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內蒙古頻道>>本網專稿

全國老兵宣講團優秀退役軍人系列專訪

退伍老兵不褪軍人本色

寇雅楠 實習生高文慧
2023年04月10日15:15 | 來源:人民網-內蒙古頻道
小字號

2023年初春,全國老兵宣講團巡回宣講報告會在內蒙古呼和浩特市舉辦。宣講會由中華人民共和國退役軍人事務部主辦,首場報告會在四川省宜賓市舉辦,第二站來到“草原都市”呼和浩特市。守邊疆、學雷鋒、搞發明、傳知識......在宣講現場,七位來自全國各地的優秀退役軍人,從“老兵”視角,用“老兵”語言,講述“戎馬出征戰沙場,卸甲歸來續華章”的老兵新傳。

吳建成,是一名退伍老兵,也是朔州市紅十字會退伍基地志願隊的隊長。他帶領隊員們緊密圍繞紅十字志願服務大局,大力弘揚“人道、博愛、奉獻”的紅十字精神,探訪、慰問抗日老紅軍、孤兒院的孩子們、學校的留守兒童們、執勤的交警們......如今隊伍不斷壯大,從最初的60人發展到220人。

吳建成(右)慰問老人。受訪者供圖

吳建成(右)慰問老人。受訪者供圖

1998年,吳建成踏入軍營,成為了中國人民武裝警察部隊的一名戰士。入伍的第一天,就學唱了那首軍歌“學習雷鋒好榜樣,忠於革命忠於黨……”。這首軍歌聲音嘹亮,戰士們唱的起勁,也被站在隊列裡大家齊刷刷的歌聲感動,這句歌詞仿佛唱到他的心裡。

退役后,吳建成進入中煤平朔集團,成為了一名露天煤礦卡車司機。有一次在工作之余,吳建成隨朔州市紅十字會去參加“為孤殘兒童送溫暖”

志願活動,又讓他找回了在部隊“學雷鋒、做好事”的感覺。

當看到這些孩子第一眼的時候,吳建成內心很觸動,這是一群先天殘疾的孩子。看著他們,吳建成想到了自己的孩子生活在那樣優越的環境,不像這些“特殊”的孩子從小都沒有感受過父母懷抱的溫暖。吳建成當時有了個想法,能不能組建一支退役軍人志願服務隊,去幫助更多的人。

過了幾天,這個提議得到了批復,吳建成聯系了所有的戰友表達了自己的想法,並得到大家的熱烈響應,於是馬上成立了山西省第一支退役軍人志願服務隊。

2019年的一天,吳建成團隊第一次拜訪慰問朔城區9名抗美援朝的老戰士。老人平均年齡超過了85歲,雖然耳聾眼花,手腳不便,但隻要聊起曾經服役過的部隊,聊起戰友,聊起當年戎馬生涯、浴血奮戰的故事,他們立刻精神抖擻,滔滔不絕。臨走時,有位大叔站在門口,拉著吳建成的手說:“每一次有人來探望我們,聽我們講故事,我們的心情都會好起來,希望你們常來。”看著老人們胸前的黨徽和獎章,吳建成明白,這些老人畢生奉獻給了祖國和事業,晚年需要的不僅僅是生活慰問品和日常幫助,更需要的是尊重和情感的寄托。

關心關愛一老一小,這是黨和國家的大事,吳建成團隊的退役軍人志願服務隊還經常走進學校,關愛孩子們。

吳建成回憶起慰問朔州市利民鎮學校的時候,學校隻有17名學生,全都是留守兒童。2020年5月,服務隊給孩子們送去了需要的學習用品和生活用品,孩子們興高採烈地挑選著自己喜歡的物品,唯獨一名女孩躲在人群后邊,不敢上前,她的舉動引起了吳建成的注意,他走過去,蹲下身子問她:“你叫什麼名字?怎麼不去挑選自己喜歡的東西?”她露出了渴望的眼神,怯生生地說:“叔叔,我叫王彩虹,我都沒有騎過自行車,如果我能有一輛自己的自行車,那該多好啊。”這個小女孩的話深深地印在了吳建成的腦海裡。回去后,吳建成立刻給她買了自行車送到學校。看到自行車,王彩虹高興地跳了起來,孩子們也一擁而上。“看著她開心騎車的背影,真希望這輛自行車能陪伴她,帶著她遠離孤單。”

像在部隊時一樣,吳建成團隊也有自己的紀律。每年的1月16日團隊成立日、6月1日兒童節、8月1日建軍節,是他們固定做公益的日子,雷打不動。每一次都要列隊集合,每一次都唱《中國人民解放軍軍歌》,隊伍裡有剛退伍的年輕人,也有比吳建成年長的老班長,大家總說:“一起做公益做志願服務還真有在部隊的樣子,感覺真好!”而以吳建成為代表的這支退役軍人志願服務隊,走在朔州的大街小巷,為需要的人送上溫暖的同時,也讓軍“魂”永在。

這些年來,隊伍不斷壯大,從最初的60人發展到220人。讓吳建成自豪的是,在部隊他只是一個義務兵,而現在帶著相當於兩個連的隊伍做志願服務活動。而更讓他驕傲的是,2020年團隊被評為“全國紅十字模范單位”。

“雷鋒同志說過,‘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無限的為人民服務中去’,我希望我的人生也能像雷鋒一樣,在為人民服務中閃閃發光、熠熠生輝。”吳建成說,希望有一天兩個連的隊伍變成一個營、一個團、一個師,讓更多的退役軍人加入志願服務,為祖國為社會為人民作貢獻。

(責編:張雪冬、劉澤)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