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放發展 空間更廣闊(這些年,總書記兩會上與代表委員共商高質量發展)
數據來源:商務部、海關總署、國家統計局 |
建設自由貿易試驗區是黨中央在新形勢下全面深化改革、擴大對外開放的一項戰略舉措。中國開放的大門不會關上,要堅持全方位對外開放,繼續推動貿易和投資自由化便利化。
——習近平
開放發展注重的是解決發展內外聯動問題。
近年來,上海持續推進對外開放。2018年起,這裡已連續舉辦四屆進博會,展覽面積和世界500強企業參展數量連創新高。
2019年,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臨港新片區揭牌,對標國際上公認的競爭力最強的自由貿易園區,探索進行更深層次、更寬領域、更大力度的全方位高水平開放。
2017年3月5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參加上海代表團審議時強調:“要努力把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建設成為開放和創新融為一體的綜合改革試驗區,成為服務國家‘一帶一路’建設、推動市場主體走出去的橋頭堡。”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兩會上多次強調開放發展。我國順應經濟全球化大勢,堅定不移實行高水平對外開放,積極融入世界經濟,全方位、全領域開放格局愈加明顯。
代表委員表示,近年來,各地區各部門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深入推動開放發展,我國發展全局發生深刻變革,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加快形成。
“亮明我國向世界全方位開放的鮮明態度”
2017年3月5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參加上海代表團審議時強調:“上海要解放思想、勇於突破、當好標杆,對照最高標准、查找短板弱項,大膽試、大膽闖、自主改,進一步彰顯全面深化改革和擴大開放試驗田的作用,亮明我國向世界全方位開放的鮮明態度。”
回憶起當時的場景,致公黨上海市委專職副主委邵志清代表說:“對代表們的發言,總書記聽得認真、問得仔細。總書記指出,中國開放的大門不會關上,要堅持全方位對外開放,繼續推動貿易和投資自由化便利化。”
邵志清代表表示,5年來,上海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在擴大高水平對外開放、以開放促改革上取得了一系列成果。“比如上海自貿試驗區推出了以外商投資負面清單為代表的一系列開放創新舉措,簡化事前審批,強化事中事后監管,對全國的開放發展具有重要借鑒意義。”
2020年,上海“五個中心”建設不斷推進,國際經濟、金融、貿易、航運中心基本建成,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形成基本框架﹔2021年,《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於支持浦東新區高水平改革開放打造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引領區的意見》印發,賦予浦東更大的改革開放自主權。
去年,上海新增跨國公司地區總部60家、累計達到831家,新增外資研發中心25家、累計達到506家,外貿進出口總額達到4萬億元以上,上海港集裝箱吞吐量達到4703.3萬標准箱,連續12年排名世界第一。
“開放、創新、包容是上海最鮮明的城市品格。”邵志清代表說,新時代,上海開放的步伐越來越快,具體措施也越來越多,集成性、協同性越來越強,城市吸引力不斷增強,全球范圍內的企業、人才近悅遠來,“上海應當繼續提高開放水平,以開放促改革、促創新,增強全球資源的配置功能,繼續展現開放胸懷,吸引八方來客。”
“加快發展更高層次的開放型經濟,加快培育貿易新業態新模式”
2018年3月7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參加廣東代表團審議時強調:“要抓住建設粵港澳大灣區重大機遇,攜手港澳加快推進相關工作,打造國際一流灣區和世界級城市群。”
深圳大學黨委書記李清泉代表表示,我國開放的高等教育政策,使得深圳加快集聚國內外優質資源,5年新增5所大學,深圳高等教育實現“驚人一躍”,大學和城市實現“融合發展”。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明確了到2035年我國進入創新型國家前列、建成人才強國的戰略目標。為此,廣東省、深圳市陸續出台一系列人才引育措施。”李清泉代表介紹,深圳大學持續推進國際化師資隊伍建設,面向全球引進人才,目前全校外籍教學科研人員不斷增加,還與境外280所高校簽署了協議,開展學生交換、教師研修和科技交流、合作辦學等多種形式的國際合作。
李清泉代表認為,開放式的高等教育是資源、平台、理念的開放,為經濟高質量發展提供堅實的人才和科技支撐。“在新的發展階段,高校隻有實現更高水平的開放,才能更加主動和深入地對接國家和區域經濟社會發展需求,從而推動實現跨越式發展。”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以更寬廣的視野、更高的目標要求、更有力的舉措推動全面開放,加快發展更高層次的開放型經濟,加快培育貿易新業態新模式,積極參與‘一帶一路’建設,加強創新能力開放合作。”回憶起當時的場景,深圳光啟高等理工研究院院長劉若鵬代表告訴記者,在其自身所處的行業,科技創新與開放密不可分。
