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內蒙古頻道>>草原文化

“河套人”的故鄉

2022年06月09日08:10 | 來源:內蒙古日報
小字號

遺址遠眺。

2004年8月,董光榮(左一)、黃慰文(左二)等專家在薩拉烏蘇地區補點考察期間進行學術交流。

  薩拉烏蘇文化遺址發掘的石器。

  薩拉烏蘇文化遺址發掘的動物化石。

  薩拉烏蘇文化遺址是中國境內發現的第一批有可靠地層學、年代學依據的舊石器時代古人類遺存,它的發現,掀開了中國乃至遠東地區古人類研究史的帷幕,也揭示了內蒙古地區迄今所知最早的古人類活動行蹤。

  生活在舊石器時代薩拉烏蘇河湖沿岸水草豐茂之地的“河套人”,是有著距今約7萬—14萬年歷史的古人類,介於“北京人”和“山頂洞人”之間,他們創造了自己的文明,為人類歷史的發展譜寫了光輝燦爛的一頁。

  薩拉烏蘇的百年科考

  薩拉烏蘇文化遺址從默默無聞到被世人熟知,源於100年前的科學考察活動。1922-1923年,法國學者桑志華和德日進在中國西北的科學考察中,發現並發掘了薩拉烏蘇遺址,出土了約200件舊石器,發現了一件人類牙齒化石,並命名為“鄂爾多斯人牙”即我們現今稱謂的“河套人”。這是在中國第一次較多地發現舊石器,在東亞大陸第一次確認的舊石器時代的人類化石,在國際學術界引起了轟動。1952年,賈蘭坡著《河套人》,使我們更多地獲得對舊石器時代人類祖先生活的時代、氣候環境和行為的認知。

  1956年,當時自治區文物工作隊的汪宇平作為首位進入薩拉烏蘇地區考察的中國學者,曾在范家溝灣發現了一處舊石器遺址,遺址內有76件人工打制的石器石片以及10余件被火燒焦的黑色骨片。此后,汪宇平又發現了2件古人類化石。

  1960—1970年,裴文中、劉東生、賈蘭坡等中國學者陸續對薩拉烏蘇地區的古人類化石、古人類生活遺跡以及地質與古生物,進行了深入的考察和研究。

  1978年以來,更多學者,特別是董光榮、李保生、黃慰文、衛奇等人,對該地區地質、古生物、舊石器和古人類進行了更加深入和綜合性的研究,發現了17件古人類化石、近200件石器和幾十件套古脊椎動物化石。這批極為重要的考察和研究成果,集中體現在由內蒙古自治區文物局組織撰寫、並於2017年出版的《薩拉烏蘇河晚第四紀地質與古人類綜合研究》專著中。同時,內蒙古博物院收藏了這批珍貴的古人類和古脊椎動物化石,石器則收藏在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

  在內蒙古博物院3300平方米的《遠古世界——內蒙古地區的遠古生物及其生態環境》展廳裡,陳列著10件“河套人”化石。內蒙古博物院研究館員、該陳列的主策展人李虹告訴筆者:“截止到《薩拉烏蘇河晚第四紀地質與古人類綜合研究》出版時,薩拉烏蘇地區發現並研究的‘河套人’化石共計25件,包括門齒、額骨、頂骨等。我們院收藏了17件,其余8件分別保存在天津自然博物館、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等單位。”

  20世紀三四十年代,中國考古學家裴文中首先使用“河套文化”和“河套人”這兩個名詞。“河套文化”由在鄂爾多斯薩拉烏蘇文化遺址和寧夏水洞溝古人類文化遺址發現的舊石器時代遺存共同構成,而“河套人”就以那顆牙齒為代表。李保生等地質學家研究認為,河套人生活年代應為7萬年至14萬年前,是目前中國乃至亞洲發現的時代最早的晚期智人之一。

  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研究員衛奇在接受採訪時表示,20世紀五六十年代,“北京人”——“河套人”——山頂洞人,以及“北京人”文化——河套文化——山頂洞人文化,構成了猿人——古人——新人考古三部曲,長期佔據中國古人類學和舊石器時代考古舞台。

  “土專家”的薩拉烏蘇情懷

  初夏的鄂爾多斯高原,景色清幽,氣候宜人。遠眺薩拉烏蘇文化遺址,向導范金山回憶起60多年前的一個夏日午后,那是永遠清晰又明亮的畫面……

  1956年夏天的一個下午,一個蒙古族孩童在薩拉烏蘇河范家溝灣放牧,汪宇平拿著一塊舊石器問這個孩童,這個溝裡有沒有這樣的石頭?他回答說,有。這個孩童就是當時年僅8歲的范金山。“考古人員在第二天就開始拿著篩子篩舊石器,篩出好多古人燒制的燒骨片。”范金山在接受採訪時說。從1956年開始,汪宇平帶領文物工作隊在7年時間裡先后3次來到薩拉烏蘇文化遺址調查復查,他們在這裡發現了一些古人類、動物化石和近百件河套人使用過的小石器。就是這樣的一個機緣,范金山開始了他的考古向導之路。

