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內蒙古頻道>>人民日報看內蒙古

由“沙進人退”到“綠進沙退”——

敢把沙漠變綠洲(“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統治理故事⑦)

嚴   冰  張馨月  任彤彤
2022年04月14日08:53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海外版》
小字號

寧夏騰格裡沙漠裡扎起的草方格。
  新華社記者 馮開華攝

內蒙古庫布其七星湖景區。
  新華社記者 金良快攝

陝西省榆林市米脂縣銀州街道高西溝村滿眼綠色。
  新華社記者 陶 明攝

陽春時節,東風過處,百草滋榮。在內蒙古烏梁素海湖面上,水光瀲灩,鳥聲盈耳。疣鼻天鵝也如約飛回,它們結伴戲水,時而翩躚起舞,時而引吭高歌。烏梁素海,是內蒙古自治區全面加強生態環境保護治理、生態環境持續向好的一個縮影。上游治沙、湖區治水、山區修復草原植被,這裡成為260多種鳥類的樂園。

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生態環境保護取得顯著成效,美麗中國建設邁出重大步伐。一幅幅“青山不墨千秋畫,綠水無弦萬古琴”的大美圖景,徐徐鋪展。目前,中國已成功遏制荒漠化擴展態勢,荒漠化、沙化土地面積分別以年均2424平方公裡、1980平方公裡的速度持續縮減,沙區生態狀況整體好轉,實現了從“沙進人退”到“綠進沙退”的歷史性轉變。人與自然和諧共生成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堅強底色,中國成為全球荒漠生態治理新標杆。

科學治理

——實現生態巨變

在中國古代,荒漠見証著“黃沙百戰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的豪情,承載了“關山萬裡遠征人,一望關山淚滿巾”的離愁。

“荒漠不是病,荒漠化才是病,荒漠化被稱為地球癌症,得治!”中國林科院沙林中心主任、荒漠化研究所所長盧琦在接受本報採訪時介紹道,荒漠化在我國最主要的表現形式之一是土地沙化,防沙治沙、國土綠化是遏制我國北方土地退化的重大舉措,是我國應對荒漠化的國家行動。

盧琦自稱“職業沙手”,他形象地將治沙比喻成醫生看病:“要形成一套系統性的治療方案,治愈出院后還要有后續的康復方案。”

我國代代“治沙人”薪火相傳,推陳出新,以科學治理鑄就綠色屏障,實現生態巨變。

回顧新中國的科學治沙史,與共和國建設基本同步。盧琦說,70余年的探索與實踐大致可分為3個階段:全民動員、進軍沙漠的起步階段﹔國家意志、工程帶動的發展階段﹔科學治理、提速增效的推進階段。

20世紀50年代初,我國就曾開啟了全國治沙的擘畫與探索,防沙治沙工作穩步開展。國務院成立了治沙領導小組,在遼寧彰武縣、甘肅民勤縣等沙區成立固沙造林試驗站,在陝西榆林成立了陝北防護林場、實現了首次飛播造林種草試驗,不斷累積治沙經驗,提升治沙技術。

1958年,世界上首條通過高大流動沙丘的“沙漠鐵路”包蘭鐵路竣工,在寧夏中衛境內6次穿越騰格裡沙漠。其中,沙坡頭段穿越沙漠最長,沿途沙丘裸露,植被覆蓋率極低,路軌常常受到流沙侵襲。

在固沙治沙初期,嘗試過卵石鋪面、瀝青拌沙、草席鋪蓋等眾多固沙方式,但都被風沙掩埋殆盡。一次工作閑暇時,林場職工在沙漠中扎了“人定勝天”“中衛固沙林場”幾個字,喜出望外地發現其中方塊形的字沒有被沙子埋沒。

科研人員經過反復試驗,將麥草或稻草在流動沙丘表面扎設成1米×1米方格形狀,形成網狀結構。它們就像沙海中的衛兵,筑起一道禁錮流沙的草牆。“麥草方格”固沙法漸漸蜚聲世界,被譽為“中國魔方”。在“麥草方格”技術的基礎上,由固沙防火帶、灌溉造林帶、草障植物帶、前沿阻沙帶和封沙育草帶共同組成的“五帶一體”鐵路防風固沙體系正式形成。“寸草遮丈風”,自此,包蘭鐵路開通60余年來從未被流沙阻斷,如一條蜿蜒的河,為沙漠串起生命的綠色。

1978 年,國務院正式批復“三北”防護林體系建設工程,這是我國生態建設史上的裡程碑﹔2000年以來,先后又啟動了退耕還林還草工程、京津風沙源治理工程等多項國家重大生態工程,開啟了由國家重大生態工程帶動荒漠化治理的新階段。

