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內蒙古頻道>>要聞

點燃紅色黨建引擎 打造北疆鄉村樣板

——內蒙古推深做實抓黨建促鄉村振興工作綜述

2022年09月28日07:55 | 來源:內蒙古日報
小字號

  辦好農村的事情,實施鄉村振興,關鍵在黨。近年來,內蒙古深入推進抓黨建促鄉村振興工作,以組織路線服務保証政治路線的高度政治自覺,堅持黨對“三農”工作的全面領導,切實把黨建資源轉化為鄉村振興資源、把黨建活力轉化為鄉村振興動力、把黨建成效轉化為鄉村振興成果,推動全區農村更富裕、生活更幸福、鄉村更美麗。

  強化黨建引領 形成鄉村振興聚合力

  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是一項系統工程,全區各級黨組織凝聚政治合力,突出黨建引領,強化政策銜接,壓實工作責任,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提供堅強有力的組織保証。

  抓重點解難題。堅持把黨建“主業”與鄉村振興“主責”相統一,聚焦重點難點,集中攻堅克難,把抓黨建促鄉村振興工作納入組織工作破解重點難點問題12個“揭榜領題”重點任務項目之一,逐條逐項分解,明確責任分工,提出具體措施,定期調度通報。

  抓落實聚合力。自治區黨委組織部印發《內蒙古自治區抓黨建促鄉村振興工作方案》,將5個方面41項重點任務,分解給26家廳局單位、12個盟市共同落實,進一步健全完善組織部門牽頭、相關部門協同配合的工作機制。

  抓責任強基礎。落實五級書記抓鄉村振興,推動自治區、盟市、旗縣(市、區)黨委書記和組織部長任期內分別做到旗縣(市、區)、蘇木鄉鎮、嘎查村“三個走遍”和旗縣(市、區)領導班子成員包鄉走村入戶、蘇木鄉鎮領導班子成員包村聯戶,形成上下聯動、協調推動的工作格局。

  建強基層組織 筑牢鄉村振興主陣地

  幫錢幫物,不如幫助建個好支部。農村牧區工作千頭萬緒,抓好基層組織建設是關鍵。內蒙古堅持從一線支部抓起,織密建強黨組織領導的村級組織體系,著力筑牢鄉村振興戰斗堡壘。

  強產業增實力。認真實施中央扶持壯大嘎查村集體經濟項目和紅色美麗村庄建設試點項目,加大對嘎查村集體經濟政策支持、資金扶持和統籌推進力度。呼和浩特市研究提出資源開發、資產盤活、村企聯建、招商引資、資本運營、組團發展、村庄建設、產業帶動、生產服務等“強村富民”九種模式,為發展壯大嘎查村集體經濟提供可供借鑒的方法路徑。目前,全區80%的嘎查村集體經濟收入超過10萬元。

  強隊伍增活力。印發《內蒙古自治區嘎查村干部管理監督實施辦法》,從教育培訓、日常管理、激勵保障等方面提出明確要求,推動嘎查村干部履職盡責、擔當作為,廉潔奉公、為民服務。烏審旗創新推行嘎查村干部“基本報酬+績效報酬+獎勵報酬”的結構性待遇保障機制,全面激發嘎查村干部干事創業的積極性。

  強支部增動力。出台關於在農村牧區基層黨組織中開展“比武爭星”活動的指導意見,為嘎查村黨組織搭建起“比擔當、晒作為、學經驗、長水平”的平台。目前,盟市層面開展活動4場、旗縣層面開展活動51場、蘇木鄉鎮層面開展活動548場,共計7278個嘎查村參與比武,通過爭優先、補短板,推動基層黨組織各項事業提質增效、提檔升級。

  提升干部素質 培育鄉村振興帶頭人

  提升基層干部能力素質,是增強支部組織力、提高班子戰斗力的關鍵。全區大力實施“千名蘇木鄉鎮黨委書記、萬名嘎查村黨組織書記”培訓計劃,全方位、大規模、立體式開展鄉村振興主題培訓。

  突出政治賦能。始終將思想引領作為鄉村振興主題培訓首要任務,將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論述和重要指示精神、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等內容作為必學篇目。目前,自治區黨委組織部舉辦10期鄉村振興主題培訓班,示范帶動全區組織系統培訓蘇木鄉鎮黨委書記540人、嘎查村黨組織書記6000余人、農牧民黨員20.3萬人。

  突出專業提能。始終把提升基層黨員干部帶領群眾致富能力作為培訓的重中之重,採取“理論輔導+專題講座+典型觀摩+經驗分享+交流研討”的教學模式,通過現場看、現場學、現場答,讓基層一線干部現身說法等方式,達到增進交流、開拓視野、啟發思維、提供借鑒的目的。

  突出保障聚能。發揮各級黨校以及干部學院、鄉村振興專業人才服務中心等教育培訓基地的功能,形成“黨校+干部學院+鄉村振興培訓基地+網絡平台”的培訓矩陣,強化基層干部教育保障。五原縣依托河套干部教育培訓基地,通過拓展授課途徑、聚攏教材資源、匯聚師資人才,全面提升主題教育的特色性、針對性、時效性。

