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內蒙古頻道>>要聞

“拉長補短”鏖戰正酣

——內蒙古全力推動產業鏈現代化綜述(中)

2021年11月07日09:10 | 來源:內蒙古新聞網
小字號

產業體系是高質量發展的“根基”。

經濟高質量發展必須建立在產業高質量發展的基礎上。

如何讓產業鏈條“聯”起來,價值鏈“長”起來,產業體系“強”起來?

內蒙古的做法是:對現有產業體系和產業業態進行系統改造與全面優化,打造符合內蒙古戰略定位的產業鏈。這是一場全方位的產業變革。

“鏈”上延伸“鏈”上提質 激活產業發展新動能

產業鏈現代化如何攻堅?

注重鏈條延伸、價值提升。千方百計推動產業鏈往下游延伸、價值鏈向中高端攀升,提高區域供給體系質量和水平,解除簡單“挖煤賣煤、挖土賣土”尷尬。

包頭市稀土高新區稀土醫療產業基地,稀寶博為醫療系統有限公司產品展廳內,一台馳影A30磁共振診療車模型格外吸睛。診療車上,集成型稀土永磁磁共振儀、心電圖機、急救供氧系統等設備一應俱全,儼然一個移動小診所。

這是國內首台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磁共振診療車,是這家稀土產業鏈終端應用高科技公司的拳頭產品。公司研制的多款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稀土永磁磁共振產品俏銷國內外市場。

園區內另外一家稀土企業,包頭匯眾磁谷稀土科技有限公司的生產車間內,全自動電鍍生產線高速運轉。公司突破了電鍍加工這個“卡脖子”技術難題,不僅解決了過去無法在“家門口”給稀土釹鐵硼材料做表面處理的窘境,就連外地的廠家也紛紛前來“下單”。

高新區內有一批這樣的稀土產業鏈終端應用企業,作為稀土產業鏈條中至關重要的一環,它們延伸了產業鏈條,拉動了稀土產業協調發展,使得稀土原料的就地轉化率達到75%。

延伸鏈條、提升價值,不再“挖土賣土”,是包頭市稀土產業發展的“指南針”,也是自治區產業體系補短板、通堵點、破卡點的“金鑰匙”。

對標高質量發展的要求和先進地區水平,內蒙古產業鏈延伸度不長、韌性不強、上中下游產業協作不緊密,資源依賴度較高,整體處於中低端。如何提高產業鏈現代化水平?自治區黨委書記石泰峰的指示堅定明確——不搞面面俱到、不能貪大求全,精心謀劃打造更加符合內蒙古戰略定位的產業鏈,聚焦關鍵環節、持續用力攻堅,形成特色鮮明、分工合理的產業體系。

在包頭,一場改變粗放型資源開發模式,延伸優化升級產業鏈的戰役早已打響——

在原有11條產業鏈、7大產業集群和建立鏈長制、群長制的基礎上,重新梳理形成19條產業鏈,集中培育打造5條戰略性新產業鏈,促進多元發展、多極支撐。

他們把招商引資作為推進產業鏈現代化的關鍵手段,建立全鏈條招商引資意向清單,上半年對接企業3243家,簽約項目411個、落地229個。

“鏈”上發力“鏈”上開花 鍛造產業競爭新優勢

產業鏈現代化如何攻堅?

堅持揚長避短、培優增效。立足優勢、放大優勢,圍繞優勢特色產業延鏈補鏈強鏈,不斷提升優勢產業發展層次和水平。

久泰能源內蒙古有限公司聚丙烯自動包裝車間裡,機器轟鳴,4條自動生產線正開足馬力包裝產品。白色的聚丙烯顆粒經灌裝、封口、成袋后“乘坐”傳送帶至碼垛機前,經全自動碼垛后完成入庫,等待裝車運往下游客戶。

誰能想到這些晶瑩剔透的白色顆粒的“前生”竟是黑黝黝的煤炭,而人們日常所見的塑料玩具、塑料水杯竟也是它的“變身”。

在鄂爾多斯市准格爾旗大路工業園區,這樣的奇妙變化每天都在上演。這裡同一產業鏈的上下游企業集聚發展並產生聯動效應,一家公司的產品,往往作為原料供給隔壁公司,鏈條循環往復。

