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內蒙古頻道>>盟市>>興 安 盟

興安盟:節水促增產 科技保豐收

2022年11月10日08:20 | 來源:內蒙古日報
小字號

青儲收割。

青儲收割。

綽勒水利樞紐下游內蒙古灌區田間工程施工現場。

綽勒水利樞紐下游內蒙古灌區田間工程施工現場。

綽勒下游灌區主干渠全線通水。

綽勒下游灌區主干渠全線通水。

村民正在下載安裝智能氣象節水灌溉小程序。

村民正在下載安裝智能氣象節水灌溉小程序。

玉米種植田。

玉米種植田。

種植田裡安裝設備監測農作物生長環境。

種植田裡安裝設備監測農作物生長環境。

  又是一個豐收年!廣袤田野,顆粒歸倉。

  在剛剛結束的秋收中,作為全區玉米、水稻主產區的興安盟交出了一份沉甸甸的成績單——1782萬畝農作物喜獲豐收,預計糧食總產量達135.5億斤,有望實現“十三連豐”。

  這份豐收成績單離不開興安盟各項農業政策的扶持、節水農業的大力推廣。今年,興安盟在農業節水領域共實施了11個方面的60個項目,總投資14.2億元,實現節水1.8億立方米,農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數達到0.56,全盟農業節水成果十分喜人。

  水利建設是農業生產的命脈。長期以來,興安盟積極踐行習近平總書記“節水優先、空間均衡、系統治理、兩手發力”的治水方針,牢固樹立和貫徹落實新發展理念,按照“政府主導、分區布局、技術集成、示范引領”的原則,全面實施國家節水行動各項任務,把農業節水作為解決興安盟水資源開發利用不均衡問題的重要舉措,不斷強化農業用水承載能力剛性約束,實行水資源消耗總量和強度雙控,大力推動農業節水制度、政策、技術、機制創新,提高用水效率。

  黨的二十大召開后,興安盟委、行署緊緊圍繞會議精神,出台了《農業節水十二條意見》,從政策節水、制度節水、措施節水三方面入手,扎實推進高效農業節水工程,有效推進農業生產方式轉型、農業用水方式轉變,不斷提升土地產出效益,助推農業增產增效,助力農民增收致富。

  政策引領

  節水宣傳深入人心

  秋末冬初,在扎賚特旗好力保鎮寶泉村,農戶們正在剛剛收獲完成的田地裡有條不紊地開展秋翻整地工作。隨著大型翻地器械的破土前行,田地裡翻起一朵朵黑色的浪花。轉眼間,成百上千畝土地就提前進入了待耕狀態。

  從“要我節水”到“自發節水”,在政府的不斷宣傳引導下,近年來,興安盟百姓的節水意識越來越高,越來越多的人認識到農業節水的重要性,改春翻為秋翻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據了解,與春翻相比,秋收和秋翻同步推進的好處有很多,秸稈全量還田、增施有機肥和深翻同步進行,提高了地溫、增加了土壤有機質,還達到了秋水春用的目的,蓄水保墒效果更明顯,在節本增效的同時,為來年豐收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今年的秋收雖然剛剛結束,但興安盟委、行署已經開始籌劃下一年的節水方案。為了進一步拓展鞏固農業節水的成果,提高全盟農業用水效率,日前,興安盟委、行署結合新時期治水方針和黨的二十大精神,著力在轉變發展方式上下功夫,把節約集約理念融入生產生活各領域各方面,研究制定了《興安盟農業節水十二條意見》。

  “意見”在全面加強農業用水總量和強度雙控、有效推進灌區開發和地表水使用、加快推行“以電折水”農業水價綜合改革等方面,對興安盟更好地發展農業節水做出了指導和規劃,並提出了建設性意見,為全盟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戰略和全面實施國家節水行動各項任務,加快發展節水農業,不斷提升農業用水效率,助推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促進興安盟農業高質量發展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近年來,我們不斷加強農業用水總量和強度雙控,同時有效推進灌區開發和地表水使用,特別是在措施節水方面,我們推行黑土地保護性耕作,推廣水肥一體化、水稻旱作、蓄水保墒、抗旱保水劑等一系列的農藝、農機節水措施,收到了特別好的效果。今年,我們又開展農村生活節水和畜牧養殖及草原林果方面的節水,推行了突泉縣的水肥一體化、高標准農田和氣象節水三合一模式的典型基地建設,受到了廣大群眾的好評。接下來,我們將繼續加大農業節水方面的宣傳力度,全面提升廣大群眾的農業節水意識,並協調農牧、宣傳和科技部門開展各類科技大講堂和培訓工作。同時,組織各旗縣市為明年的農業節水工作做好項目謀劃,爭取達到‘有計劃、有資金、有區域、有工藝、有面積’的五有標准,推進興安盟農業節水工作持續向好發展。”興安盟水利局副局長李建民說。

  科技加持

  農業生產節水增收

  走進突泉縣太平鄉,大型收割機和運輸車在玉米田裡來回穿梭,轉眼就將成片的玉米收割完成,豐收的喜悅挂滿了村民的臉頰。五三村村民李彥波正在自家場院裡攢玉米堆。今年他家種植了200畝玉米,產量達到30萬斤,比去年增加了近4萬斤。據他介紹,今年糧食能夠豐產,智能氣象節水灌溉預報系統立下了大功勞。

