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內蒙古頻道>>人民日報看內蒙古

在這片奮斗的土地上(逐夢)

艾  平
2021年10月17日08:39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小字號

  一

  在烏蘭敖都牧業生產合作社紀念館,我被一位老支書的故事深深感動了。

  老支書叫根登,1951至1983年間任烏蘭敖都嘎查黨支部書記。

  烏蘭敖都在哪裡?烏蘭敖都嘎查是阿什罕蘇木的一個村,阿什罕蘇木是內蒙古自治區赤峰市翁牛特旗的一個鄉。

  陪同我們的阿什罕蘇木黨委書記僧格說,我們的老支書是可敬可愛的人,是一心為民的共產黨員。他1993年去世,如今快30年了,卻好像沒有離開這片土地一樣。

  這片土地曾經一碧千裡,清代開始放墾開荒,從此沙化便不可遏止地開始了。上世紀50年代初,這裡已是一片牧草稀疏的沙地。

  當時,根登是一個貧苦牧民的兒子,也是一名共產黨員。黨組織一聲召喚,根登就出發了。他騎著馬,在茫茫黃沙中艱難跋涉50裡,從故鄉海拉蘇來到這裡。他擦擦被沙塵蒙住的眼睛,終於看到了一座陷在沙堆裡的小矮房。

  你是黨派來的?干部是什麼人……根登的到來,讓這片土地有了黨的聲音。根登告訴牧民,干部就是黨派來領著牧民奔好日子的人。周邊18戶牧民相信了他,大家在沙漠一隅聚居起來,於是這個地方就成了烏蘭敖都嘎查。

  根登來到烏蘭敖都的首要任務,是帶領牧民齊心協力,修復沙化的草原,發展經濟,讓牧民過上好日子。

  安居才能樂業。根登提議先蓋房子,讓每一家都住進結實、保暖的房子。

  烏蘭敖都附近有一座石頭山,那裡可取蓋房子用的石材。可是,當根登召集大家上山採石的時候,卻無一人響應。根登詢問當地老者,才知道原因。民間傳言那座石山上,有一隻白色的大狐狸,誰要是動了白狐狸的毛,就會受到懲罰。根登明白了。第二天,他隻身一人,橫槍躍馬,先在村裡繞了兩圈,接著在眾目睽睽中上了山。在山上他沒有費什麼周折,就獵殺了一隻白狐狸。時間一天天過去,鄉親們看到,根登並沒受到什麼懲罰,明白了從前的傳言並不真實。根登趁熱打鐵,隨即帶領黨員和積極分子,率先上山動土採石,慢慢得到鄉親們的響應。大半年過去,牧民們笑逐顏開地住進了新房子,一個嶄新的村庄出現在了茫茫沙海上。

  黃沙的侵入,導致草原上很多河流斷流,地下水位下沉。牧民需要到很遠的地方去拉水,一路上非常艱辛。根登產生了在村裡打井的想法。他們開工了。那時打井全靠人工挖坑。由於沙子不停流動,坑沒挖多深,就被流沙埋住了。好不容易擋住了流沙,井口又塌方了,人在下面挖土隨時可能被埋住。大家長嘆一聲,放下了工具。

  根登知道,水的問題不解決,總有一天人們還是會離開這裡。栽下的樹苗會干死,拼命創建的新生活必將轉瞬即逝。沒有被困難嚇倒的根登,繼續組織大家打井。可是打了半個月,也沒打到兩米深。人們絕望了。

  兩個月過去了,挖下去的坑深達十幾米,可還是沒有見到地下水。不滿的情緒開始在人群裡蔓延。看到牧民們情緒激動,根登說,從現在開始,我一人下去挖。根登慢慢進入黑洞洞的井下。大家守在井口,緊盯著系在根登身上的繩子。突然,那根繩子開始劇烈抖動起來。人們慌了,有人連忙喊道,快使勁,把根登拽上來……當根登從井底上來時,已是渾身濕透。原來根登進去挖了好久,才見到濕土,又是一鎬下去,突然地下水就像開鍋了似的涌了上來。第一眼井就這樣打成功了!烏蘭敖都人再也不用為吃水而犯愁,新生活開始了!

  此刻,我們就站在當年根登老支書打下的這口井前。雖然自來水早已通到了家家戶戶,但是這口井依然被烏蘭敖都人精心保護著。俯身往下看,隻見一泓碧水倒映著明淨的天空。據說,現在年紀大的牧民還常常來這口井打水,他們說,用這井裡的水熬出的奶茶特別香。

  二

  隨著僧格的引導,我走進了歲月的深處。

  1951年9月,全國第一次農業互助合作會議在北京召開,討論並通過了《中共中央關於農業生產互助合作的決議(草案)》,后經修改后正式公開發表。根登正是以此為依據,帶領18戶貧苦牧民辦起了烏蘭敖都牧業生產合作社。他先后發動50余戶、300余人參加到合作社中來,把牧戶的土地、草牧場等整合劃歸到一起,將各家的牛、羊、馬、農具等作價入股,共同經營,年終按股金和工分分紅。這個合作社成為樣板,翁牛特旗陸續有了12個這樣的合作社。國務院授予烏蘭敖都牧業生產合作社“農業社會主義建設先進單位”稱號。

