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內蒙古頻道

呼和浩特市回民區:讓文明成為城市最美“底色”

2023年03月31日21:26 |
小字號

漫步在呼和浩特市回民區的大街小巷,文明城市的靚麗風景躍然眼前:平坦通暢的道路,車水馬龍秩序井然﹔街角公園內,休閑的人們輕歌曼舞,談笑風生﹔繁華商圈中,商鋪門店整齊劃一﹔社區樓宇,鄰裡和睦互助友善﹔政務大廳,黨員“幫辦代辦”暖心貼心﹔隨處可見的公益廣告更是猶如一股股清風扑面而來,點點滴滴勾勒出這個春天最溫馨的畫面……

文明,是一種城市氣質,是城市發展生生不息的力量。近年來,回民區牢牢把握“人民城市為人民,人民城市人民建”的導向,堅持把創文作為“一把手”工程,與經濟社會發展一同研究部署、一並組織實施、一體督查考核。區委書記、區長親自挂帥,處級領導、全區各委辦局包聯社區、小區﹔成立四個專班,各部門、單位均成立創建領導小組,全區上下建立起“橫向到邊、縱向到底”的網格化創建體系。

2023年3月2日,回民區被內蒙古自治區黨委、自治區人民政府授予“第六屆自治區文明城市”榮譽稱號。作為首府最優商圈,如今的回民區更有溫度、更有質感、更有內涵。步步有風景、處處有文明,以文明塑造城市品格,潤物細無聲的將文明的種子播撒進每個人的心田,成為助推回民區高質量發展的強大力量源泉。

“好人效應”引領文明新風尚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一個好人,帶動一群好人,進而溫暖一座城。近年來,回民區扎實推進新時代公民道德建設,深入開展“榜樣就在身邊”學習宣傳活動,積極推進模范典型事跡進社區、進機關、進學校、進企業、進農村、進家庭,以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主線,通過建立好人挖掘、好人培育、好人評選、好人表彰、好人禮遇等系列工作機制,在全區范圍內組織開展“回民區好人”、道德模范、文明家庭、最美家庭等推薦評選活動,並通過組織開展“文明家庭”評選、好家風好家訓巡講巡演、“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我們的節日”等主題教育實踐活動以及最美行業人物評選表彰活動,著力深化文明家庭、文明單位、文明村鎮以及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

用好人力量潤澤人、用核心價值熏陶人,創建全國文明城市是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載體。截至目前,已累計評選出“回民區好人”42人,4名學生獲得呼和浩特市“新時代好少年”稱號,有力推動全社會形成知榮辱、講正氣、樹新風、促和諧的良好風尚,形成了學好人、做好人的濃厚氛圍,促進人民群眾文明素質和城市文明程度等“軟實力”持續提升。

向善向上 弘揚志願服務精神

身穿“紅馬甲”,哪裡有需要哪裡就有一抹志願紅。如今,越來越多的志願者活躍在回民區的街頭巷尾,大家以實際行動為建設文明回民區貢獻力量。

近年來,回民區以創建文明城市為契機,大力倡導和推進志願服務活動深入基層,通過形式多樣、內容豐富、覆蓋面廣的一系列志願活動,打通服務群眾“最后一公裡”。在維護公共秩序、美化市容環境、傳播文明風尚的同時,全面提升群眾對創城工作的知曉率、參與率、滿意率。

為了更好發揮志願服務精神,回民區建立了挂點聯系、文明委單位結對共建、企事業單位包聯幫扶機制,成立“理論宣講”“文化文藝”“科學普及”“體育健身”“醫療健康”“法律宣傳”“助學支教”“衛生環保”“扶貧幫困”八支志願服務總隊,在街道服務大廳、社區窗口設立志願服務站點收集群眾需求,每月制定“8+N”志願活動計劃,提供志願服務。全民參與創建的熱情與日俱增,“文明共創,和諧共建,全民共享”蔚然成風。截至目前,回民區按照“五有”標准已挂牌成立區級實踐中心1個、鎮(街道)實踐所8個、村(社區)實踐站62個,覆蓋率100%。回民區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以“做文明有禮的首府人”市民文明素質再提升七大文明行動為抓手,組織“青城有愛 創城有我”文明實踐志願服務活動,定期舉辦各類志願服務主題活動。截至目前,在全區新時代文明實踐雲平台注冊志願者15000余人,志願服務隊伍超過400余支,形成了機制完善,多點開花,典型引領的志願服務工作格局。

創建為民 筑牢群眾“幸福圈”

一個個水綠相映的綠地公園,帶給喧囂的都市生活以回歸自然的平和之感﹔一處處別具特色、富含文化韻味的園林美景讓人們流連忘返。一邊是“滿城樹木半城園”的生態美景,一邊是“杏塢番紅”醉游人的美麗鄉村,匯聚成一幅幸福家園的和諧畫卷……

一分部署,九分落實。回民區加快“四個城區”建設步伐,在夯實基礎、補齊短板、提升品質、抓好落實上下功夫,圍繞難點問題,全面開展人行道淨化、環境衛生整治、規范停車、“飛線”治理、老舊小區改造、園林綠化提質增效、流浪犬治理、建筑垃圾治理等專項整治提升行動,聚力提升創文整體水平。

一個個跳動的數字,見証著回民區的“變化”:2022年,回民區打通3條斷頭路,維修改造30條街巷和10處雨污管網混接,整治完成3處積水點,改造提升飛鷹齒輪廠小區、康樂小區等51個老舊小區,惠及居民1.6萬戶。建成逐夢公園等55處口袋公園、團結廣場等2處街景花壇,優化提升呼武公路等6條道路節點綠化景觀。新增綠化面積約13萬平方米,綠化覆蓋率達38.1%……

以“精致”為尺,以“文明”為筆,繪就居民生活各領域的“幸福曲線”。今年,回民區將通過一件件看得見、摸得著的實事,讓廣大居民生活更方便、更舒心、更貼心:打通新經十八路等7條斷頭路,整治提升成吉思汗西街、光明大街等7條道路,維修改造水磨街等30條街巷,改造提升53個老舊小區,打造60處口袋公園、2處大型街景花壇和200處景觀節點,新建35公裡城市綠道……

環境變美了,公園變多了,交通變順了,心情舒暢了……從新建一批基礎設施到改造一批服務設施,從治理一批亂象頑疾到完善一批政策機制,從提供一批民生服務到辦好一批民生實事,每一個群眾提出的“關鍵詞”,都從點滴行動變成了現實,讓群眾的獲得感更加充實、幸福感更加持續、安全感更有保障。

城市,讓生活更美好﹔文明,讓城市更出彩。當前,在回民區,文明之風,潛移默化於每個人心中。文明城市創建隻有起點,沒有終點。下一步,回民區將把創建全國文明城市同完成習近平總書記交給內蒙古的五大任務、全方位建設“模范自治區”有機結合起來,作為推動實現高質量發展、高品質生活、高效能治理的重要載體,全力推動各項創建工作提質、提標、提效,全力建設信仰堅定、崇德向善、文化厚重、和諧宜居的文明之城!(李珍)

來源:回民區委宣傳部

(責編:劉澤、張雪冬)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