  “有了這個系統,我們在手機上就能實時監測農作物的生長環境,及時掌握農田旱澇動態,根據實際情況進行灌溉,而且每畝地可以節約出電費、人工費大概一百元左右,真的是省時省力又省錢。”李彥波說。

  水利興則糧食豐。今年,依托中國氣象局定點幫扶,突泉縣將智能氣象節水灌溉預報系統與高標准農田建設相結合,建設了全國首個智能氣象節水灌溉示范區。該示范區於7月29日正式建成投用,總面積達3620畝,覆蓋突泉縣太平鄉五三村、賽銀花村、曙光村三個村,148戶農戶直接受益。

  示范區的建立,不僅減少了農民的生產開銷和負擔,而且示范區通過智能水肥一體化、農業在線監測系統等提供的實時數據,科學指導田間生產作業,可節水約59%、節肥約43.75%、節藥約29%、節電約38%。

  “通過實施高標准農田、水肥一體化建設項目和氣象節水灌溉,今年示范區的糧食畝產都在1600斤以上,農戶畝均增收超過350元,節水在70萬噸以上。”突泉縣太平鄉黨委書記陸興偉說。

  循環利用

  生活污水華麗轉身

  8月19日,科右前旗科爾沁鎮平安村的番茄公社正式開門迎客,這是科右前旗首家以番茄為主題的農旅融合產業示范基地,是集種植採摘、參觀旅游、親子研學以及自然生態科普等於一體的多元化鄉村文化旅游基地。每逢節假日,來番茄公社打卡拍照的游客絡繹不絕。但是你絕對不知道,番茄公社的農業用水,可是大有來頭。

  借助京蒙協作資金“杠杆撬動”,2021年,科右前旗科爾沁鎮平安村率先實施了給排水一體化工程。該工程總投資308.64萬元,整體工程建設涵蓋全村123戶村民的自來水24小時供給工程、污水地下管網和污水處理站,雨水管網同步施工。該項目的運轉,可將污水變廢為寶,實現再生水循環利用。生活污水通過7道程序層層過濾后,可達到農田灌溉水排放標准。番茄公社的農業用水就是使用的這種再生水。

  “平安村給排水一體化項目於2021年12月正式投用,每日可以處理生活污水約20噸左右,可以用於景觀補水、綠化用水、農田灌溉水等方面,節約了日常生活用水的同時,有助於平安村一村一品產業發展,真正實現了生態效益和經濟效益雙豐收。”科右前旗科爾沁鎮副鎮長楊柳說。

  強基固本

  灌溉設施不斷完善

  今年,隨著綽勒灌區工程全部竣工,扎賚特旗好力保鎮的稻田從原來的依靠井水灌溉變成了自流灌溉,源源不斷的綽爾河水流進農渠,滋養著數十萬畝的水稻。

  “自從修了水渠,我們每畝地都能節省二三十元的澆地成本。而且它這個水不像井水,從渠裡流過來一點也不涼,有助於水稻生長,讓大米的產量和質量都上來了,我們每畝地能增加200元左右的收入。”扎賚特旗好力保鎮寶泉村村民劉國彬說,今年他家的水稻又喜獲豐收,糧食剛剛完成入庫。

  據了解,綽勒灌區工程分為骨干工程和田間工程,骨干工程水渠總長370公裡,採用現澆混凝土板、預制混凝土板防滲襯砌建設﹔田間工程灌溉方式分為渠道灌溉和管道灌溉,其中渠道灌溉23.14萬畝,管道灌溉17.88萬畝。工程實施后,淨增高質量耕地7002畝,增加糧食產量1.02億公斤,畝均增產248公斤,耕地質量等別國家利用等別由13.15等提高到12.86等,年新增灌溉效益9013.22萬元,灌區內農牧民年人均增收超過1000元。

  “綽勒灌區始建於20世紀六七十年代,之前全部為土渠,沒有節水防滲措施,輸水損失嚴重,加之田間工程不配套、標准低、灌溉粗放、土地不平整等因素,農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數僅為0.55左右。通過實施灌區水資源節約集約利用項目,現在農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數提高到了0.7。而且可置換地下水14976.47萬立方米,節水6737.6萬立方米。工程對優化當地水資源配置、提高糧食產量、增加農牧民收入以及對地區經濟可持續發展、保障區域乃至國家糧食安全生產有著重要意義。”扎賚特旗綽勒水利樞紐事業發展中心副主任馬洪剛介紹說。

  全面推進大中型灌區續建配套和節水改造項目、加快推行農業水價綜合改革“以電折水”項目、著力推動高標准農田建設項目、持續推進化肥減量增效項目、全面推行黑土地保護性耕作項目……一項項科學合理的節水方案相繼出台,一個個有的放矢的節水實招初顯成效,在興安盟委、行署的統一部署和水利、農牧等相關部門的齊抓共管下,興安盟正以最嚴格的水資源管理制度、最強有力的用水方案和最行之有效的節水舉措,全力以赴發展節水農業,力爭以更小的投入,換取更大的效益。(高敏娜、張偉男)

  (本版圖片由興安盟委宣傳部提供)

(責編:張雪冬、劉澤)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