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內蒙古頻道>>生態環境

讀懂“綠水青山”分量 描繪“和諧共生”畫卷

2022年06月09日08:11 | 來源:內蒙古日報
小字號

  盡管已是入夏時節,可呼倫貝爾草原上的風依然夾雜著絲絲涼意。站在新巴爾虎左旗甘珠爾沙地治理項目區,大風將眾人的頭發吹得凌亂,卻不曾帶起沙土。跟著健碩的野兔一起鑽進郁郁蔥蔥的林子,風便立刻消失,周圍變得格外寧靜。

  “以前這裡是一片白茫茫的沙地,一刮風就揚沙,牧草稀疏,牛羊啃得滿嘴是沙。”牧民巴圖蘇龍一邊拔開一人高的檸條,一邊指向林子深處。

  巴圖蘇龍的家就在甘珠爾沙地的邊上。2006年以前,沙地一年年蔓延擴大,草場一年年縮小,牧民生活困難。2006年起,新巴爾虎左旗以重點生態項目為依托實施治沙造林工程,30萬畝的沙地70%披上綠裝,流沙固定住了,沙害也被消滅了。

  更重要的是,周圍的草場越來越好,牛羊肥壯,牧民們的收入也越來越高。野兔、狐狸、狍子等鮮見的小動物開始頻繁出沒。

  這一幅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美麗畫卷,是內蒙古生態文明建設的生動縮影。

  “像保護眼睛一樣保護生態環境,像對待生命一樣對待生態環境。”“一旦經濟建設和生態環境保護出現矛盾,毫不猶豫把生態環境挺在前頭。”內蒙古讀懂綠水青山的分量,正確處理生態環境保護和經濟發展的關系,統籌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統治理,構建系統保護生態環境的法規制度體系。全區一半以上國土面積劃入生態保護紅線。深入推進生態保護修復重大工程,開展破壞草原林地問題等專項整治,以更高標准打好藍天、碧水、淨土保衛戰……

  大青山地處陰山中段,是我國北方重要天然生態屏障和水源涵養地。歷史上的大青山曾經“草木茂盛,多禽獸”“遠近望之,崗光翠靄,一帶青蔥,如畫屏森列”。然而由於戰爭和無序開發等原因,絕大部分山地成為禿山,成群的礦坑和危岩石山體觸目驚心,野生動物也不見蹤影。生態屏障一度成為“揚塵器”,導致當地水土流失嚴重、山洪災害頻發。

  2012年起,內蒙古對大青山南坡實施搶救性保護,將大青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成立前遺留的195家採石採礦企業、276家工礦企業清理退出,並實施生態修復工程,對裸露的岩石重新覆土、挂網挂草帘、噴播草籽,對不適宜人工改造的進行自然修復,同時實施封山禁牧。如今10多年過去,植被恢復,野生動物群體復壯,大青山南坡換了容顏,成了市民親近自然、戶外休閑的好去處。

  良好的生態環境造福全體人民,“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效益凸顯。

  得益於鄂爾多斯市推出的家庭林場政策,達拉特旗中和西鎮官井村村民裴飛在家門口5000畝沙地上種上了沙柳和檸條,不僅治理了沙化土地、改善了生活環境,僅發展林下養殖一年就能收入20多萬。同時平茬的枝條還能賣到其他省市用於沙漠治理,還可以加工成優質飼料,供不應求。村民們紛紛返回家鄉發展家庭林場。如今,官井村林地面積達19.2萬畝,從茫茫沙海變成了國家級森林鄉村。家庭林場也成為村民的綠色銀行,源源不斷地創造著生態效益和經濟價值。

  久久為功,馳而不息,內蒙古用丹青妙筆,繪就一幅“隻此青綠”的北國江山畫卷。

  這畫卷如此絢爛多彩——黨的十八大以來,內蒙古年均完成營造林1000萬畝、種草3000萬畝,均居全國第一﹔全區森林覆被率達到23%,草原綜合植被蓋度達到45%,實現“雙增長”﹔年均完成荒漠化和沙化土地治理面積1200萬畝,荒漠化和沙化土地實現“雙減少”。

  這畫卷如此清新明媚——重點行業領域綠色化改造有序推進,能耗雙控硬約束有力落實,遏制“兩高”項目盲目發展成效明顯,資源環境約束性指標失控狀況得到扭轉。地級及以上城市空氣質量優良天數佔比達到90.8%,地表水達到或好於Ⅲ類水體比例達到69.2%。

  這畫卷如此妙趣橫生——截至目前,全區共記錄到陸生脊椎動物613種,其中國家Ⅰ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52種,Ⅱ級117種。維管束植物共計2619種,其中國家Ⅰ級重點保護野生植物2種,Ⅱ級40種。

  人不負青山,青山定不負人。從城市到鄉村,從浩瀚林海到茫茫戈壁,從遼闊草原到河湖濕地,如今,內蒙古處處展現生態之美,和諧之美。(記者 霍曉慶)

(責編:張雪冬、劉澤)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