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遼這十年”:交出脫貧攻堅優異答卷 續寫鄉村振興嶄新篇章

黨的十八大以來,通遼市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脫貧攻堅的重要講話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構建了“黨政主導、行業協同、社會參與、群眾主體”四位一體的大扶貧格局。截至2020年末,全市建檔立卡貧困人口22.49萬人全部實現脫貧,626個貧困嘎查村全部出列,6個貧困旗縣全部退出摘帽,貧困戶家庭年人均純收入達到1.35萬元以上,農村牧區基礎設施建設和公共服務水平顯著改善,群眾滿意度和獲得感實現整體提升。
2021年以來,通遼市深入貫徹落實黨中央、自治區、市委政府的決策部署,進一步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接續推動脫貧地區發展和鄉村全面振興。加強防返貧致貧監測預警幫扶,落實“農戶自主申報、鎮村干部排查、部門篩查預警”發現機制,在蘇木鄉鎮設立“防貧監測服務站”,在嘎查村黨群服務中心設立“防貧監測便民窗口”,配齊網格員,及時識別監測對象。落實銜接項目和幫扶政策,投入各級財政銜接資金21.34億元,重點以黃牛產業主導,結合設施農業、蕎麥、林果等區域產業,發展養殖和屠宰、奶制品加工、保鮮庫等到戶和集體經濟產業項目,兼顧小型公益性設施、培訓等,共實施項目781個,在鞏固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工作中發揮關鍵保障作用。深化京蒙協作和對口幫扶,累計投入京蒙協作資金5.2億元,實施協作項目167個。累計引進企業9家,引入資金1.35億元,建設產業園區5個。京蒙協作採購及農畜產品銷售金額達到3.86億元。6家中央定點幫扶機關單位投入和引進幫扶資金2221.55萬元,實施幫扶項目18個、開展科研項目5個,建設示范試驗基地4個,培訓基層干部、教師、醫生、技術人員4696人次。以脫貧地區持續發展為主線,推動銜接鄉村振興各項任務。健全領導體系、謀劃幫扶重點,選派840支駐村工作隊、1815名駐村干部開展幫扶。落實銜接政策、開展培訓指導,舉辦市級示范培訓班18期,培訓各級各類鄉村振興干部及實用人才3.34萬人。(記者 李娜)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