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內蒙古頻道>>人民日報看內蒙古

真實記錄脫貧攻堅戰中的“硬仗”

——讀《大漠流金:中國庫布其精准扶貧紀實》

郝振省
2021年11月26日10:51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小字號

《大漠流金:中國庫布其精准扶貧紀實》:王佔義、楊春風著﹔天津科學技術出版社、內蒙古人民出版社出版。

《大漠流金》讓讀者看到庫布其人民“敢教沙漠換新天”的壯舉,看到庫布其從生態治理、消除貧困到建設綠電、糧倉基地,走上共同富裕的康庄大道

今年5月,當我拿到王佔義、楊春風共同創作的長篇紀實文學《大漠流金:中國庫布其精准扶貧紀實》(以下簡稱《大漠流金》)手稿時,一個個鮮活的脫貧故事、一段段感人至深的精彩訪談躍然紙上,讓我不禁置身其中,深切地感受到庫布其沙區人民的大無畏精神和過人智慧。他們因地制宜,挖掘利用沙漠自然資源優勢,不但打贏了脫貧攻堅戰,還開創了庫布其精准扶貧模式,成為中國脫貧攻堅戰的經典案例。《大漠流金》從庫布其這個切口入手,為中國在減貧事業上取得的偉大成就留下真實生動的文字記錄。

《大漠流金》讓讀者看到庫布其人民“敢教沙漠換新天”的壯舉,看到庫布其從生態治理、消除貧困到建設綠電、糧倉基地,走上共同富裕的康庄大道。書中詳細描述了現在的庫布其沙漠:光伏發電、種植業、養殖業、制造業、旅游業遍地開花,農牧民變身為沙地業主、產業股東、旅游從業者、民工聯隊長、產業工人、生態工人、新式農牧民。人均年收入從1988年不到400元,增至現在近2萬元,教育、醫療、養老等條件大幅改善。尤其是,庫布其開創的“板上發電、板間養殖、板下種植”的光伏治沙模式,不但實現了沙漠土地治理,更輸送了源源不斷的清潔能源,成為京津冀的綠電基地、“菜籃子”。

2021年10月27日,國務院新聞辦公室發布《中國應對氣候變化的政策與行動》白皮書,向全世界展示了中國以大國擔當為全球應對氣候變化作出的積極貢獻。在介紹中國生態系統碳匯能力明顯提高的章節中,白皮書指出庫布其等地創造了一個個“荒漠變綠洲”的綠色傳奇。現在,在庫布其沙漠實施成功的光伏治沙模式,已經成為黃河幾字灣地區建設清潔能源基地的項目之一。《大漠流金》為我們講述的是庫布其故事,昭示的是中國在荒漠化地域推進新一輪經濟發展的智慧。可以說,庫布其沙漠脫貧攻堅成果和發展沙漠經濟的經驗,對中國乃至全球荒漠化治理都有參考價值。

我國是世界上荒漠化面積大、分布廣,受風沙危害嚴重的國家之一。沙漠生態環境惡劣,生產資料匱乏,人類生存隨時受到挑戰。沙區的脫貧攻堅戰,是全面實現“現行標准下農村貧困人口實現脫貧、貧困縣全部摘帽、解決區域性整體貧困”目標任務的“硬仗”。可以說,中國不但啃下了沙漠地區脫貧的硬骨頭,更打響了向沙漠要綠電、向沙漠要糧食的新一輪攻堅戰。

目前,荒漠化依然是全球重要生態問題。全球超過25%的土地、100多個國家和地區存在荒漠化與土地退化問題,根據聯合國統計,直接或間接影響近30億人口。但正如《大漠流金》所記錄的,中國不僅成功遏制荒漠化擴展趨勢,還實現了由“沙進人退”到“綠進沙退”的歷史性轉變。為此,我們驕傲,我們自豪,我們需要更多文學、紀實作品為中國沙漠的綠色經濟鼓與呼。

(作者為中國編輯學會會長)

《 人民日報 》( 2021年11月26日 20 版)

(責編:劉澤、張雪冬)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