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內蒙古頻道>>本網專稿

稻花香裡說豐年 綠色興安譜新篇

2021年11月29日11:12 | 來源:人民網-內蒙古頻道
小字號

“咱們的‘三合大米’具備了肥沃的土壤、潔淨的水源和優良的空氣三大要素,所以成就了卓越的品質。”家住興安盟烏蘭浩特市三合村的張海峰,說起當地生產的稻米滿是自豪之情。作為80后的新一代農民,張海峰組織全村803戶農民種植了2萬多畝優質水稻,統一品種、統一品牌闖市場。

空氣清新潔淨,水資源充沛純淨,土壤肥沃干淨,興安盟是一方“綠色淨土”。目前興安盟134萬畝的綠色有機稻田,年產75萬多噸稻米,佔內蒙古全區水稻產量的60%以上。

近年以來,堅定不移走以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為導向的高質量發展新路子,始終保持生態文明建設的戰略定力,全領域全方位推動發展綠色轉型,全地域全過程加強生態環境保護,推動全盟各項事業發展取得了新成就、展現了新面貌。

全面加強生態環境保護建設,筑牢生態安全屏障取得顯著成效

烏蘭浩特市北郊的天驕天駿生態旅游度假區,曾經是一片廢棄的礦坑,當地居民以前經常在天駿山濫採石頭,這裡逐漸演變成為一座破敗不堪、山體破損的礦石山。

2017年,烏蘭浩特市全面啟動“城市修補、生態修復”工作,邀請國內知名設計院制定了生態修復與景觀建設規劃,總投資近20億元,打造了佔地近400公頃的天驕天駿生態旅游度假區。如今通過生態修復,綿延2000多米的馬頭形廊橋、漫山遍野的格桑花海、依山形成的清泉疊瀑……美麗的景區扮靚了城市,在草原深處上演了一場脫胎換骨般的華麗轉身。

近年以來,興安盟始終保持生態文明建設的戰略定力,全領域全方位推動發展綠色轉型,全地域全過程加強生態環境保護,筑牢生態安全屏障建設取得顯著成效。

生態向好,科右中旗五角楓林層林盡染,美不勝收。國建軍攝

在統籌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統治理方面,堅持綜合治理、系統治理、源頭治理,以“一山六河十地”和“一圈兩軸八帶”為重點,持續開展大規模國土綠化行動,加快推進以水為核心、以流域為重點的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化保護和修復工程,深入實施大興安嶺南麓百萬畝綠色長廊、萬頃城市森林、千畝城中草原、科爾沁沙地治理、水美鄉村等重點生態工程建設,全年完成營造林32萬畝、種草136萬畝,破壞草原林地違規違法行為專項整治取得階段性進展,圖牧吉專項督察整改全部完成,生態系統質量和穩定性持續提高。興安盟成功創建成為全國第五批、全區首家地市級“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論實踐基地,興安盟資源轉換型、生態倒逼型、產業融合型、科技引領型、品牌帶動型等“兩山”轉化模式在全國做經驗推廣。

如今,漫步在烏蘭浩特市洮兒河沿岸,宜人美景吸引了眾多市民拍照打卡,然而在多年前,這裡還是一個垃圾場,直接影響洮兒河水質。“原來河邊垃圾非常多,2017年7月全面推行河長制工作以來,鎮村兩級河長針對河道內和河道兩側的垃圾進行清理。現在,河水干淨了,環境好了,附近的村民就是最大的受益者。”烏蘭哈達鎮鎮級河長於雁華說。

堅決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突出精准治污、科學治污、依法治污,保持力度、延伸深度、拓展廣度,全力打好升級版藍天、碧水、淨土保衛戰,深入推進治污水、排澇水、改供水、防洪水“四水共治”,投資12.9億元實施環保改造項目16項,積極推動哈拉哈等3條河流創建國家級美麗河湖,11個國考斷面平均水質全部達標,4個城鎮以上集中式飲用水水質達標率100%,中心城區空氣質量優良天數比例提高2%,PM2.5平均濃度下降13%,土壤環境質量持續改善。

歸流河兩岸景色新。畢力格攝

推進生態環境治理能力建設。嚴格“三區三線”約束,出台“三線一單”生態環境分區管控實施意見,扎實推進國土空間規劃編制,將全盟總面積的44.4%納入生態保護紅線范圍。穩步推進自然資源資產產權制度改革,嚴格落實河湖長制度,在全區率先啟動林草長制試點。有序推進生態環境機構監測監察執法垂直管理改革,制定盟旗兩級產業准入負面清單,實行地方黨委和政府領導班子成員生態文明建設“一崗雙責”制,推動領導干部自然資源資產離任(任中)審計制度化常態化,生態環境治理能力顯著增強。

