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內蒙古頻道>>盟市>>巴彥淖爾

巴彥淖爾市:“河套特色”高質量發展新路子越走越寬

2022年01月18日09:16 | 來源:內蒙古日報
小字號

  1月12日,由快手攜手谷粒多共同打造,全國12個省份、100個特色村鎮參與的“紅紅虎虎谷粒多,百村干部齊晒好年貨”大型公益直播活動,走進巴彥淖爾市烏拉特前旗新安鎮樹林子村,新安鎮鎮長張宏親自上陣,直播銷售當地優質特色農產品。

  村民魯阿姨家院內的大鐵鍋裡,金燦燦的糯玉米散發著清甜的香味﹔廚房裡,用當地精選黃米制作的油炸糕散發著誘人的香氣﹔旱地黑小麥蒸的“黑面花饅頭”別具特色﹔石磨硬麥粉炸出的麻花酥軟香甜……

  “這是正宗的百粟寶河套糯玉米,不僅含有豐富的膳食纖維,還易消化,大人小孩都愛吃。”張宏在直播間不斷地向網友推介各種河套特產,希望全國消費者都能吃到河套美味。

  “天下黃河,唯富一套”。河套灌區農牧業資源得天獨厚,地處北緯40度農作物黃金種植帶,水土光熱組合條件好,是國家重要的商品糧油生產基地。

  近年來,巴彥淖爾市堅決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河套灌區要發展現代農業的重要指示精神,確定了建設河套全域綠色有機高端農畜產品生產加工服務輸出基地的重大戰略,堅持以畝均效益論英雄,以“天賦河套”區域公用品牌為引領,以平台載體建設為示范,全面整合優化資源要素,吸引社會資本投入,推動農牧業生產由傳統粗放向集約高效規模化轉變,產品品質由普通“大路貨”向優質特色高端化轉變,農畜產品由初級產品、原料銷售向精深加工產業化轉變,努力建設現代農業高質量發展的示范。

  巴彥淖爾市與中國標准化研究院合作,組建農產品質量聯合管理中心,制定183項綠色有機農畜產品生產加工標准,倒逼生產經營主體生產高品質產品,實現企業增效、農牧民增收。

  隆冬時節,走進臨河區鮮農萬畝設施農業產業園,工人們正將一串串飽滿的青色葡萄從枝頭小心翼翼地摘下,臉上洋溢的笑容如果實般甜美。這種果粒緊密、散發著淡淡玫瑰清香的葡萄叫“陽光玫瑰”,是鮮農公司去年從日本引入種植的優質青提品種,今年正式挂果就有了不錯的效益。

  鮮農公司堅持“互聯網+智能溫室”理念,打造數字農業產業融合示范園區,將現代化種植、生長周期、智能溫控、水肥一體化等功能借助應用信息化、物聯網等技術進行深度融合,可以有效提升“陽光玫瑰”等農產品的品質及產能。

  近年來,鮮農公司依托自主發明專利——一種用於土壤呼吸的定點測定裝置,通過測定不同南方果樹的根部呼吸作用,以及水、肥、溫度、濕度等數據,分析不同品種的南方果樹在溫室正常生長所需的最優氣象因子組合,成功引進火龍果、香蕉、石榴、車厘子等南方果木安家落戶,實現了南果北種。公司採用“企業承建、農民承租”的經營模式,首批900棟日光溫室全部承租、銷售給周邊農民及精准扶貧戶、下崗職工、返鄉大學生就業創業,帶動1500多人增收致富。

  鮮農萬畝設施農業產業園是巴彥淖爾市現代農業的一個縮影。該市在國內率先提出“畝均效益論英雄”,推動農牧區一二三產業深度融合發展。力爭用3年時間,實現全市1/3的優質耕地畝均一二三產綜合產值達到2萬元的目標。引進培育中糧、魯花、兆豐、金草原、旭一牧業、三瑞、三胖蛋等291家龍頭企業,扶持7000多個農牧民專業合作社、家庭農牧場,建立了緊密的農企利益聯結機制,形成了功能拓展、技術引領等多種產業融合發展模式。

  巴彥淖爾市加快高標准農田建設,全面提升耕地質量。河套灌區有不同程度的鹽鹼地484萬畝,佔全市耕地面積的44%。巴彥淖爾市與清華大學、南京土壤研究所等17家科研院所合作,引進73家企業、進行21項改鹽新技術試驗比對,針對不同類型鹽鹼地找出有效治理辦法,5萬畝鹽鹼地改良試驗示范項目成為全國樣板區,2018年8月,全國鹽鹼地改良技術高峰論壇在巴彥淖爾市舉辦。2019年以來,全市整合涉農資金,提高畝均投入標准,同步實施土地整治、土壤改良、節水灌溉、水肥一體化等項目,逐步達到現代農業生產要求。據測算,河套灌區高標准農田全部改造完成后,可新增糧食產量60億斤以上。

  下一步,巴彥淖爾市將主動融入全國全區黃河流域工作大局,緊緊圍繞習近平總書記“河套灌區、汾渭平原等糧食主產區要發展現代農業,把農產品質量提上去,為保障國家糧食安全做出貢獻”的重要指示,重點在現代農業發展、流域系統治理、沙漠綜合治理上先行先試,探索富有“河套特色”的高質量發展新路子。(記者 圖古斯畢力格)

(責編:張雪冬、劉澤)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