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們的奮斗目標

老有所養
![]() |
福建省福州市鼓樓區安泰街道烏山社區,重裝升級改造后的“長者食堂·學堂”迎來首場花燈制作活動,受到老年人歡迎。 |
![]() |
山東省日照市嵐山區虎山鎮黃家峪村養老服務中心,兩位老人邊剪紙邊聊天。 |
![]() |
河北省唐山市豐潤區燕山路街道欣園社區,志願者為老人免費理發。 |
學有所教
![]() |
安徽省合肥市蜀山區北苑村社區琥珀小學(東區),孩子們在校園裡迎接新學期的到來。 |
![]() |
上海市鬆江區岳陽小學,同學們在課堂上紛紛舉手回答老師的問題。 |
![]() |
廣西壯族自治區梧州市的一所小學內,學生正在上趣味航模科技課。 |
病有所醫
![]() |
西藏自治區阿裡地區人民醫院手術室,援藏醫生在為患者做手術。 |
![]() |
重慶市酉陽土家族苗族自治縣涂市鎮涂家寨村,村醫在為村裡的老人講解藥品的服用注意事項。 |
![]() |
北京市豐台區馬家堡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的醫生在應用“健康大腦”智能監測系統了解居民健康狀況。 |
勞有所得
![]() |
今年以來,山西省運城市先后組織多場“2023年春風行動暨就業援助月”人力資源招聘會,幫助各類勞動者實現就業。圖為求職者在招聘會現場咨詢崗位信息。 |
![]() |
江蘇省淮安市打造集閱讀休息、補給茶水、醫療等多功能為一體的驛站,為外賣騎手、網約車司機等新就業群體從業人員提供暖心服務。 |
![]() |
海南省建筑業職工職業技能競賽暨質量安全現場觀摩交流會現場,建筑工人正在進行架體搭設競賽。 |
弱有所扶
![]() |
四川省涼山彝族自治州昭覺縣南坪社區的彝繡工坊內,易地扶貧搬遷到此的婦女在紡織布匹,就近就業,實現穩定脫貧。 |
![]() |
在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阿勒泰邊境管理支隊富蘊大隊吐爾洪邊境派出所的民警和護邊員到偏遠山區困難群眾家中探訪。 |
![]() |
今年,河南省洛陽市青少年活動中心免費向青少年開放公益課程,優先安排留守兒童上課。圖為中心老師在指導孩子學習武術動作。 |
住有所居
![]() |
甘肅省張掖市臨澤縣鴨暖鎮屯泉小鎮彩蝶灣社區,剛剛遷進新居的村民在窗戶上貼窗花。 |
![]() |
工人在內蒙古自治區呼和浩特市玉泉區石東路街道一老舊小區改造升級現場進行外牆真石漆施工作業。 |
![]() |
陝西省西安市長安區一處保障性租賃住房項目現場。 |
幼有所育
![]() |
湖北省襄陽市保康縣就業創業培訓中心,學員在育嬰師培訓班上練習新生兒護理技能。 |
![]() |
貴州省銅仁市玉屏侗族自治縣十分重視幼兒園營養早餐建設,制定科學的食譜,確保幼兒吃飽吃好。圖為幼兒在吃營養早餐。 |
![]() |
浙江省湖州市德清縣阜溪街道興山未來社區嬰幼兒照護驛站,幼兒在志願者指導下拼搭積木。 |
![]() |
數據來源:教育部、人社部、國家統計局 |
![]() |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讓人民生活幸福是‘國之大者’。”近年來,為了保障和改善民生,黨和政府在托幼、教育、就業、醫療、養老、住房、扶弱等方面推出一系列重大舉措,注重加強普惠性、基礎性、兜底性民生建設,持續推進基本公共服務均等享有、便利可及,不斷增進民生福祉。
實實在在的舉措,帶來了實實在在的成效。城鄉學前教育公共服務體系基本建成,學前三年毛入園率由2011年的62.3%提高到2021年的88.1%。堅持政府舉辦義務教育,九年義務教育鞏固率達95.5%,初中在校生5120.6萬人,普通小學在校生10732.0萬人﹔實施就業優先戰略,確保就業局勢總體穩定,2022年城鎮新增就業達1206萬人,脫貧人口務工規模3278萬人,100個城市公共就業服務機構求人倍率為1.46,繼續保持在1以上,崗位供給大於求職人數﹔著力解決群眾看病難、看病貴問題,人民健康水平穩步提升,全國共有醫療衛生機構103.3萬個,醫療衛生機構床位975萬張,參加基本醫療保險人數達到134570萬人﹔不斷推進養老事業和養老產業協同發展,養老服務體系更加健全,全國提供住宿的民政服務機構中養老機構達4.0萬個,民政服務床位中養老服務床位達822.3萬張﹔加快推進住房保障和供應體系建設,2022年全年全國各類棚戶區改造開工134萬套,基本建成181萬套,全國保障性租賃住房開工建設和籌集265萬套(間),群眾居住條件不斷改善﹔扎實做好因疫因災遇困群眾和老弱病殘等特殊群體的基本生活保障,2022年年末,683萬人享受城市最低生活保障,435萬人享受農村特困人員救助供養,全年臨時救助1083萬人次,保障網越織越密實。
2023年是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的開局之年。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面向新征程,我們仍要扎扎實實做好保障和改善民生各項工作,用更多有溫度的舉措和暖民心的行動,讓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實、更有保障、更可持續。
(本報記者周春媚、丁雅誦、李心萍、申少鐵、李昌禹、丁怡婷)
《 人民日報 》( 2023年03月09日 14 版)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