發揮綠色生態優勢,農牧業現代化穩步推進

在內蒙古綠豐泉農牧科技有限公司養殖場內,近萬頭安格斯牛體質結實、結構勻稱、肌肉豐滿、毛發如綢。三三兩兩或嬉戲或靜臥,哞哞聲此起彼伏,格外壯觀。為生態減負,興安盟突泉縣確定小畜換大畜、肉羊換肉牛,發展生態畜牧業發展思路。

2008年以來,突泉縣相繼建成了以天興奶牛、綠豐泉為代表的牛產業化龍頭企業,以綠色優質金玉米全優飼料和安格斯牛為基礎,創建興安盟獨一無二的“北緯45°雪花牛”品牌,陸續涌現出許多養殖大戶、養殖合作社及養殖基地,成為帶領貧困戶脫貧致富的重要力量。牽著“牛鼻子”,過上“牛”日子,一個個深度貧困村,正在依托生態優勢推進脫貧致富和小康建設中悄然發生著巨變。

近年以來,興安盟持續放大和發揮綠色生態優勢,加快傳統優勢產業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改造,推動新興產業加快成長,產業基礎能力和產業鏈現代化水平穩步提升。

現代農牧業提質增效。堅持在生產環節穩定供應鏈、在加工環節延長產業鏈、在服務環節保障要素鏈、在輸出環節拓寬銷售鏈,推動“米菜果油糖、豬禽馬牛羊”產業做大做強,全力打造優質綠色農畜產品生產加工輸出基地。

突泉縣曙光現代農業經濟園區內蒙古聚美恆果生態農業科技有限公司。畢力格攝

農牧業現代化穩步推進,全盟糧食總產達到130億斤,同比增長2.4%,實現“十二連豐”,牲畜存欄1112.4萬頭隻、同比增長9.8%,優質肉牛、奶牛飼養量達到100萬頭、12萬頭,分別增長22%和92%,畜牧業生產實現“七連穩”。扎賚特旗成功創建全區首家國家級現代農業產業園,科右前旗被認定為國家級農業綠色發展先行區,突泉縣獲批國家農村產業融合發展示范園。

“興安盟大米”獲得“中國十大大米區域公用品牌”等多項桂冠,品牌估值躋身全國百強農產品區域品牌第12位。肉牛產業開啟全產業鏈發展模式,“興安盟牛肉”榮獲中國品牌農業神農獎。玉米精深加工破題起步,奶業振興邁出堅實步伐。

發展全域旅游,努力打造國內知名旅游目的地

初冬之際走進興安盟阿爾山,零下20℃以下的天氣遇上45℃的溫泉,“冰火”兩重天的魅力,冰雪聖地魅力阿爾山,是一個讓游客來了還想再來的地方。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今年原本最好的旅游季節裡少了許多游客的身影。不過在林俗村,一輛滿載游客的大巴停在了潘老二飯店的門口,40多名游客陸續走出大巴車進入潘老二飯店用餐。寬敞的大廳裡擺了四張桌子,炒卜留克、野菜丸子、玉米面大餅等林區美食都是餐桌上的主打菜。游客在品嘗過后,都對林區特色菜品贊不絕口。可惜這些美譽並沒有傳到老板趙桂英的耳朵裡,每次做旅游接待時,她都在廚房裡忙得團團轉,希望把林區的特色菜都端上游客的餐桌。

阿爾山駝峰嶺天池。朱浩宇攝

“在我們這裡有一句順口溜,放下斧頭搞旅游,小康生活不用愁。”趙桂英的這句話,就是她生活的真實寫照。趙桂英曾是當地一名女伐木工,一年四季生活在森林裡手拿彎把鋸,砍木頭、運木材。2012年阿爾山林區實施全面禁伐后,她主動放下手中斧,開起林家樂,吃上生態飯。“現在阿爾山的山越來越綠了,景色也越來越美了,每年我都會接待五湖四海的游客,生活特別充實。”趙桂英一邊忙著擇菜為游客准備午飯,一邊高興地說。現在的趙桂英一年忙下來,10多萬元輕鬆入賬,日子過得比蜜甜。

科右前旗九曲烏蘭河。畢力格攝

“巍巍大興安 夢幻阿爾山”,“紅色之城”烏蘭浩特,“楓情馬鎮”科右中旗,“杭蓋草原”科右前旗,“大鴇故鄉”扎賚特旗,“春州古城”突泉縣——興安盟6個旗縣市的風光各具特色、異彩紛呈、串珠成鏈,全域宛如一幅畫。

近年來,興安盟把旅游業作為富民強盟的主導產業來抓,召開全盟旅游產業高質量發展現場會,制定《加強旅游業高質量發展實施意見》,大力發展全域、全季、全民、全業態、全要素旅游,努力打造國內知名旅游目的地。今年1-10月,全盟接待游客943.2萬人次、實現旅游收73.4億元,分別增長10.2%和4.1%,明水河鎮西口村入選第三批全國鄉村旅游重點村,天驕天駿生態旅游度假區升為4A級景區。(富麗娟、李健萍) 

(責編:張雪冬、劉澤)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