  從1956年春開始,根登帶領牧民們進行治沙大會戰。解決了住房和吃水的問題,牧民可以在沙海中尋覓著零星的草地放牧,可以維持生活了。然而,牛和羊都還沒有吃飽。根登對大家說,隻有讓沙漠都變成草地,才是長久之計。

  大家都點頭稱是。可是,當根登帶著大家開始種草,無數的難題就來了。沙子在風中不停流動,種下的草籽瞬間流失。根登脫下蒙古袍,在沙地上圍了個圈,擋住風,在裡面撒種澆水。草原的春風吹在脊背上,像無數冰刀子劃在身上。其他黨員也像他一樣脫下了蒙古袍。守了幾個晝夜之后,小草終於從沙子裡露出了嫩芽。大家也找到了更好的辦法——治沙先固沙。他們用灌木枝和干草插在沙地上打成方格,在格子裡面澆水種草。灌木枝和干草長著尖利的荊刺,根登他們的手都被劃破了。根登燒了一些草木灰,抹在傷口上,然后接著干活。大家也紛紛學著他的樣子敷好傷口,然后繼續種草。榜樣的力量勝過任何語言,根登樹立起的共產黨員形象,已經成為大家的榜樣。就這樣一年年拼搏下來,種下抗沙植物800畝,又在沙漠上造林1000畝,終於將流動沙丘改造成為優良草牧場。

  沙地變綠了,集體經濟開始壯大。合作社先后辦起了縫紉廠、乳粉廠、釀酒廠、修配廠,還建起了沼氣池。當時社員們的平均工資已經高過當地一般干部。

  我站在根登老支書的照片下,久久凝視。根登同志,1950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52年帶領18戶貧苦牧民辦起牧區第一個牧業合作社,多次被評為旗、盟、熱河省、內蒙古自治區勞動模范,兩次被評為全國勞動模范……1978年成為全國政協委員。

  三

  老支書是一心為民的,也是大公無私的。原樣搬到紀念館內的老支書故居,是用舊報紙糊的牆,家具僅有一個木頭箱子、一張小炕桌。僧格告訴我,老支書兩袖清風,退休后一直在烏蘭敖都嘎查過著普通農民的生活。高考恢復后,他的女兒考上了大學,老支書沒有錢給女兒當學費,就悄悄到親戚家借錢。女兒畢業后上班,第一個月的工資,就被父親要了去還債。

  村民紅偉是根登書記的侄女。她說,大伯平時總是教育她遇到困難往前沖,有好事的時候往后站。在實行聯產承包責任制的時候,大伯不許他們爭和挑,等到村民選完了,剩下啥算啥。當時心裡不太愉快,現在想想卻明白了大伯的苦心。事實証明,聽大伯的話是對的。現在,靠勤勞和智慧,他們同樣過上了好日子。

  如今,根登老支書雖然不在了,但是他留下的寶貴精神財富,仍然深深地影響著這片土地上的人們。僧格書記說,在這裡工作,老支書一心為民的奉獻精神一直教育著我們,砥礪著我們前行。說話間,僧格的手機鈴聲頻頻響起。同行的朋友告訴我,僧格書記非常忙。自從開始脫貧攻堅這場戰役,他幾乎沒有好好休息過。為了提高工作效率,他要求蘇木食堂每天早晨提前一個小時開飯,吃飯時部署當天任務。他積極為扶貧爭取項目和政策支持,走遍了所有村民的家,遇到貧困戶有燃眉之急時,他還拿出自己的工資來幫助。

  這些年,因治沙成果顯著,阿什罕蘇木榮獲全國防沙治沙先進集體稱號、內蒙古自治區民族團結進步模范集體稱號,烏蘭敖都嘎查被評為全國民族團結進步模范集體。

  這片土地上的人們也一直沒有忘記根登老支書。2016年,為了籌建紀念館,當地公開向村民征集老支書的遺物。村民海青珍藏著一份老支書的批復。海青從小喜歡做木工,不願放牧種地,遭到不少人的批評,但老支書卻力排眾議,專門寫下批復文件交給了海青。后來,海青給牧民做了很多漂亮的木器,還為合作社做了多年生產工具。當他拿出這份文件時,臉上滿是淚水。

  人們沒有忘記老支書講過的話。在修建穿沙公路時,需要佔用幾戶牧民家的草場。剛開始這幾戶要求的補償款數額很高,施工面臨困難。這時在赤峰住院的老牧民那存烏力吉回來了,他訓斥了自己的兒子,然后親自到阿什罕蘇木簽了字。接著,他用老支書常常講的一句話——治沙是為我們的后代謀福利,給其他幾戶做通了工作,使得穿沙公路順利施工。

  在烏蘭敖都,老支書的故事口口相傳,精神永不磨滅,就像雨露一樣滋潤著這片土地,感動著激勵著這裡的后來人……


  《 人民日報 》( 2021年10月16日 08 版)
(責編:劉澤、張雪冬)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