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內蒙古頻道>>盟市>>通遼

建強“紅色堡壘” 凝聚奮進力量

——通遼市“五個堅持”推動“最強黨支部”建設提質升級

2022年06月30日10:11 | 來源:通遼日報
小字號

  走進開魯縣東風鎮東風村,一座座大棚整齊排列,一壟壟紅干椒長勢喜人,一陣陣瓜香扑面而來,一隊隊“紅馬甲”隨處可見,一聲聲笑語在耳畔回響……東風村黨支部按照市委統一部署,以“最強黨支部”建設為載體,充分發揮黨支部全面領導、黨員帶頭作用,通過“黨員帶頭包干”“黨建帶群建”等形式,帶動農戶種植紅干椒、網紋瓜和發展養殖產業,既增加了村民收入、美化了環境,還進一步促進了社會和諧。村黨支部書記說:“這都是得益於‘最強黨支部’的創建,村黨支部班子帶領支部黨員在宣傳、生產、服務群眾等方面做了很多工作,不僅得到了村民對黨支部工作的認可,還增強了村民的凝聚力。”

  近兩年,通遼市堅持“最強黨支部”建設總體要求,聚焦“功能發揮、改革創新、質量評估、品牌引領”四個著力點,統籌規劃、細化標准、搭建載體、動態管理、示范引領,分領域推進“最強黨支部”建設提質升級。

  堅持統籌規劃明目標。制定《抓實基層黨建“三強三優”促進“最強黨支部”建設提質升級推進方案》,按照“三級評比、塔形結構、連線成片、建成基地”的工作思路,實施“1124”工程,即打造市級“最強黨支部”示范點100個、示范基地10個,旗縣級評定“最強黨支部”2000個,基層黨(工)委評定“最強黨支部”4000個,到2023年底全市50%以上的黨支部達到“最強黨支部”標准,扎實推進“最強黨支部”建設提質升級和示范打造工作。將年度工作任務細化為安排部署、全力推進、考核評定、總結提煉4個階段9個工作步驟,採取“全鏈條”“閉環式”模式推進“最強黨支部”創建工作,推動基層黨組織實現“三強三優”。

  堅持細化標准抓規范。針對各領域黨支部不同特點,在“五強”基本標准上,將堅決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列為“政治功能強”的重要評價要素,按照支部工作條例規定的各領域黨支部重點任務,細化具體標准58條,分領域構建“最強黨支部”建設標准體系。明確“四評”的底線要求和7條負面情形,對各地區各單位“最強黨支部”建設進行差異化評定,為推進基層黨建載體有機結合建成各具特色的示范點、示范基地奠定基礎。

  堅持搭建載體助創建。組織市、旗、基層三級黨(工)委圍繞黨內法規貫徹落實、基層黨組織任期制執行情況等開展專項檢查2700余次,指導旗縣召開現場會17次、舉辦主題論壇10次,各地撰寫創建案例材料338篇,形成《黨務干部持合格証上崗制度》《關於加強和規范黨小組建設的實施意見》《“最強黨支部”動態管理一查二導一考三審辦法》等制度成果20余個,扎實推動“最強黨支部”建設有力開展。

  堅持動態管理保質量。對“最強黨支部”實施“一年一評、堅持標准、好中選優、優勝劣汰”的動態管理機制。目前,全市對已評定的“最強黨支部”開展了“回頭看”,對不符合“四評”底線要求和出現負面情形的111個“最強黨支部”,取消評定資格及相關待遇保障,確保“最強黨支部”個個叫得響、立得住。

  堅持示范引領促提升。明確旗縣級“最強黨支部”申報市級優秀示范點的7個基本條件、8個差異化條件,創建市級示范基地的3個必要條件。指導各地完成150個示范點和30個示范基地的打造和申報工作,6月底前,通過考核評估確定100個市級示范點和10個示范基地,並擇優向自治區推薦,通過示范點打造帶動全市“最強黨支部”提質升級。(張崇猛、路岩)

(責編:張雪冬、劉澤)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