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內蒙古頻道>>盟市>>烏海

【新時代 新征程 新偉業】冬日烏海跑出項目建設加速度

2022年12月07日09:48 | 來源:內蒙古日報
小字號

  寒冬時節,在烏海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低碳產業園內,重點項目建設絲毫沒有受到寒冷天氣影響,依舊如火如荼地進行著。

  在華恆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新型材料產業鏈一體化項目施工現場,挖掘機、運輸車往來穿梭,工人們密切配合,專注地進行鋼筋安裝、混凝土澆筑、設備安全檢查等工作,綿延數裡的項目已整體成型。進入四季度,企業搶抓項目建設“窗口期”,持續優化要素保障,全力推動項目建設加速施工、早投運。

  “為實現明年投產目標,我們搶工期、抓進度,全力推進施工。目前,PTMEG裝置已有兩套具備試生產條件,BDO項目也有一套已經具備生產條件。”華恆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副總經理俞忠波介紹說。項目自開工以來,便開啟沖刺模式,冬歇期也不停工,一度刷新了烏海項目建設速度的紀錄。目前項目動力站、甲醛裝置、天然氣制氫裝置已完成建設進度的92%,BDO裝置、PTMEG裝置已完成建設進度的95%,預計2023年6月投產。

  華恆新材料項目是烏海市工業重點項目,於2021年7月開工建設,總投資105億元,佔地約2700畝,主要產品為BDO(1,4-丁二醇)、PTMEG(聚四氫呋喃)、PBAT(生物可降解塑料)等先進高分子材料。而這些材料的廣泛應用,對於發展可降解塑料產業,從源頭上解決“白色污染”這個世界性難題,維護生態環境安全具有重要意義。

  近年來,處在轉型關鍵期的烏海市把打造可降解塑料為主要方向的新材料全產業鏈基地視為重塑產業結構、走好高質量發展之路的重要路徑,全力推進建設。隨著華恆新材料等5個可降解塑料產業項目穩步推進,烏海市新材料全產業鏈基地建設呈現出千帆競發之勢。

  預計到2025年,烏海市可降解塑料產能達到300萬噸,佔全國總產能的40%以上,全產業鏈實現產值1000億元。一個擁有國內最大產能,具有全國影響力競爭力和市場話語權的可降解塑料全產業基地呼之欲出。

  發展可降解塑料產業,烏海市有著得天獨厚的條件。BDO的主要原料是電石,電石生產離不開焦炭和石灰石。烏海市石灰石儲量極為豐富,同時還擁有電石產能530萬噸,焦化產能1763萬噸,以及可循環高效利用的焦爐煤氣、乙炔氣等關鍵原料,可形成電石、乙炔、甲醛、BDO、PTMEG、可降解塑料、氨綸等鏈條產業,實現低端產品向高端產品的轉型升級。

  打造全國重要的可降解塑料產業基地,除了資源稟賦和產業基礎等硬實力外,更重要的是良好的營商環境。

  “我們不僅看中烏海的好資源、好環境,更看好政府的服務和保障。從立項到開工建設,烏海市一直為我們企業提供‘保姆式’服務,及時排憂解難,我們的項目才能建設得如此快速。”俞忠波說,自華恆新材料項目簽約后,烏海市就成立工作專班,一對一跟蹤服務,針對項目建設過程中存在的困難,積極主動開展協調工作,幫助企業出謀劃策,為項目建設保駕護航。

  華恆新材料項目建成投產后,年均營業收入將達到90億元,年均利稅約10億元,帶動就業2000多人。不僅可大幅提升烏海市產業綜合競爭力,促進區域產業結構優化,也將實現自治區PTMEG、PBAT產品零的突破。(記者 郝飚 實習生 丁宇婷)

  【記者手記】

  在採訪中,烏海市抓住歲末年初關鍵期,變“冬歇”為“冬忙”,扎實推進重大項目建設的生動場景令人印象深刻。因煤而興的資源型城市想要擺脫“資源束縛”,唯以求變才能破題發展,立足自身產業優勢,烏海市已經找到了這樣一條發展之路。隨著一批體現新發展理念、契合高質量發展要求的重大項目相繼落地實施,烏海市項目建設正跑出“加速度”。

  【點評】

  高質量發展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首要任務。以黨的二十大精神為指引,烏海正堅持把項目建設作為推動高質量發展的第一抓手,作為轉方式、調結構、提質量的關鍵舉措,全力實現以項目帶動發展,以發展惠及民生,以真抓實干開創高質量發展美好未來。

(責編:張雪冬、劉澤)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