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青春!駐村第一書記於智寶的“硬核”擔當

空閑時間學習
於智寶閑余時間為嘎查牧民理發
於智寶在為嘎查百姓挑選新能源鍋爐
於智寶入戶走訪了解民情
俯瞰特門嘎查
奮斗者,正青春!雖然他是一名“60”后,但精神煥發,每天都充滿活力,心系百姓所愁所憂四處奔波﹔在他的努力下,興安盟科右前旗滿族屯滿族鄉特門嘎查煥然一新:嶄新的門球場,生活物品一應俱全的電力愛心超市,潔淨的村容村貌……他就是特門嘎查駐村第一書記於智寶。
於智寶今年57歲,出生在江蘇省一位農戶家中﹔1983年,他參軍入伍來到興安盟,退伍后在國網內蒙古東部電力有限公司興安供電公司工作﹔2017年,他被單位選中到烏蘭浩特市斯力很現代農業園區朝陽村擔任駐村干部﹔經過5年的努力,於智寶不僅讓朝陽村老百姓過上了好日子,更讓朝陽村完美蛻變﹔2021年2月25日,於智寶榮獲“全國脫貧攻堅先進個人”稱號﹔2021年9月,於智寶被國網蒙東電力公司選派到特門嘎查擔任駐村第一書記,開啟了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新的征程。
特門嘎查作為科右前旗最遠的牧區,有兩個特征:一邊是丘陵草原良好的生態條件,享有“大美草原”的盛名﹔一邊則是由於山大溝深、交通不便、信息閉塞等原因,鄉村發展速度緩慢。該嘎查有296戶農牧民,148個牧點,並且牧點之間的距離有上百公裡。初來乍到的於智寶為了更好地適應當地的工作環境,更好地為農牧民服務,他自學蒙古語,並自費購買了一輛低油耗二手汽車,便於入戶走訪,了解每戶的實際情況。
立下愚公志,敢啃硬骨頭。入戶走訪過程中,於智寶發現家家戶戶通風設備不健全,百姓燒火取暖、做飯存在安全隱患。於是,於智寶四處尋找解決辦法,最終找到了新能源鍋爐,用電來取暖、做飯。不過,剛開始老百姓並不接受新能源鍋爐,於智寶就率先在嘎查辦公室安裝了新能源鍋爐,每年可以節省3萬元的煤錢和2萬元的雇工費用。事實勝於雄辯,老百姓看到了新能源鍋爐的優勢,都搶著裝。而且,該嘎查還實施峰谷電價,即晚上9點至次日5點每度電0.29元,是平時電價的一半,一年下來比燒煤還便宜。
於智寶為老百姓辦事兒盡心盡力,老百姓看在眼裡,記在心裡,把他當成了一家人。年已74歲的牧民李淑香說,她的老伴常年臥病在床,今年3月末病情加重,亟需住院,可是醫院床位緊張。於智寶書記了解情況后,立刻幫忙協調住院,得到及時治療。住院期間,於智寶書記跟家人帶著水果等物品前來看望。這還不算,之前在得知李淑香的兒子、兒媳為了照顧臥病在床的父親,辭掉城裡的工作回到嘎查缺少經濟來源后,於智寶鼓勵李淑香的兒子可以靠電焊手藝開一家電焊修理部。如今電焊修理部已正常營業,李淑香一家的日子也越來越好。“我們家真得感謝於書記,他是真的好!”李淑香說。
明媚的陽光下,特門嘎查嶄新的門球場裡充滿了歡聲笑語,王六成等老年人聚在一起悠閑地揮舞著球杆,用門球“撞”出了他們的幸福生活。王六成告訴記者,他今年70歲了,很多年前就想嘎查能有一個真正的門球場,可一直沒有實現。后來,於智寶書記了解到老年人訴求后,立即向國網興安供電公司匯報,爭取資金。2022年7月中旬開始建造,8月底就投入使用了,嘎查裡的老年人都特別開心。
與此同時,為了給百姓營造一個積極向上的生活氛圍,於智寶著手建造“電力愛心超市”,老百姓可以通過美化庭院、互幫互助等方式獲得積分,用於超市兌換生活用品、農機具等。“積分超市建立后,百姓們積極性很高,都爭著為嘎查、為鄰居辦好事換積分,兌換物品。”於智寶高興地說。據悉,該超市由國家電網公司每年投資7萬元用於物資採購。
於智寶從家到單位上班步行不到3分鐘,但是從家到特門嘎查,需要開車3個多小時,為了更好地工作,他幾乎常年住在嘎查,與家人聚少離多。當問到他為何舍棄優越的工作環境時,他笑著說:“我本身就是農村人,知道農村人的不易,所以我從小就有一個夢想,那就是為老百姓做點事兒。”談及未來,他的規劃還有很多,全都是關於特門嘎查的發展和老百姓的幸福生活,唯獨沒有他自己……(包寶音德力格爾、董立平、趙志琪)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