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內蒙古頻道>>盟市>>烏海

烏海:特色產業鋪就鄉村振興幸福路

2022年01月17日08:58 | 來源:內蒙古日報
小字號

  隆冬,烏海市海勃灣區中河源社區菊花種植示范區的大棚內滿目燦爛金黃,花香扑鼻,10畝的金絲皇菊和婺源皇菊競相綻放,迎來採摘期。10多名農戶身背採花桶,在“花海”中一字排開,手指在花間靈巧地上下翻飛,小心翼翼地採摘著菊花。

  “種了一輩子的地,不是收小麥就是摘玉米,摘菊花還是頭一回,每天還有150元的收入。”農戶王惠琳的喜悅之情溢於言表。農閑時節在家門口就業,每個月可以增加三四千元的收入,像王惠琳這樣的農戶有50多人。

  花田裡採摘忙,與其一路之隔的茶產品加工車間也在加足馬力,烘干菊花。

  分揀車間內,幾位農區居民正在分揀剛剛從花田運送過來的菊花。一朵朵花型完整的菊花花盤統一朝上,整齊地擺放在烘干盤上,隨后插入烘干機進行烘干。經過72小時的連續烘干、軟化,市民喜愛的菊花茶便加工好了。

  “去年,這塊地種的是油菜,經濟效益不高。今年改種高附加值的菊花后,預計每年可為村集體經濟增收2萬至4萬元。”中河源社區鄉村振興駐村工作隊第一書記劉志馨說。

  如今,像這樣的特色致富產業已在烏海市農區大地蓬勃興起。近年來,烏海市緊緊圍繞“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總要求,抓關鍵、打基礎、增后勁,推進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同頻共振。在利好政策的推動下,一個個鄉村不僅景色宜人、設施完善,而且產業興旺、充滿活力。

  在海南區賽汗烏素村,顆顆飽滿、晶瑩剔透的一串串葡萄成為致富的主角。由於這裡的葡萄種植歷史長,品種多,品質好,很受市場的青睞,上市時,很多周邊城市的居民都會來選購。

  多年來,賽汗烏素村積極與村企陽光田宇公司開展合作共建,不僅建成了烏海市最大的連片葡萄種植基地,同時該公司種植村民流轉的土地,把一片片溝壑縱橫的沙石灘改造成了綠意盎然的旅游風景區,並逐漸形成了集葡萄種植、葡萄釀酒、水果採摘、生態休閑、觀光旅游於一體的產業鏈。

  據統計,烏海市葡萄種植面積達到3萬多畝,葡萄年產量1萬多噸,葡萄酒年生產能力2萬噸,葡萄年產值2億元以上,涉及葡萄種植、加工、貯藏、流通企業33家,烏海市已建成以葡萄為主的農業休閑觀光園30多處,年接待游客20多萬人次。葡萄產業成為促進農業經濟發展、農區居民增收的支柱產業。

  近年來,烏海市把農業產業高質量發展作為推動鄉村振興的有力抓手,圍繞葡萄種植、蔬菜種植等特色產業,大力推廣“企業+農戶”“合作社+農戶”等模式,進一步完善農企利益聯結機制,按照“一二三產業融合”的發展思路,依托農業綜合體,推進特色文化旅游全產業鏈融合發展,推動農區居民收入持續增長。據統計,烏海市目前擁有市級以上農牧業產業化龍頭企業35家、農牧業產業化聯合體10家、注冊農牧民專業合作社98家,經營范圍涉及種植、養殖、旅游、食品加工、倉儲配送等領域。通過堅持走品牌化道路,該市各農業企業、合作社特色農產品在市場上的認可度也在不斷提升。

  在這過程中,烏海市各村鎮還以黨建為引領,精准施策、量體裁衣,通過“一村一品”“一村一業”的產業發展模式,進一步在村級集體經濟產業支撐、品牌培育上下功夫。為持續扶持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烏海市制定了《烏海市關於扶持發展壯大村集體經濟的若干措施(試行)》,明確5項21條具體措施。截至2020年底,全市各村級集體經濟收入全部超過10萬元,其中20萬元以上有8個。(記者 郝飚 實習生 路靜)

(責編:張雪冬、劉澤)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