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內蒙古頻道>>盟市>>錫林郭勒

東烏旗:多級聯動助力草原復綠牧民增收

2022年08月18日08:05 | 來源:內蒙古日報
小字號

  “2017年前,我的草場內有好幾塊大小不等的沙地,風吹沙起,草場退化,通過在沙地裡種植黃柳和檸條,幾年間,沙化現象得到遏制,周邊牧草植被高度和覆蓋度明顯提升,秋后干草產量較治理前大幅提高。”7月26日,在錫林郭勒盟東烏旗呼熱圖淖爾蘇木阿拉坦額莫勒嘎查,牧民小平站在自家的草場上感慨地說。

  在小平項目區的網圍欄裡,綠色的牧草間夾雜著條塊狀的黃柳和檸條帶,放眼望去,平均高度約3米的黃柳隨風搖曳。平時,小平要定時到沙化治理項目區進行查看和管護,一旦發現問題,隨時與林草長溝通,逐級反映。在東烏旗,從自覺核定載畜量標准,到通過多種手段保護草原生態,牧民積極主動參與草場修復成為當地的一大亮點。

  東烏旗林業和草原局林業工作站站長李佔明說:“旗林業工程固沙項目在阿拉坦額莫勒嘎查剛開始推進實施時,部分沙化草場牧民擔心將草場劃為項目區圍封影響牲畜放養,對在沙化草場種植黃柳和檸條持觀望態度,那時候,小平、呼日樂巴特爾等一批嘎查牧民主動配合、主動承擔起監管職責,經過先期黃柳、檸條的種植,沙化草場得到了有效治理,對項目的整體推進起到了示范作用。”

  2000年,京津風沙源治理工程啟動,到2022年,東烏旗累計完成京津風沙源治理工程101.03萬畝。在部分牧戶模范作用的帶動下,有沙化草場的其他牧民紛紛要求在風蝕沙化草場植樹植草,林業工作站在阿拉坦額莫勒嘎查沙化草場發現一塊治理一塊,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東烏旗始終堅持把保護好林業和草原生態資源作為一項重大的政治任務,在草原生態修復過程中,健全完善林草生態保護制度體系,嚴格落實禁牧和草畜平衡制度,實行資金發放與任務落實挂鉤,不斷加大林草生態修復治理力度,構建起以旗、蘇木鎮、嘎查三級縱向聯系的林草長制為主、牧民參與發揮草場修復護理主體作用為輔的監管機制,不僅林業固沙工程落地見效,滿都寶力格鎮滿都寶拉格嘎查及其周邊區域實施的退化草原人工種草生態修復國家試點項目、額吉淖爾鎮哈日高畢嘎查及其周邊區域實施的自治區級退化草原生態修復項目等均取得階段性成果。

  在此過程中,東烏旗與全旗9個蘇木(鎮)的11130戶牧戶全部簽訂了草畜平衡責任書,對9個蘇木(鎮)退化草場進行有效修復治理,重點生態功能區、生態敏感區和脆弱區、生物多樣性優先保護區等重點區域全部劃入生態紅線內進行保護管理,通過林草長、草原管護員不定時、全天候巡查,周邊牧戶密切協作參與自我草場修復護理和監督,處罰和管理並重,形成生態保護長效監管機制,確保禁牧和草場修復起點高、質量優、效果好。

  東烏旗實施的國家和自治區退化草原人工種草生態修復項目,採取先進技術,通過圍封+管護、圍欄+免耕補播+管護、圍欄+免耕補播+沙障設置+管護、圍欄+施肥+管護、圍欄+風蝕坑平整+平鋪草帘+免耕補播+管護等退化草原人工種草生態修復模式,統籌項目實施,堅持以自然修復為主,堅持因地制宜、分類施策,循序漸進、分步實施,統籌規劃、合理布局。重點選擇典型的、有代表性的中度以上退化、沙化草原先行進行生態修復。通過加快恢復草原生態系統的自我調節功能,有效改善了退化草原生態系統,使草群蓋度、草群高度、干草產量均有不同程度提高。涉及的牧戶,草原權屬清晰、無權屬糾紛,草場植被退化勢頭得到徹底遏制。

  東烏旗草原工作站副站長薩仁高娃說,在修復退化草場的過程中,對於草場內的風蝕坑,主要採取削坡、填埋、平整、補播、鋪設草帘等措施進行修復,最大限度地使平整的地塊與原有的地形融為一體,使其不發生水土流失和再次風蝕可能,效果明顯。2020年6月5日,退化草原人工種草生態修復國家試點和自治區級退化草原生態修復項目全面啟動后僅1年,項目通過了錫林郭勒盟林業和草原局復驗。2021年9月,項目通過了自治區林業和草原局復驗。

  “在草場生態修復過程中,我們注重修復和保護並重,通過改良秋季打草作業技術,草原植被根莖得到保護,植物種類明顯增加。”東烏旗林業和草原局局長杜森雲說:“我們總結提煉了以自然修復為主、人工干預為輔的治理技術,針對退化草場採取了新的技術和新的方法標准,積累了退化草原人工種草的實踐經驗,區域性治理退化草原生態修復技術路徑和模式得以推廣。”

  通過一系列保護和修復措施,目前,東烏旗林草生態環境持續恢復改善,草原植被蓋度提高了17.6個百分點,達到67.5%﹔森林覆蓋率提高了0.7個百分點,達到3.01%。在嚴格落實禁牧休牧草畜平衡制度的同時,積極推進系統化、規模化草原修復治理,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的理念更加深入牧戶、深入人心。(內蒙古日報社融媒體記者 王林喜)

(責編:張雪冬、劉澤)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