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內蒙古頻道>>盟市>>赤峰

林西縣:土廟子村要變“百花村”

2022年09月23日08:08 | 來源:內蒙古日報
小字號

  9月20日傍晚時分,赤峰市林西縣大營子鄉土廟子村文化廣場燈火通明,歡快的廣場舞表演不時引來陣陣掌聲。“咱們村現在是全鄉的好村,路通了,樹栽了,廣場也建了,百花爭艷,老百姓別提多開心了。”土廟子村村民馬艷東激動地說。

  進入土廟子村,映入眼帘的是大氣美觀的文化牆、干淨整潔的大小街道、四通八達的水泥路、窗明幾淨的農舍房屋,路兩旁栽種著各種綠化樹,樹間是茁壯的芍藥,呈現出一派生機勃勃的鄉村美景。

  很難想象,早前的土廟子村因無序開墾,過度放牧,亂砍濫伐,沙性地土層又淺,生態環境越來越差。那首“平地沙吞牆,鴨子能上房﹔春種夏翻地,沒錢又沒糧。走進金沙灘,黃沙冒了煙、地裡不打糧、人心也渙散,男人不干活、排九推得歡,女人沒事干,到處扯閑篇”的民謠就是當時土廟子的真實寫照。

  40多年,土廟子村到底經歷了什麼?

  1969年,27歲的李佔山任土廟子村支部書記。年輕氣盛的小李書記為自己立下“軍令狀”,一定要改變窮山窩的面貌,讓百姓過上好日子。在他的帶領下,土廟子人吹響了致富的號角:先治川、后治山、鎖沙龍、造良田,奮斗20年,舊貌換新顏。

  40年轉眼間過去,班子的凝聚力增強了,干群關系理順了,接下來就是怎麼帶領群眾謀發展,增加收入、脫貧致富。2009年,現任村黨總支書記張顯發接了老書記的接力棒,分組開大會、逐戶做工作、因戶定策略,僅僅一個月,土廟子村的面貌就在學習、討論、參與和實干中發生了潛移默化的變化。越來越多年輕有為、敢想願干的年輕人看到了黨支部豎起的旗幟,也在這面旗幟的感召下開始主動參與村組的工作,思想統一了,合力形成了,土廟子村再次踏上全面小康建設的新征程。全國民主法制示范村、全國科普示范村、內蒙古自治區十星級文明村、赤峰市小康示范村,一張張獎狀、一塊塊獎牌、一個個獎杯見証著土廟子村的美麗嬗變。

  如今,鄉村振興與脫貧攻堅如何有效銜接又擺在了全村人的眼前。

  “一屋不掃,何以掃天下,要想富口袋,必先富腦袋,自己家房前屋后都不打理,再致富也看不出咱們富,隻有村子裡的環境好了,思想上富了,咱們才能算真正的富。”張顯發在村民代表大會上發言時擲地有聲。

  2021年,為了讓村裡盡快駛上鄉村振興的快車道,土廟子村確定了業興、村美、民富、人和的發展思路,創新打造“百花村”,調動群眾積極參與到人居環境整治中,鼓勵農戶在自家院內外栽植樹苗和景觀花卉,共同建設美麗家園。張顯發帶領村兩委班子成員走街串巷,利用微信群、村村通大喇叭等方式讓每一位村民了解建設“百花村”的重要意義。

  “村裡鼓勵在自家門前院內種花,大家積極性很高,我們自籌花籽,種植了粉豆花、大熟季、百日菊、翠菊等十幾種適宜北方天氣的花卉,通過栽植鮮花,村裡的衛生干淨了,生態環境也好了,看到這樣的變化,老百姓別提多開心了”。大營子鄉土廟子村四組村民王秀芝說。

  經過一年的探索,2022年,土廟子村根據大營子鄉黨委制定的“積分制+N”群眾自治模式整鄉推進計劃,從制度激勵和制度約束上下功夫、見真章,根據前期征求的村民意見制定實施方案,將積分制管理與“百花村”建設相結合,探索“積分制+花村美巷”的治理模式,建立長效管護機制,調動農戶參與村庄環境衛生綜合治理的積極性,打造生態宜居美麗鄉村。

  “2022年,為了進一步調動群眾的積極性,土廟子村委會利用集體經濟出資5000余元,在去年的基礎上擴大范圍,為全村農戶補植雞冠子花、叭花、萬壽菊等花卉,實現房前屋后種花全覆蓋,同時,村裡成立了積分制考評小組,根據考評細則,定期對每家每戶的‘花草微景觀’與‘院內微菜園’建設情況進行考核,以獎懲結合的方式,增加或者扣除村民的積分,獲得積分的村民可以在本村超市、藥店、商店、診所進行消費,一積分等於一元錢。”張顯發介紹說。8月24日,土廟子村入選內蒙古自治區文明村鎮。

  如今的土廟子村,通過盤活村內閑置零散土地,打造“花街美巷”“微菜園”,以邊角之景帶動村容村貌全面提升,用“繡花功夫”點綴美麗鄉村新畫卷。(內蒙古日報融媒體記者 王塔娜 實習生 李曉軍)

(責編:張雪冬、劉澤)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