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內蒙古頻道>>盟市>>錫林郭勒

人才力量助推“華西牛”成為鄉村振興路上“領頭牛”

2022年03月24日15:36 | 來源:人民網-內蒙古頻道
小字號

在內蒙古錫林郭勒盟烏拉蓋管理區,養殖“華西牛”是好日子的代名詞。牧民王金強家裡有150頭“華西牛”母牛,年純收入100多萬元,出欄時,別的牧民家的牛犢才1萬多元,而他家的牛犢平均能賣到2.5萬元。王金強的腰包鼓起來了,卻打心眼裡感謝那些培育出“華西牛”的“牛人”們。

2021年底,肉牛新品種“華西牛”通過國家畜禽遺傳資源委員會審定,獲得畜禽新品種(配套系)証書。至此,我國自主培育的肉牛新品種在烏拉蓋管理區正式誕生。近3年,烏拉蓋管理區在衛生、教育、農牧等8個行業領域,通過跨地區組建聯合體、戰略聯盟,採取“請、派、聯”等措施,累計引進120批368人次專家。人才的硬核力量支撐,使“華西牛”為烏拉蓋管理區鄉村振興打了頭陣。

鄉村振興的基礎是人才振興。近年來,烏拉蓋管理區認真落實國家種業振興行動,通過大力引才育才,打造人才“矩陣”,並依托創新型人才大力推動肉牛產業發展,建立國家級優質良種肉牛繁育示范基地。“華西牛”的培育中,烏拉蓋管理區聚焦育種、養牛的發展目標,出台優惠政策,搭建創業平台,先后引進培育奧科斯牧業、賀斯格綠色產業進出口、烏牛牧業有限公司等10家肉牛養殖企業,引進蒙古國農科院院士楊·甘寶勒德、中國農科院博士李俊雅、肉牛產業研究員呼格吉勒圖等“高精尖缺”人才36人,匯聚人才資源,推動創新創業,助推牛群良改率和繁成率分別達到100%、85%。

說起自家養殖的“華西牛”,王金強總是贊不絕口:“這牛生長速度快,屠宰率、淨肉率高,繁殖性能好,抗逆性強,適應面廣,經濟效益高……” 如今的王金強是國家肉牛遺傳資源評估中心注冊成員。一年到頭,前來他家咨詢購買的客商、養殖戶更是絡繹不絕。2021年,黑龍江一家種公牛站以每頭3.5萬元的價格買走他家12頭公牛犢,母牛犢均價也超過2萬元。

怎樣才能提升本土人才培養質量,並吸引各類人才在鄉村振興中建功立業?烏拉蓋管理區圍繞發展壯大現代肉牛產業,推行“企業+合作社+農牧民”模式,發揮龍頭企業和專家團隊引領作用,通過集中培訓、現場教學等方式,為牧民提供飼養管理、選種選配等技術服務,成功打造王金強、白鐵柱、張慧君等20余戶鄉土“牛”人,培育存欄數達50頭以上的肉牛核心群28個。

與此同時,烏拉蓋管理區依托“專家人才服務基層”行動,持續深化優質良種肉牛產業項目。本土專家人才加強與科研院所的交流合作,培育300余戶科技示范戶,輻射帶動500余牧戶科學養殖,每頭牛年收益增加2000元以上,實現了牧民人均年純收入從2016年的5.6萬元,到2021年8.6萬元的飛躍。烏拉蓋管理區加快推動科技成果轉化為現實生產力,推動牛產業真正“牛”起來。

人才“引”進來后,要如何“留”下來?烏拉蓋管理區加大配套力度,加強人才服務保障,建立黨政領導“一對一”聯系服務專家機制,先后為人才項目落實用地15萬畝,在申報項目、爭取資金方面給予傾斜,落實人才引進住房補貼政策,建設高標准人才公寓,打造服務“心貼心”的人才之家。

多年來,隨著一個個人才培養計劃相繼出爐,一項項人才引進機制陸續建立,一批批各類人才不斷成長。烏拉蓋管理區落實國家種業振興行動,成立現代農牧業人才基地,推進國家肉牛種質資源保存利用創新中心建設,已經培育國家級肉牛核心育種場1家,華西牛總規模3.4萬頭,佔全國總存欄64%。這些齊聚烏拉蓋管理區的英才,正為鄉村振興路上蓄勢騰飛的烏拉蓋管理區打牢堅實的人才支撐。(常雪林)

(責編:張雪冬、劉澤)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