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征程 話發展
金李委員
以數字技術助力鄉村振興
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大力抓好農業生產,促進鄉村全面振興。“推動鄉村振興,要充分發揮數字技術的力量。應大力發展數字鄉村,以數據流帶動資金流、技術流、人才流、物資流等向農村集聚,為鄉村振興帶來全新的發展方式和治理方式。”北京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部副主任金李委員表示。
近年來,我國數字鄉村建設取得巨大成效。2021年,全國農村網絡零售額達2.05萬億元,農產品網絡零售額達4221億元。以快手等短視頻平台為代表的直播電商為農村帶來新的發展機遇。金李委員建議,下一步,還要加快鄉村信息基礎設施建設,深化信息惠民服務,不斷提升農民數字素養,利用數字技術促進農業農村現代化發展。
(本報記者 李心萍)
張興凱委員
增強基層安全應急能力
政府工作報告提出,提高防災減災救災和應急救援能力。“近年來,我國極端天氣和自然災害頻發,必須不斷提高防災減災救災能力,保護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中國安全生產科學研究院院長張興凱委員說。
張興凱委員表示,應急管理部組建以來,發揮統籌協調作用,匯聚各方力量,防抗救一體化工作合力明顯增強,基層安全應急能力持續提升。目前,全國城鄉已有近100萬人的災害信息員隊伍,管理更加科學高效,很多地方探索基層應急一體化、網格化管理,還有的組建標准規范、反應靈敏的基層救援隊伍。建議總結推廣各地典型經驗,筑牢防災減災救災防線。
(本報記者 邱超奕)
代喜院代表
強化職業技能培訓
“全面實施鄉村振興戰略,要大規模開展職業技能培訓,提升職業技術人才建設力度。偏遠地區容易出現勞動力技能狀況、結構與發展不相適應的情況,特別需要加強這方面的工作。” 內蒙古呼倫貝爾市鄂倫春自治旗人大常委會主任代喜院代表說。
代喜院代表建議,支持鄉村振興重點幫扶縣創新培訓模式,充分激發公辦職校發展活力,豐富專業課程,讓更多有鄉村振興相關專業技能的教師從事教學活動,有序提升教師待遇﹔支持國家鄉村振興重點幫扶縣實訓基地建設,形成產教一體、工學同步、融合發展的職業技能培訓體系﹔適當給予實訓基地資金支持,推動建成具有較高水平的公共實訓基地。
(本報記者 吳 勇)
林冠代表
推進西部陸海新通道建設
政府工作報告提出,推進西部陸海新通道建設。廣西欽州市委書記林冠代表表示:“欽州是西部陸海新通道海陸交匯點,擁有廣西自貿試驗區面積最大、唯一臨海、面向東盟的欽州港片區,要以東盟成為我國最大貿易伙伴、RCEP落地實施第一年等為契機,促進廣西北部灣經濟區高質量發展,做大做強做優向海經濟。”
林冠代表說,平陸運河是新中國成立以來首條江海聯運的戰略大通道,是西部陸海新通道的關鍵性項目,是連接北部灣國際樞紐海港和西江的黃金水道。欽州將全力加快平陸運河經濟帶規劃建設,爭取建設面向RCEP成員國的國家級石化產業基地,建設面向東盟的跨境產業鏈供應鏈價值鏈,努力建成廣西高質量實施RCEP示范區的核心區。
(本報記者 龐革平)
於文明委員
促進中醫藥高質量發展
政府工作報告提出,支持中醫藥振興發展,推進中醫藥綜合改革。“中醫藥療效和特色優勢是中醫藥生存和發展的根本。當前,中醫藥學科、人才隊伍、服務體系、科技支撐布局,以及中醫藥事業和產業高質量融合發展的能力和水平還不夠高。”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局長於文明委員說,必須堅定中醫藥發展自信,突出特色優勢,解決中醫藥發展存在的短板弱項,促進中醫藥高質量發展,與西醫藥相互補充、協調發展,彰顯中國衛生健康事業顯著優勢。
於文明委員建議,著力構建優質高效的中醫藥服務體系,提升中醫藥防病治病能力。打造新時代人才隊伍,為中醫藥振興發展提供保障。加快傳承創新,提升科技支撐能力,說清楚、講明白中醫藥療效,建立適合中醫藥傳承創新發展規律和特點的方法學及指標體系。積極推進健康中國中醫藥專項行動。
(本報記者 楊彥帆)
文愛華代表
提升鄉村金融服務水平
“近年來,鄉村金融服務有了長足進步。不過,由於鄉村金融基礎管理難、信息數據收集難、金融觸達難等問題,鄉村仍然是金融服務不平衡不充分問題突出的地方。”中國建設銀行湖南省分行黨委書記、行長文愛華代表說。
文愛華代表建議,加大政策與制度的保障和創新,提供差異化的監管政策與指引,比如,為鄉村取現、轉賬、信貸、保險、擔保等提供差異化政策,建立鄉村信貸業務容錯糾錯機制,在不良率考核指標設置上適當放寬等。為進一步破解農業產業發展面臨的融資難、融資貴問題,建議允許權屬清晰的農村承包土地經營權、農業設施、農機具等依法抵押貸款,進一步提升鄉村金融服務水平。
(本報記者 王雲娜 張 璁)
安際衡代表
推動非遺進校園
非物質文化遺產是一個國家和民族歷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標志。河北邯鄲市峰峰礦區磁州窯藝術館館長安際衡代表說:“青少年是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與創新的重要力量,通過‘非遺進校園’,能夠提高青少年對文化遺產的認知水平和保護意識,讓更多青少年了解並熱愛祖國豐富多彩的非物質文化,激發青少年的民族自豪感。”
安際衡代表建議,將“非遺進校園”作為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保護的有效載體,加強政策支持力度。有關部門和地方應因地制宜,加強宣傳教育引導,豐富內容形式,充分利用學校和家庭育人陣地,加強青少年傳統文化教育,增強全社會非遺傳承保護的責任感和自覺性。
(本報記者 葛孟超)
《 人民日報 》( 2022年03月10日 07 版)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