劉若鵬代表舉例說,超材料技術被《科學》雜志多次評為世界十大科技突破的領域,被廣泛應用在大型航空、海洋裝備上。前些年,光啟高等理工研究院不能很好融入相關行業中去。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深入發展,大量新興技術在各行業中快速應用,光啟高等理工研究院就是受益者之一。
“得益於更加開放的市場環境,這幾年,深圳科技領域的國際貿易可以用‘突飛猛進’一詞來形容,尤其是2020年以來,中高端產業方面的出口更是一路走高。”劉若鵬代表說。
“沒有開放的科技創新機制,就不可能在新興交叉技術領域有所突破﹔沒有開放的產業鏈,就不可能實現高效率高價值的創新。”劉若鵬代表說。
“團結一致、沉心靜氣,加快建設內陸開放高地”
2018年3月10日,習近平總書記參加重慶代表團審議。總書記希望重慶廣大干部群眾團結一致、沉心靜氣,加快建設內陸開放高地、山清水秀美麗之地,努力推動高質量發展、創造高品質生活,讓重慶各項工作邁上新台階。
“總書記的重要指示為我們推動開放發展注入了強大動力、提供了根本遵循。”重慶開州區委書記蒲彬彬代表說。
“對外開放,首先要高水平建設開放通道。”蒲彬彬代表說,開州雖然地處內陸,但毗鄰四川,正在搶抓建設萬達開全國性綜合交通樞紐重大機遇,加快推動鐵公水空成網絡,交通運輸物流成體系,示范區半小時通勤成一體,東西南北四向直聯成樞紐。目前,渝西高鐵、成達萬高鐵(開州段)即將動工,萬開快速通道建成通車,巫雲開高速加快建設,開州港一期建成投用,通用機場前期工作扎實推進,立體交通網絡體系正加速構建。
開州擁有“開縣春橙”等知名農產品,蒲彬彬代表介紹,陸海新通道開通以后,開州搶抓機遇,開拓海外市場。如今,“開縣春橙”已經可以從開州出口到馬來西亞、泰國、越南等東南亞國家,預計全年可出口3000噸以上。
蒲彬彬代表介紹,開州積極培育開放主體,支持企業拓展國際國內大市場,組織和引導企業參加中國國際智能產業博覽會、中國西部國際投資貿易洽談會等國內外知名展會。2021年,全區進出口總額同比增長16.37%。
小康集團董事長張興海代表現場聆聽了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講話。張興海代表說,小康集團積極打造高性價比產品,深化國際合作,正在快速拓展海外市場。
“總書記要求重慶加快建設內陸開放高地。近幾年,重慶市出台一系列對外開放支持政策,我們深受鼓舞,積極把握內陸開放高地建設的重大機遇。”張興海代表說。
張興海代表介紹,去年,小康集團獲得市、區一系列政策扶持,公司推廣品牌力度加大,國際市場開拓加速。同時,重慶還完善出口風險防范機制,出台出口信保費用補貼支持政策,為外貿企業出口保駕護航。
“如今,我們大膽創新市場拓展模式,向主動營銷模式轉變,將產品的研發、生產向海外市場轉移,根據當地用戶實際需求,定向開發新產品。”張興海代表說。
短短幾年時間,小康集團在印尼投資建設了年產5萬輛的汽車生產基地,與海外合作伙伴共同建設投產了10多個組裝工廠,原來海外年銷量不足1萬輛,2021年增長到4萬多輛,出口產品也由商用車發展到全品類產品。
“發揮國家向北開放重要橋頭堡作用,優化資源要素配置和生產力空間布局”
2018年3月5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參加內蒙古代表團審議時指出:“要大力培育新產業、新動能、新增長極,發展現代裝備制造業,發展新材料、生物醫藥、電子信息、節能環保等新興產業,發展現代服務業,發展軍民融合產業,補足基礎設施欠賬,發揮國家向北開放重要橋頭堡作用,優化資源要素配置和生產力空間布局,走集中集聚集約發展的路子,形成有競爭力的增長極。”
“我深深體會到,習近平總書記始終深情牽挂著內蒙古,牽挂著千百萬草原兒女。”內蒙古自治區發改委主任龔明珠代表表示,總書記的重要講話,為內蒙古經濟社會發展指明了方向。
今年2月4日,一輛輛滿載煤炭和銅精礦的貨車在中蒙甘其毛都口岸緩緩前行。在無人值守的智能卡口,設備自動讀取車輛和貨物信息,一輛車通關隻需要10秒鐘。
2021年,呼和浩特海關轄區內37條口岸貨運通道全部實現無人值守自動驗放,6個公路口岸客運通道智能卡口全部建成。龔明珠代表說,內蒙古通過擴大開放促進改革發展,發展口岸經濟,實現區位優勢轉化為開放和發展優勢。
“十三五”期間,內蒙古自治區進出口總額4895.9億元,年均增長8.2%。其中,2021年外貿進出口總額1235.6億元,比2020年同期增長17.2%,連續四年突破1000億元。綜合保稅區、保稅物流中心等對外開放平台成為推動外貿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引擎。
內蒙古為了發揮好國家向北開放重要橋頭堡作用,一直引導企業用足用好保稅緩稅政策,積極承接木材、糧食、鐵礦石、原油等深加工業務,為自治區由“經濟通道”向“通道經濟”轉變、“過路經濟”向“落地經濟”轉型提供開放平台支撐。
內蒙古自治區黨委常委、秘書長於立新代表說,近年來,國家大力支持內蒙古向北開放,先后賦予滿洲裡和二連浩特國家重點開發開放試驗區、滿洲裡綜合保稅區、二連浩特—扎門烏德跨境經濟合作區、互市貿易區等特殊區域開發開放政策,這對口岸經濟發展起到了提振作用。在此基礎上,自治區又先后制定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來釋放發展紅利。
“在擴大開放的深度廣度方面,內蒙古將不斷完善對外合作機制,進一步在經貿、科技、教育、文化、衛生等多個領域開展交流合作,持續發揮國家向北開放重要橋頭堡作用。”於立新代表表示。
(本報記者沈寅、白之羽、巨雲鵬、呂紹剛、申茜、劉新吾、吳勇)
《 人民日報 》( 2022年03月04日 08 版)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