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種跨境運輸模式促策克口岸過貨量穩步增長
一季度累計進口煤炭331.55萬噸 貿易額24億元 過貨量創歷年來新高

4月12日,筆者在策克口岸浩通海關監管園區看到,一輛輛AGV無人駕駛自動導引運輸車,運載著從蒙古國進口原煤的集裝箱沿規定導引路徑行駛,並停靠到指定地點,地面人員操控吊裝車輛,迅速完成集裝箱裝卸,現場一派忙碌景象。為保障中蒙兩國邊境口岸順利運行並提高過貨能力,今年以來,策克口岸加快“智慧海關、智能邊境、智享聯通”建設,採取多種跨境運輸模式,實現智能化通關,不斷促進口岸貿易量穩步增長。據統計,截至3月31日,策克口岸累計進口煤炭331.55萬噸,貿易額24億元,一季度口岸過貨量創歷年來新高。
“AGV無人駕駛智能跨境運輸項目目前正在測試運行階段,共投入10台AGV。AGV採取油電混合動力形式,不需要司機駕駛,通過遠程程序控制沿指定路線進行運輸,是綠色、智能、安全、高效的運輸新模式。”策克口岸浩通能源有限公司AGV項目現場負責人耿自寬說。
據了解,AGV線路北起蒙古國西伯庫倫口岸AGV集裝箱海關監管園區,南至中國策克口岸浩通海關監管園區,正線長約1.6公裡。AGV通道全程用網圍欄進行封閉,鋪設有導航磁釘,並安裝局域網基站與中心控制室設備。AGV自動導引運輸車裝備有電磁或光學自動導引裝置,通道兩端接入中蒙兩國海關監管園區,形成一個獨立的跨境運輸閉環作業區域,通過先進查驗技術及設施設備的應用,策克口岸建立起全流程智能化監管運行體系。
據統計,AGV無人駕駛智能跨境運輸項目自測試運行以來,已完成1263車次中蒙園區間循環運行,日均運行30車次,運輸煤炭2100噸。耿自寬告訴筆者,近期新運抵口岸的13台AGV正在調試中,后續將陸續投入運行,進一步提高策克口岸通關過貨能力。
為了將策克口岸打造成為全國首個使用基於5G環境下的量產級、高可靠性無人集卡(無人駕駛集裝箱重型卡車)的智慧口岸,內蒙古中策電子商務有限公司與相關企業加強合作,投資約1.8億元,共同研發了智能駕駛重卡跨境運輸項目。截至目前,已完成投資約9000萬元,研發智能駕駛重卡10輛,建成中方專用5G基站12座,購置集裝箱1500個。
“該項目自去年年底啟動至今,目前正在全流程遠程駕駛模式試運行中,投入試運行的5輛智能駕駛重卡在駕駛技術和安全運行方面表現穩定,3個月內已完成運輸總量10.6萬噸,共計723車次。”內蒙古中策電子有限公司總經理洪岩告訴筆者,今年7月,智能駕駛重卡將有望實現在策克口岸限定區域內無人駕駛運營,同時在原有10輛的基礎上再研發10輛,實現運行管理一張圖、智慧驗放一體化、消殺管控一條鏈、遠程指揮一站通“四個一”的口岸智能化通關新模式。
“策克口岸是全區首個實現以AGV無人駕駛、智能重卡兩種方式試運行跨境煤炭進口運輸的口岸,以‘跨境運輸+集裝箱吊裝+AGV無人駕駛’相結合的模式進行通關過貨,將進一步提高策克口岸通關貿易便利化、高效化水平,優化通關貿易環境,為企業帶來更多發展機遇,促進通關過貨量穩步提高,為口岸經濟社會發展注入新動能。”策克口岸經濟開發區口岸事務局副局長白戈力說。(閆琛琛、張春生、田佳龍)
來源:阿拉善盟委宣傳部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 內蒙古:2023年秋季學期起將全面推行“入園入學一網通辦”
- 人民網呼和浩特4月14日電 (寇雅楠)據內蒙古自治區教育廳消息,為解決家長在入園入學報名過程中,多處跑、跑多次、材料多、程序繁等問題,近日,自治區教育廳聯合七部門印發《內蒙古自治區入園入學辦理一件事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指導意見》),明確自2023年秋季學期起,內蒙古將全面推行“公辦園入園”和“義務教育入學”一網通辦,預計今年秋季將服務公辦幼兒園和義務教育階段起始年級44萬學生入學申請辦理。 《指導意見》從報名准備、數據共享、招生實施、線下報名等4個招生工作階段,明確了教育與公安、自然資源、住建、人社、市場監管、政務服務等部門的分工職責。…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