  鍛造骨干隊伍 育好鄉村振興作戰隊

  內蒙古樹立鮮明選人用人導向,精准科學選配優秀干部,不斷增強一線工作力量,激勵廣大干部在全面推進鄉村振興中擔當作為。

  選優配強蓄力。緊抓換屆契機,將一大批政治過硬、本領過硬、作風過硬的優秀干部選配進縣鄉領導班子。換屆后全區旗縣班子中具有蘇木鄉鎮(街道)黨政正職經歷的佔到40.3%,建強了鄉村振興的“一線指揮部”。選配2135名有農村牧區工作經驗的干部、1350名“五方面人員”進入蘇木鄉鎮領導班子,鍛造了鄉村振興的“前沿作戰隊”。

  政策向下傾斜。公務員招考政策和錄用計劃重點向旗縣(市、區)及以下機關傾斜,2021年、2022年合計旗縣(市、區)和蘇木鄉鎮機關錄用公務員7788人,佔全部計劃的72.2%。結合事業單位改革試點工作,為蘇木鄉鎮調劑增加事業編制8984名,有力充實一線工作力量。赤峰市通過“鄉招村用”方式,公開招考蘇木鄉鎮事業編制人員到嘎查村鍛煉服務,鼓勵引導人才向基層流動。

  容錯激勵鬆綁。今年,自治區黨委出台《關於激勵干部擔當作為的十二條措施》和《關於進一步推進容錯糾錯工作的意見》,評選公示100名“擔當作為好干部”,從全區蘇木鄉鎮和嘎查村層面選樹表彰50個抓黨建促鄉村振興先進集體和100名先進個人,打出健全完善培養機制、激勵機制、考核機制、容錯機制等方面的“組合拳”,激勵干部在全面推進鄉村振興中擔當作為。

  助推人才下沉 壯大鄉村振興生力軍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激勵各類人才在農村廣闊天地大施所能、大展才華、大顯身手,打造一支強大的鄉村振興人才隊伍。內蒙古通過推動人才下鄉、特派農技人才、培養鄉土人才,壯大服務鄉村振興力量。

  駐村幫扶助發展。全區選派8102名駐村第一書記和7751支駐村工作隊開展幫扶,從抓好基層黨建、助推產業發展、促進就業創業、推進鄉村建設、開展鄉村治理、開展為民辦事6個方面,推動幫扶措施落地見效。印發關於在全區到村任職選調生中開展“七個一”行動的通知,推動1988名選調生服務基層一線。

  精准對接優服務。全力做好第一批10個國家重點幫扶旗縣科技特派團的工作銜接、日常管理、服務保障和評估問效等工作。開展“三服務一促進”干部人才“組團式”幫扶行動,制定“1+4”文件政策體系,選派107名優秀年輕干部和專業技術人才到旗縣挂職,推動400所學校結對共建,完善“對接京滬、帶動全區、輻射鄉鎮”的遠程醫療體系,每年組織專家3000人次開展科技支撐鄉村振興遠程在線服務。

  根植鄉土育人才。加強嘎查村干部、年輕黨員、農村牧區致富帶頭人培育,發揮“土專家”“田秀才”“鄉創客”作用。興安盟創新開展農牧民黨員領富帶富“曉景計劃”,大力培育“基地+帶頭人+農牧戶+市場”模式的產業振興帶頭人1288人,為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提供人才支撐。

  完善治理體系 激發鄉村振興新活力

  以黨建引領鄉村治理提質增效,是把黨的領導優勢轉化為鄉村振興實際成效的重要抓手。內蒙古不斷健全黨組織統一領導、政府依法履責、各類組織積極協同、群眾廣泛參與的基層治理體系,引導農牧民積極參與鄉村治理。

  建網格促治理。合理劃定網格,嚴格標准選人,科學設定職責,全區共劃定農村牧區網格7.5萬余個,配備專兼職網格員14.1萬多人,真正實現“上邊千條線、下邊一張網”。全面建成市縣鄉村四級黨群服務中心,最大限度把服務窗口、服務事項下移到蘇木鄉鎮、嘎查村,優化受理、派單、評價、反饋等機制,提供為民便民服務。奈曼旗依托嘎查村黨群服務中心,推行“服務e家”平台,整合就業、銷售、配送、繳費等25項服務資源,為群眾提供一站式服務。

  嚴監管立公正。全面落實“四議兩公開”“三務”公開監管,強化基層紀檢監察組織與嘎查村務監督委員會的溝通協作、有效銜接,由嘎查村紀委書記或紀檢委員擔任嘎查村務監督委員會主任的佔88%。今年,自治區層面對嘎查村務監督委員會主任進行3期示范培訓,進一步提高履職能力。

  防風險化矛盾。堅持和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推廣紅色堡壘戶、蒙古包哨所、草原110等有效做法,調解處理糾紛7600余件,開展普法宣傳近5000場次,解答法律咨詢1.02萬人次,健全完善多元矛盾糾紛化解機制。(蒙組軒)

(責編:張雪冬、劉澤)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