  當時,范金山與汪宇平在范家溝灣——楊四溝灣一帶挖掘出2米多長的古菱齒象門齒化石。多年來,范金山積累了不少動物化石和石器等。在烏審旗文物管理所成立之時,范金山捐獻了70多件動物化石和10多件發掘的石器及不少的銅器、陶器。2018年,在烏審旗委、政府的幫助下,范金山在自家周圍建起了“范金山藏品陳列館”,並於2019年1月5日正式開館。陳列館裡,陳列著犀牛、原始牛、原始馬,以及象骨、象牙等化石和舊石器等。每逢在此遇到游客參觀,范金山都會介紹這些展品的來源以及他協助眾多學者開展地質研究和考古的故事。

  在過去的60多年間,無論是國內學者,還是國外專家,都知道這裡有一位專業人士“老范”。在薩拉烏蘇地區的秘境幽谷中,范金山曾為近百位專家、學者引路,幫助他們追尋歷史足跡,探訪人類文明“記憶”,是地地道道的薩拉烏蘇“土專家”。如今,73歲的他仍然為專家和前來學習的學生做向導,他希望讓更多人了解這片神奇土地。

  考古發掘取得新收獲

  內蒙古文物考古研究院陳婷婷的平板電腦裡有一張照片是她非常喜歡的,晒得巧克力色纖細的手放在一個化石上,化石比手掌大一些,嵌在一面牆壁內……這是陳婷婷在2021年參加薩拉烏蘇文化遺址考古發掘工作時拍的一張照片。2021年10月,陳婷婷加入薩拉烏蘇文化遺址考古發掘工作:“考古的人都聽說過薩拉烏蘇,薩拉烏蘇特別有名,享譽世界。”

  85后的陳婷婷身邊少有年輕人做舊石器研究,所以對舊石器實地考古發掘充滿好奇。“我去考古現場前,同事還戲稱說,搞了舊石器的人基本就是與世隔絕了。中國考古學會舊石器專業委員會副秘書長陳福友告訴我,遺址發掘面積大約100平方米,一共4個探方。”陳婷婷回憶說,幾個月的時間,十幾個人挖100平方米,考古工作做得非常細致。

  考古工地上,工作的艱辛不言而喻,但是薩拉烏蘇地區的美景和形狀各異的化石給大家帶來了些許慰藉。舊石器考古工作雖然枯燥,但長時間與各類化石接觸,也能發現不少樂趣。一張被大家取名為“古人的餐桌”的化石照片,讓人浮想聯翩。看到很多不同形狀的化石堆積在一起、像一堆被啃過的骨頭,大家瞬間展開奇思妙想,在久遠的年代,有那麼一刻,古人圍坐在一起享受美食,談天說地。還有一張照片上,大小相似的化石似乎被綁在了一起,隊員們都說像是一盆盛開的花……

  2021年,為配合薩拉烏蘇國家考古遺址公園建設,薩拉烏蘇文化遺址的考古工作重新啟動,內蒙古自治區文物考古研究院、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等單位聯合開展了此項工作。當年9—11月,陳福友帶隊進入薩拉烏蘇地區開展考察發掘,發掘到一批舊石器、骨器和古脊椎動物化石。陳福友說,本次的考古是薩拉烏蘇文化遺址新的考古工作的開始,並取得了新進展:重新確認了1923年法國學者發掘出舊石器的原始位置,解決了長期困擾舊石器考古界的一個學術問題。

  本次考古發掘明確了兩個文化層,代表了不同時期古人類在薩拉烏蘇地區的活動,改變了地層測年與石器層位不能准確對應的問題,解決了薩拉烏蘇文化遺址舊石器文化的准確年代﹔出土的石器標本數量豐富,類型多樣,對研究薩拉烏蘇地區的舊石器文化和古人類的生產力和生活方式都十分重要,為科學研究提供了翔實的考古材料﹔通過古環境復原,系統揭示古人類在毛烏素沙地的生存模式及其對環境變化的適應策略,為我們今天的人與環境的可持續協調發展提供借鑒。

  目前,在國家文物局、內蒙古自治區文化和旅游廳等單位的支持下,薩拉烏蘇國家考古遺址公園的建設正在有序向前推進。

  (內蒙古日報社融媒體記者郭偉偉,圖片由受訪者提供)

(責編:張雪冬、劉澤)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