩特的鄉村旅游真“香”。(記者 王雅靜)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