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色“小驛站”迸發暖心為民“大能量”

“以前,沒有活動室,居民們隻能在小區院裡擺一些廢舊沙發、桌椅用來娛樂,遇上刮風下雨天,隻能窩在家裡。現在,有了這個紅色小陣地,條件好的那是沒得說!”4月25日,在伊金霍洛旗阿勒騰席熱鎮王府路社區蒙維小區黨群服務站的棋牌娛樂區,68歲的張佔華老人邊和同伴下象棋邊向記者“晒幸福”,臉上難掩興奮,連說話的語氣都是“甜”的。
3月31日,投資30多萬元、建筑面積90平方米的蒙維小區黨群服務站正式揭牌運營。站內設有睦鄰生活館、暖心驛站、協商議事廳等,水、電、暖、衛等公共設施配套齊全。
“有事找紅色驛站幫忙,沒事去小站坐坐。”近幾年,在阿勒騰席熱鎮,黨群服務站逐漸成為越來越多小區的“新地標”,也成為黨建引領基層治理的堅強陣地和凝聚黨員群眾的共享家園。
蒙維小區屬於老舊小區,隨著時間的推移,基礎設施老化破損、殘舊不全等問題困擾著眾多小區居民,業主與物業之間矛盾頻發。
為了解決這一“頑疾”,今年,社區黨組織多次進駐黨群服務站,協調物業、業委會、下沉黨員、志願者、居民骨干、網格員齊聚小區黨群服務驛站,群策群力。最終,在這支“集團隊伍”的努力下,小區整體居住環境變得更加整潔,面貌也煥然一新。
“在小區黨群服務驛站,志願服務隊和小區內下沉力量,物業、業委會、執法力量、駐區單位、社會組織等各類資源都得到了有效鏈接,釋放出社區治理大能量。”王府路社區黨委書記蔣娜說,“大家都說,有了小區黨群服務驛站,大家在家心安、出門放心。”
許多小區的黨群服務站還撬動多方力量,為居民提供黨群服務、物業服務、政務服務和志願者服務等,成為聯系和服務群眾的“橋頭堡”。
2022年8月份,水岸花園社區澳園小區黨群服務站投入使用。72歲的老黨員蘇連彪既是小區的居民,也是“愛我家園志願服務隊”的一員。“在環境治理、疫情防控、創城宣傳等活動現場都有來自驛站的‘紅色身影’,黨員干部為小區建設建言獻策,也為居民提供貼心的服務。”蘇連彪說。
“通過黨員引導居民自治,可以培養更多居民的公共意識以及建立社區歸屬感。”在水岸花園社區黨委書記任燕看來,現在,小區黨群服務驛站還集合了棋牌活動室、圖書閱覽區、近鄰議事角、新時代文明實踐和志願者服務站等多項功能,人氣十足。
如今,阿勒騰席熱鎮已累計投資760萬元,在全鎮62個小區建立健全了“紅色驛站”,並推動社區綜合服務設施向小區延伸、向群眾家門口延伸。
阿勒騰席熱鎮黨委委員、組織委員邵秀雅介紹,除了紅色驛站,全鎮還從居民、小區的實際需求出發,推動黨組織延伸覆蓋,建立13個小區黨支部、5個“兼合式”黨支部,強化“兩新組織”黨建和商圈黨建,打造“紅色物業聯盟”,推選“單元紅管家”“黨員示范戶”,使全域化基層黨建日臻完善,力爭做到“小事不出小區,大事不出社區,難事不出轄區”。
在阿勒騰席熱鎮這座“暖心之城”,小區黨群服務驛站不僅是一個工作空間、辦事場所,更是黨員群眾生活的空間、精神的糧倉、健康的診所。
“紅色驛站”在加載各種“微服務”的同時,有的還提供知識講座、法律咨詢、免費義診、“五點半課堂”等服務,為市民提供了一個集休閑、服務和學習於一體的多功能共享空間。
“黨在基層的陣地,是凝聚黨心民心的地方,起到的是旗幟和方向的作用。”阿勒騰席熱鎮黨委書記高志雄表示,今后,要繼續把“紅色驛站”打造得更加“有黨味、有家味、有情味”,也將依托“紅色驛站”打造更多“特色驛站”,為居民提供更加暖心的服務,著力把小區打造成為治理有效、鄰裡和諧、幸福度高的“紅色家園”,繪就串點成線的基層黨建“紅色暖城”風景線。(白海燕、孟瑞林)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