盧琦表示,我國是世界上第一個將防沙治沙專門立法的國家,這在世界防沙治沙史上也是一次偉大的實踐。2002年1月1日正式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防沙治沙法》,防沙治沙工作步入了法制化軌道。20多年來,《全國防沙治沙規劃(2011-2020年)》《國務院辦公廳關於科學綠化的指導意見》《沙化土地封禁保護修復制度方案》等政策文件,科學有效指導防沙治沙以及沙化地區的植被保護與修復工作。

“十三五”期間,我國荒漠生態系統保護和荒漠化治理成效顯著,累計完成防沙治沙任務1097.8萬公頃。近日發布的《2021年中國國土綠化狀況公報》顯示,2021年全國完成造林360萬公頃,種草改良草原306.67萬公頃,治理沙化、石漠化土地144萬公頃。中國氣象局發布《2021年全國生態氣象公報》顯示,2021年,全國植被生態質量為2000年來最好,全國草原產草量達2000年以來最高,北方荒漠化區大部地表生態持續向好。

防治荒漠化是人類面臨的共同挑戰。從1995年提交第一個國家履約行動方案到2017年成功舉辦《聯合國防治荒漠化公約》第十三次締約方大會(COP13),中國荒漠化防治工作成功實現了“三級跳”,由最初的跟跑、並跑到國際領先的新局面,為世界各地提供可借鑒的治沙模式,將象征著生機的綠色不斷延伸。

造林增綠

——傳承奮斗精神

在漫漫黃沙中,謀求綠色生存空間,是物質的角力,更是精神的對壘。

扶犁開溝、躬身鋪草、揮鍬填沙……進入3月,在甘肅省河西走廊沿沙漠地區的武威、張掖等地,春季壓沙活動陸續啟動。黨員干部、志願者、林場職工紛紛參加,忙得熱火朝天,大家搶著干、比著干,勞動過后,一排排整齊的草方格延伸開來,治風沙,護新綠。

2021年10月,自然資源部國土空間生態修復司發布《中國生態修復典型案例集》,向全球推介生態與發展共贏的“中國方案”,“古浪八步沙林場荒漠化防治”作為典型案例入選。

八步沙位於騰格裡沙漠南緣,曾是甘肅省武威市古浪縣最大的風沙口。狂沙席卷,吞噬農田和村庄。

1981年,作為“三北”防護林前沿陣地,古浪縣著手治理荒漠,對八步沙試行“政府補貼、個人承包,誰治理、誰擁有”政策。

黃沙莽莽,寸草不生。治理沙漠,談何容易!“治沙,算我一個!”漪泉大隊的老支書石滿第一個站了出來。緊接著,賀發林、張潤元、郭朝明、羅元奎和程海也加入。他們以聯戶承包的形式,組建八步沙集體林場,守護家園,誓把沙漠變綠洲!

“一步一叩首,一苗一瓢水。”老漢們不辭勞苦,種下棵棵樹苗。累了,倒頭便睡,任憑日晒蚊咬﹔餓了,就用石頭支起鍋,開水泡饃當飯吃。沒承想,大風過后,活下來的樹苗連半數都不到。六位老漢沒有灰心。一次次嘗試,一次次失敗,一次次重新開始……他們一邊求教一邊摸索,終於發現在樹窩周邊埋上麥草,能把沙子固定住,在刮風時就能保住樹苗,於是轉而採用“一棵樹,一把草,壓住沙子防風掏”的辦法,再戰黃沙。

慢慢地,樹苗成活率得以提高。綠點染開來,一如天上的星。

四季往復,日月升替。六位老漢的頭白了,他們用汗水澆綠4.2萬畝沙漠,周圍土地和村鎮得以保護。老漢們曾約定:“不管多苦多累,每家必須出一個人,把八步沙治下去。”

治沙步履不停。林場三代治沙人接續奮斗,一共完成治沙造林20多萬畝,封育管護面積達43萬畝,八步沙周邊的沙漠已經基本治理完畢。

這裡的綠意不斷延展,八步沙也走向了提質增效的新階段。花兒迎著風搖曳,土雞四處溜達搜尋美味。如今的八步沙,嘉木蒼郁,生命粲然。

在陝西省榆林市,石光銀也寫下了黃沙當中持之以恆增綠造林的壯麗篇章。

“我這輩子就隻干一件事:治住沙子!”這是石光銀從小親歷風沙危害立下的志向,也是一位老黨員畢生努力向黨兌現的承諾。

2021年6月29日,在北京人民大會堂金色大廳,已有48年黨齡的石光銀緩步走上領獎台,戴上了代表黨內最高榮譽的“七一勛章”。

石光銀出生在位於毛烏素沙漠南緣的榆林市定邊縣。數十年裡,他帶領群眾在毛烏素沙漠南緣治沙造林,為徹底改變“沙進人退”的惡劣環境作出了杰出貢獻。

陝西省內99%的沙化土地集中在榆林市。在榆林,曾經“黃沙滾滾流,十耕九不收”。1968年,當選定邊縣海子梁公社圪塔套村小隊長后,石光銀帶領群眾三年造林1.4萬畝,使海子梁有了第一片綠洲。

