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路建設的攀登者
隨著跨海勒太斯溝特大橋首根樁基順利開鑽,正式吹響了包銀高鐵內蒙古段全面建設的沖鋒號,包銀高鐵主體工程進入了實質性施工階段。李樹民的臉上露出了難得的笑容。
包銀高鐵作為國家“十四五”規劃的102個重大項目之一,對於內蒙古服務和融入新發展格局意義重大,工程建設進度始終牽動人心。自從進駐包銀客專臨河指揮部任指揮長以來,李樹民一直在為這一刻努力著、准備著……
時間回溯到2020年4月。包頭市境內橋涵立交協議因意見不統一遲遲無法簽訂,影響了初步設計批復。剛剛走馬上任的李樹民,立即牽頭走訪相關部門,早上到現場實地勘查,下午找有關部門溝通洽談,晚上窩在辦公室裡重新規劃線位設計方案,一天恨不得當成三天用。
每天接打百余個電話,走路超過2萬步,歷時1個多月的一次又一次披星戴月,最終完成了道路立交協議簽訂。
然而,這僅僅是個開始。三電遷改、黃河橋通航論証、環評批復、初步設計審批等各項開工准備工作縱橫交錯。
逢山開路遇水搭橋,遇到難點搞定難點。堅持著這樣的信念,面對千頭萬緒的工作,李樹民選擇一項一項攻克。無論刮風下雨還是炎熱寒冷,李樹民都堅持親自帶隊深入現場調研,黃河邊、高速旁、站房裡、路基上,他排查得細致入微,錯過吃飯、放棄休息,那是常有的事情。為了及時幫助參建單位確定施工組織設計相關內容,還經常在結束了一天的奔波后挑燈加班,逐條審查核對、逐項分析確認,直到得出個一二三的應對策略才能釋然入睡。
橋梁工程專業出身的李樹民,不僅專業知識扎實、工作經驗豐富,還有一股不服輸的勁頭。他膽大心細地與每個施工問題較真兒,更是擠出寶貴的休息時間鑽研技術業務知識。工作24年來,李樹民參與建設了張唐鐵路、張集鐵路、集包第二雙線鐵路、呼張鐵路、包銀鐵路5項鐵路工程建設項目,組織和參與編寫了45項制度辦法,多個課題獲得省部級科技獎項,並榮獲2019年度茅以升科學技術獎。所以,再多的難題在他面前都迎刃而解。
2022年開年以來,受疫情影響,包銀高鐵建設推進受阻。為確保施工春季復工復產進度,李樹民帶領團隊克服疫情影響,積極開拓思路,採取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利用疫情封控期間網上審核內業資料,解封后第一時間組織施工、監理單位跑步進場,開展現場復驗,高效完成了全線標段開工標准化驗收工作。
跨海勒太斯溝特大橋工程位於巴彥淖爾市烏拉特前旗境內,大橋全長2572.4米,共有鑽孔樁752根、承台80個、墩身78個。烏拉特前旗風大沙多、降水量少、晝夜溫差大,這都給工程施工帶來了較大考驗。為確保首樁順利開鑽,李樹民忙碌穿梭於工地上,積極協調參建單位共同努力克服征地拆遷、材料進場受限等因素,檢查盯控施工防護,快速推進中心試驗室、混凝土攪拌站、鋼筋加工場等設施建設,為主體工程實質性開工打下了堅實基礎。
全線首孔預制箱梁順利澆筑后,各標段施工多點啟動,包銀高鐵施工“進度條”也在不斷刷新。
由於技術過硬、工作認真,李樹民經常一項任務剛剛結束,回家的行李還沒收拾好,新的急難險重任務已到眼前。回想起曾經參與過的那些飽含艱辛的工程,他充滿了成就感和自豪感:主持集包第二雙線技術工作時,組織編制的指導性施工組織設計受到上級部門通報表揚﹔在集寧南站站改施工過程中,和團隊一起僅用110天就完成了正常一年工期的工程,創造了“集寧速度、呼鐵奇跡”﹔圍繞呼張客專項目重難點工程,深入研究施工技術方案,參與編制《新建張家口至呼和浩特鐵路動車所工程》榮獲中國施工企業管理協會國家優質工程獎……
在那放光的眼神中,他似乎忘記了,長期施工在外被兒子稱為“明天就回家的爸爸”的苦澀,日夜連軸轉引發中耳炎后耳朵潰爛流膿的疼痛,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攻堅戰中的疲累。(左偉青)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