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林郭勒市:打造營商“軟環境” 拼出發展“硬實力”

近期,在通遼市委公布的全市上半年優化營商環境督查考核評比中,霍林郭勒市位列各旗縣市區第一名,全市政務服務、市場准入、法制保障等整體水平得到顯著提升。成績單背后,是一連串行之有效的政策為企業送去的紅利,也是霍林郭勒市持續優化服務為企業成長鋪路搭橋的實際行動。
近年來,霍林郭勒市堅持發展“第一要務”、項目“第一抓手”,全力推動經濟穩步增長,尤其是近幾年,堅持“項目為王、環境是金”工作導向,以營商環境的“優”,激發市場主體的“活”,帶動經濟運行的“穩”,為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提供了強勁支撐。
高位推動,厚植興業沃土。2022年,霍林郭勒市計劃實施重點項目75個,總投資139.65億元,年度計劃投資65.37億元,其中新建項目54個,年度計劃投資57.9億元,續建項目21個,年度計劃投資7.47億元,目前,7項手續全部辦結72個,辦結率96%,已開復工74個,開復工率99%。
林茂鳥有歸,水深魚知聚。項目建設是拉動經濟持續增長的“火車頭”,而服務保障則是支撐發展后勁的“加油站”。
今年以來,霍林郭勒市認真貫徹落實自治區3.0方案及通遼市“1+10”方案明確的各項指標任務,制定優化營商環境“1+10”工作方案,建立市委書記、政府市長為組長的雙組長機制及領導包聯、定期調度、聯席會商、督查通報、監督檢查等制度,專門抽調5名科級領導干部,組成營商環境督查整改工作專班,確保各了項工作扎實有效推進。同時,瞄准“優化營商環境攻堅年”目標,制定印發《霍林郭勒市2022年優化營商環境攻堅年實施方案》,梳理匯總各類任務334項,逐一明確責任部門和完成時限,通過清單式分解、項目化推進和定期督查、及時通報,保障各項具體任務高效完成,聚力打造一流營商環境。
精准服務,打通發展脈絡。“霍林郭勒是一個包容和開放的城市。在10年的發展過程中,每次我們企業遇到困難,黨委政府都是第一個沖上來支持我們。正因為如此,我們的投資才能順利落地,項目才能夠順利投產,產業鏈才越來越完整。”回顧企業在霍林郭勒市發展的10年,山東創新集團董事長崔立新表示,持續優化的營商環境為企業發展、項目落地創造了良好條件。如今,山東創新集團投資成立的內蒙古創源金屬有限公司已經發展成一個投資超過200億元,擁有煤、電、鋁、風、光、火完整產業鏈的產業集群。
逐步健全的政策服務體系,濃厚的親商重商氛圍,是市場經濟的培育之土,是市場主體的生命之氧。
為打造良好的營商環境,霍林郭勒市全力打造市場主體全生命周期服務鏈,派出專人對重點工業項目進行領辦幫辦代辦,為建設項目提供全程保姆式服務,促進項目建設。目前,累計完成幫代辦事項258件,協調推進市本級工程建設項目142個,極大地改善了招商引資企業服務體驗。2022年,該市還根據氣候條件不利、工期短的實際情況,積極探索投資項目“承諾制”改革,實施“拿地即開工”、多証齊發等,通過“並聯審批、容缺受理、會商聯審”等多種措施,進一步壓縮項目手續辦理時間,強化政府靠前服務,為項目提前開工至少節省25天,平均節省時間53%。
深化改革,激活市場主體。推廣普及“蒙速辦”APP,讓便民服務更快一步﹔優化政務服務流程,實現了“一次辦”“就近辦”“一網辦”﹔積極推進綜合窗口及三級政務服務體系建設,實現大廳、蘇木街道、社區“綜合窗口”全覆蓋,政務外網全覆蓋……
凝聚改革發展新動能,爭創營商環境新優勢。近年來,霍林郭勒市深入推進“放管服”改革、“最多跑一次”改革、工程項目審批制度改革、行政許可權相對集中改革,企業開辦、一般不動產登記等事項辦理時限大幅壓減,121件事項實現“一次辦”,55件事項實現“幫您辦”。電力體制改革取得重大進展,獲評國家第四批增量配電業務改革試點地區。創新驅動成果豐碩,工業園區晉升自治區級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培育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11家,創建自治區級研發平台10家,錦聯鋁材、霍煤鴻駿獲評國家級綠色工廠,該市成為全區首個國家產融合作試點城市。對外貿易打開新局面,獲評自治區級外貿轉型升級基地,2021年進出口貿易總額突破2億美元,同比增長97.7%,達到歷史最高水平。1—10月份,各類市場主體總量達15089戶,比上年度全年數據增加0.7%,十年累計引進招商項目262個,到位資金1264.5億元。(美麗)
來源:霍林郭勒市委宣傳部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