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托克前旗上海廟鎮:冷庫變“寶庫”集體經濟走出新路子
走進鄂托克前旗上海廟鎮八一村農畜產品收儲冷鏈交易中心,工作人員正在將收購回來的農畜產品放入冷儲室,迎著扑面而來的泥土氣息,農村土雞、本地羊肉、辣椒、西瓜按照產品分類整齊羅列在收儲室中,宛如一片剛剛喜獲豐收的喜人景象。
“統一收購,統一銷售,這樣收儲一體化的交易模式不僅保証了農畜產品的新鮮,也帶動了我們村子的集體經濟發展。”在八一村農畜產品收儲冷鏈交易中心,黨支部書記王平介紹。
調結構 保生態 借力幫扶培育“新產業”
“今年是集體經濟發展的關鍵之年,鎮黨委、政府對我們的要求是今年的集體經濟經營性收入要突破百萬……”談到集體經濟發展,雖然任務艱巨,但王平總是信心滿滿。
八一村是上海廟鎮能源化工基地重點涉及村,下轄的3個農牧業生產社已全部列入生態自然恢復區,對八一村而言,在可利用耕地驟減的情況下如何發展其他產業從而壯大集體經濟成為全村的重難點工作。在此情況下,八一村依托上級專項資金扶持,結合立地條件和屬地優勢,大力發展三產,首先建成了八一村農畜產品收儲交易中心。
強產業 惠民生 因地制宜凸顯“大智慧”
八一村農畜產品收儲冷鏈交易中心於2019年啟動,由八一村當時結對幫扶企業鄂托克前旗民眾勞務服務有限公司投資建成。由於農牧民種植的農產品無法得到及時的保鮮冷藏,同時缺乏好的銷售渠道,農產品的保鮮及銷售讓八一村及周邊嘎查村村民犯了“頭疼”。
“頭痛醫頭,腳痛醫腳”。看著自家即便豐收卻因農副產品無法得到保鮮出售而損失慘重,隻能眼睜睜看著辛勤勞作的心血付諸東流,村民們心急如焚。“土生土長的農副產品又健康,又實惠,一根根辣椒、一粒粒玉米、一顆顆西瓜都凝聚了我們八一村村民的心血,但糧食作物就是這樣,沒有及時保鮮,就會壞掉。”為解決全村農副產品保存及后續出售的難題,八一村召開村民大會,集思廣益思考解決辦法,在聽取村民意見后,八一村致富能手朱虎平談到:“光有冷儲也不夠,長時間的冷儲不僅無法解決問題,也會使得農產品不新鮮,更加難以售賣,不如我們將村子周邊所有待售的農副產品進行集中,做成冷鏈儲存+銷售一體化模式。”大家當即拍板決定,並將提議上報鎮黨委、政府,獲批后,八一村收到結對幫扶企業鄂托克前旗民眾勞務服務有限公司的投資資金約330萬元,另有40萬元為上級專項扶貧資金,最終建成佔地6333㎡,冷藏倉儲能力達5000m³的農畜產品收儲冷鏈交易中心。
保收益 提質效 精細運作干成“典范村”
現在的八一村農畜產品收儲冷鏈交易中心採取村集體入股分紅的運行模式,極大的帶動了村民凝心聚力為村集體經濟注入動能的熱情,同時交易中心所獲收益也為入股村民帶來了額外收入,真正實現了雙方獲益的良好局面。在收售模式方面,八一村農畜產品收儲冷鏈交易中心採取“統一收購,統一銷售”的收售模式,在提高運作效率的同時,也能夠保証所收入、售出農畜產品的質量,贏得回頭客戶。目前,八一村農畜產品收儲冷鏈交易中心在收售高質量農畜產品的同時,不斷擴大客戶范圍,在簡單收儲、出售農畜產品模式的基礎上,對農畜產品進行分揀包裝、精深加工、提質增效。
農畜產品收儲冷鏈交易中心的不斷優化,使得八一村集體經濟發展模式成為全旗遠近聞名的標杆示范村,也帶活帶動了八一村及周邊嘎查村利用自身屬地優勢壯大集體經濟的熱情,該項目的運行為八一村提供了穩定就業崗位24個,為周邊500余戶農牧民銷售農畜產品提供了便利,預計年底可為八一村集體經濟帶來3.2萬元左右的收入。現在的八一村,盡管收到旱情的影響,但依舊難以阻擋村民們的種植熱情,“隻要種的出,就能賣的出。”八一村黨支部副書記曹玉斌向我們堅定的說道。
鄂托克前旗上海廟鎮八一村集體經濟的發展映襯著黨建引領的底色,卻也彰顯著精彩卓倫的農業發展智慧,巧施紅色筆墨,助力產業融合,如今的上海廟鎮,像八一村這樣依托立地優勢、因地制宜實現集體經濟精彩蛻變的故事還在不斷上演,冷鮮收儲鏈交易中心,真正“鏈”起了集體經濟發展的新路子。(高宇)
來源:鄂前旗委宣傳部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