1984年,乘著改革開放的春風,石光銀成立了一家治沙公司,承包治理3000多畝荒沙。

資金不足,怎麼辦?石光銀賣掉家裡養的84隻羊和1頭騾子,同鄉親們東拼西湊攢夠了樹苗錢,一頭扎進茫茫沙海。從1986年開始,石光銀帶領鄉親們三戰海子梁荒沙面積最大的區域之一——“狼窩沙”。

治沙的困難超乎想象。大家喝的是沙坑裡澄出來的沙糊糊水,吃的是風干的玉米饃,甚至啃過楊樹皮。出師不利,再戰鎩羽……1988年春,石光銀帶領鄉親們第三次奮戰“狼窩沙”,採用新學來的“障蔽治沙法”,走到哪就干到哪、睡在哪,終於取得勝利,九成樹苗都活了下來。

數十年間,石光銀和鄉親們在25萬畝荒沙、鹼灘上植樹5300多萬株(叢),反復造林面積達35萬畝,筑起一道“綠色長城”。如今,陝西已成為我國第一個完全“拴牢”流動沙地的省份,創造了世界治沙奇跡。

中國治沙史上,每一抹綠色背后都有一個奮斗故事。在寧夏靈武,王有德帶領職工植樹造林六十萬畝,有效阻止了毛烏素沙漠南移和西擴﹔在塞罕壩機械林場,三代務林人澆灌出世界上面積最大的人工林海……黃沙中、蒼穹下,綠意在蔓延,精神在延續。

點沙成金

——黃沙漫漫展新顏

長空之下,光伏板整齊鋪開,匯成一片壯闊的海洋。風起時,光伏板下綠意涌動,生氣盎然。環顧四周,卻見黃沙漠漠。這裡是內蒙古庫布其光伏治沙示范基地。

“我從來沒有想到過沙漠會變得這樣美好!”2021年9月,第八屆庫布其國際沙漠論壇開幕,參加論壇的一位外賓來到基地參觀后感慨,“滿眼望過去都是光伏板,下面還會種植土豆、蔬菜等作物,這一切太不可思議了!”

利用豐富的光照資源,庫布其開創光伏治沙新模式,不但實現了沙漠土地治理,更輸送著清潔能源,成為京津冀的綠電基地、“菜籃子”。

庫布其,蒙古語意為“弓上之弦”。庫布其沙漠猶如一根弓弦,橫亙在黃河南岸的內蒙古自治區鄂爾多斯市西北部,這裡曾經植被稀少、沙塵肆虐,被稱為“死亡之海”。

經過多年治理,庫布其沙漠植被覆蓋度達53%,降水量明顯增加,沙塵天氣明顯減少,總體趨勢向好。

2014年,庫布其沙漠生態治理區被聯合國環境署確定為“全球沙漠生態經濟示范區”。庫布其沙漠治理成為中國的一張綠色名片。

生態環境日趨友好也推動了當地沙漠旅游業發展。當地百姓搭建蒙古包、燒烤棚,經營著牧家樂,日子越過越紅火。庫布其人從單純的生態建設,向生態建設、生態經濟發展並舉轉型,書寫著一個個“點沙成金”的傳奇。

中國大地上,綠色果實處處喜人,昔日黃沙換上新顏。在甘肅張掖,以沙區生態建設為基礎,以節水灌溉為前提,發展沙區林果產業﹔在西藏山南,近年來引進企業,採取“生態治沙+產業發展+帶動增收”模式,在雅魯藏布江北岸實施現代農牧業示范基地等項目建設,帶動就業超過1000人……

防沙治沙,馳而不息、久久為功。盧琦表示,新時代治沙方略,要面向2035年、對接聯合國可持續發展目標、服務國家需求,總體可概括為“24字方針”:保護優先、綠色發展,因地制宜、分類施策,系統治理、整體增強。

《人民日報海外版》( 2022年04月14日 第 05 版)

(責編:張雪冬、劉澤)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