立足煤、延伸煤、超越煤,自治區建立起以煤為基、向產業鏈下游擴展的高端化、高質化、高新化循環產業鏈,形成以煤制油氣、烯烴、乙二醇、精細化學品等為主的規模最大、門類最全的現代煤化工產業體系,年轉化煤炭超1億噸。

主導產業“打頭陣”, 強鏈補鏈“挑大梁”。能源產業是自治區的當家產業,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的鮮明導向,以做好現代能源經濟這篇文章為主線,內蒙古正鞏固提升整個能源產業鏈的競爭力,著力把這個“長板”鍛造得更長。

煤電油氣風光並舉,整合改造提升並行,延鏈補鏈強鏈並進,內蒙古能源產業鏈現代化水平穩步提升——

煤炭地下氣化、褐煤發電煙氣提水等新技術在全國率先實現工業化示范,開辟了煤炭清潔高效綜合利用新途徑﹔

煤礦智能化建設全面啟動,全國首家“5G+智能煤礦”投運,建成智能化工作面24個、固定崗位無人值守和機器人作業16處﹔

全區40%以上生產煤礦建成綠色礦山,完成煤電超低排放改造7629萬千瓦、節能改造3124萬千瓦,基本實現“應改盡改”。

在全國率先開展源網荷儲、風光火儲一體化示范,配套建設了現代能源產業園區﹔

風、光等新能源發展駛入快車道。新能源裝機超5000萬千瓦,1/3以上電力裝機來自新能源,去年新增新能源裝機首次超過煤電,實現了歷史性重大轉折和變化。

讓優勢更優!讓長鏈更長!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加速了優勢特色產業的轉型升級,也成為戰略性新興產業鏈發展壯大的強勁引擎。

“鏈”中升級“鏈”出實力 拓展產業融合新路徑

產業鏈現代化如何攻堅?

注重產業融合、產供互促。把一二三產業作為一個整體貫通起來、融合起來謀劃推進。推動現代服務業、現代農牧業與優勢特色制造業深度融合,推動產業鏈不斷向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邁進。

9月的呼和浩特正是項目施工黃金期。伊利現代智慧健康谷年產6萬噸高端嬰兒奶粉生產基地的施工現場,車輛穿梭、塔吊起落,一派忙碌景象。

同一時間段,蒙牛中國乳業產業園智能制造區內,5G數字工廠大低溫板塊項目工廠區建筑正在拔地而起,各種大型工程機械緊張作業,也是一片熱火朝天。

伊利現代智慧健康谷項目是全球一流水平的乳業綜合體項目。蒙牛中國乳業產業園首批開工的低溫、鮮奶、奶酪3個工廠,全部按照“5G智慧樣板工廠”標准建設,是目前全國最大的綜合類低溫板塊項目。

推動這兩大乳產業項目達產達效,打造“千億級乳產業集群”,是呼和浩特“十四五”規劃為乳業振興描摹的宏偉藍圖。如今,兩大項目跑出了建設“加速度”。隨著項目的深入推進,這裡也將構建起產業集群式發展與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的新格局。

鍛造產業鏈、深耕“綠”資源。據自治區農牧廳統計,自治區依托得天獨厚的資源優勢發展現代農牧業,創建了38個國家級產業強鎮、17個現代農牧業產業園和4個國家級優勢特色產業集群﹔初步構建起奶業、玉米、肉牛、肉羊、馬鈴薯、羊絨等12個產加銷一體的優勢特色產業鏈條,12條產業鏈全部達到百億級以上,其中奶業和玉米達到千億級。

在產業不斷做大做強的同時,全產業鏈帶動能力也持續增強。催生了400多個農牧業產業化聯合體,利益聯結機制不斷完善,擴大了農牧民就業增收渠道。

農牧業生產向加工、流通、品牌、銷售拓展,為促進一二三產業深度融合發展奠定了基礎。按照全產業鏈開發、全價值鏈提升的思路,自治區一步步完善從研發設計、生產制造、市場銷售到售后服務的全鏈條供應體系,城鄉融合、工農互促,正加速推動優勢產業全產業鏈集約集聚集群發展。

放眼內蒙古大地,抓項目、興產業,奮戰正酣。

延伸產業鏈、優化創新鏈、提升價值鏈,融通供應鏈——“強鏈補鏈壯鏈”蓄勢賦能,內蒙古正通過打造符合自身戰略定位的產業體系,為高質量發展注入澎湃動能。(記者 胡芳 康麗娜)

(責編:劉澤、張雪冬)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