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峰市:“內外兼修”鍛造城市品質

仲夏的傍晚,赤峰市紅山區園林路上,夕陽的余暉給高大的建筑物鍍上了一層金色,也洒在了潔淨的瀝青路面上。
60歲的老陳,沏上一壺碧螺春,品味著濃郁的茶香。“這幾年,園林路就跟改頭換面了一樣,沿路走來令人賞心悅目,夜晚景觀燈也很漂亮。”老陳說,之前這裡的建筑外牆大多褪色、破損嚴重,商店的廣告牌匾也都風格各異,影響街道美感。如今,家門前道路景色的變化讓他每天都能注視很久。
全線景觀整治提升行動,使園林路這條兼具交通主干道和主要商業街雙重功能的街道持續散發魅力,這正是赤峰市不斷提升城市品質、增強城市承載力的一個生動寫照。
今年,赤峰市委、政府集眾志、匯眾力,始終踐行“人民至上”發展理念,堅持創建文明城市工作與其他工作深度融合,推動創建文明城市常態化、制度化,扎實對照文明創建標尺,時刻丈量文明細節,確保創建文明城市工作勁頭不鬆、力度不減、步子不停,讓創建成果持續惠民利民,不斷提升城市精細化管理水平和文明氣質。
丈量細節,提升品質
天下大事,必作於細。創建全國文明城市,是內涵的比拼、形象的比拼,更是細節的比拼。近年來,赤峰市瞄准城市定位,堅持以人為本,從推進精細管理入手,在每一個環節、每一處細節上下功夫,於小處見工作,在細處見水平,將精細化滲透到每一個角落,著力改善城市形象,提升城市品質。
赤峰市構建大城區格局,使新老城區實現完美“縫合”。打造了臨潢大街、玉龍大街,巴林大街、友誼大街等特色景觀街區﹔建成了寶山大橋、平雙公路大橋、鋼鐵西街立交橋等6座橋梁,新建的擁有70萬平方米水系的橡膠壩景觀帶,成為新老城區市民休閑、娛樂、健身於一體的景觀式長廊﹔建設了南山生態園、鬆北銀河公園、烏蘭哈達公園等一批公園游園、休閑廣場,還空間於城市,還綠地於人民,不斷提升城市品質。
基礎設施是一個城市的筋骨,隻有在筋骨強健的前提下,文明城市的創建才能樹其型。
2021年,赤峰市修復破損路面36萬平方米、排水187處,補植苗木7.6萬余株,修復綠籬、地被3.6萬余平方米,更換及修復路緣石3.4萬米,修補53條街路停車位,修復路燈6600余盞,城市基礎設施建設水平顯著提高。
為讓更多市民“住有宜居”,今年,赤峰市計劃對中心城區178個老舊小區進行改造,改造面積達208.56萬平方米,惠及2.82萬戶居民。
從無形的空氣著手,赤峰市通過交通文明、生產文明、低碳文明等方式,切實改善空氣質量,減少霧霾。數據顯示,2021年赤峰市PM2.5平均濃度為22微克/立方米,創有檢測以來的最低值。空氣質量優良天數348天,優良率為95.3%,再度名列自治區百萬以上人口城市優良天數第一。
文化鑄魂,厚植底蘊
赤峰,歷來就是一座文明之城,其厚重的文明史,是新時代赤峰打造城市品牌的重要文脈根基。
歷史文化底蘊深厚,文明之火延綿不息。早在一萬年以前,赤峰地區就有人類生存。新石器時代,繁衍生息在這一帶的先民,創造了光輝燦爛的紅山文化。在漫長的歷史長河中,赤峰市形成了獨具特色的紅山文化、北方草原青銅文化、契丹遼文化、蒙元文化。
今天,八千年紅山文化發源地,堅持傳承與創新雙管齊下,以“文化創城”挺起城市軟實力,在創建“全國文明城市”的道路上,向世人展示了一座不一樣的“新赤峰”。
城市的文明,不僅體現在“面子”,更存在於“裡子”,植根於文化。
赤峰市不斷提升文化公共服務質量,構筑具有鮮明赤峰辨識度的高品質文化供給體系。加強文化服務供給,實施藝術精品打造工程,滿足群眾多元化精神文化需求。加大公共文化設施免費開放力度,市圖書館、美術館、文化館、博物館均實現免費開放。
文化惠民,共建共享,赤峰全力打通公共文化服務“最后一公裡”。2021年,赤峰市群藝館開設公益課19項,招收學員2110人。全國“鄉村春晚”在喀喇沁旗雷營子村精彩上演,第十四屆紅山文化旅游節、烏蘭牧騎下鄉公益演出等系列活動,讓群眾切實享受文化盛宴。
文明新風,浸潤人心
創建文明城市,說到底就是一場城市品質、市民素質“內外雙修”的比拼。
赤峰,鐘靈毓秀、民風淳朴。這座城市素來有著赤誠勤勉、崇文重教的優良傳統,這裡的人們身上流淌著文明的血脈,被認為是勤勞敬業的典范。
在爭創全國文明城市進程中,赤峰市堅持把思想道德建設放在首位,通過潤物細無聲的文明教育,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精神血脈。
普通人的守望相助最朴實可貴,平凡者的大愛義舉最令人動容。2016年以來,赤峰市大力推進以社會公德、職業道德、家庭美德、個人品德為內容的“四德”建設,常態化開展推薦、宣傳、學習、爭做“赤峰好人”活動。“十三五”期間,共評選“赤峰好人”474人,其中入選“中國好人榜”23人、“內蒙古好人榜”135人。評選出市級道德模范55人,其中1人榮獲全國道德模范殊榮,入選自治區道德模范8人、提名獎9人。
為進一步加強公民道德建設,赤峰市以“做文明有禮赤峰人”為主題,開展市民文明素質提升行動,舉辦文明行為規范學習活動800余場,參與群眾12.3萬余人。
志願服務是精神文明建設的一張閃亮名片。赤峰市志願服務不斷提檔升級,實現志願服務站全覆蓋,建成志願服務站220余個,注冊志願者總人數達27.8萬余人、注冊各類志願服務隊伍1600余支﹔積極選樹志願服務先進典型,1名志願者、3個社區入選全國志願服務“四個100佳”。
此外,赤峰市還全面統籌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深入推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等工作,讓文明植於心、聞於言、見於行,把精神文明建設貫穿經濟社會發展全過程、滲透社會生活各方面,更好地構筑赤峰精神、發揮赤峰價值、凝聚赤峰力量。
當前,創建全國文明城市的澎湃合力已在赤峰市匯聚而成。赤峰人民將始終保持奔跑姿態,在創建全國文明城市的道路上馳騁飛躍。(記者 魏那)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