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內蒙古頻道>>關注民生

小山村裡的女“牛倌兒”

2021年09月15日09:08 | 來源:內蒙古日報
小字號

  李俊輝每天都和牛在一起。

  李俊輝,初次聽到這個名字,記者還以為是個敢闖敢干的后山漢子,然而出現在我們面前的卻是一位看上去似乎很柔弱的女子。

  據李俊輝介紹,她創辦的“上魚得養殖專業合作社”,名稱來源於她生於茲長於茲的小山村——武川縣可鎮上魚得水溝子村。這裡雖然山青草綠,卻也是典型的落后山區,年輕人走出這裡,就很少再回來。

  早些年通過做生意,李俊輝賺到了一些錢,並在城裡買了兩套房,生活過得不錯。但出乎所有人的意料,她做了一個大膽的決定,拿著積累的資金返鄉創業,投身到肉牛養殖事業中來。“我覺得農村是很有潛力的,家鄉需要人。”李俊輝的回答簡單又朴實。

  從2014年成立養殖場到現在,合作社已經走過了7個年頭。李俊輝最初養殖的是草原笨牛,一頭牛隻能賣個六七千塊錢,最高也不過上萬元。這讓她萌生了改良品種的想法。2016年,她來到通遼市一次性購買了28頭西門塔爾牛,經過幾年的品種改良,養殖規模不斷擴大。

  隨著肉牛數量的增加,牛飼草料的高額費用和單一化成為制約合作社發展的瓶頸。她和家人商量后,打算自己種飼草料。他們先后承包了900多畝土地輪番耕作,自家地裡的莜麥稈、玉米秸稈、葵花餅都成了喂牛的絕佳飼草料。

  “不是不讓燒秸稈了嘛,現在大家的環保意識都增強了,我們將周邊農戶家的秸稈全部收上來變廢為寶,還為他們增加了一份收益,鄉親們特別高興。”李俊輝說。

  從什麼也不會到能熟練地給牛打防疫針,從回收秸稈到租地種飼草料,從為鄉親們創造就業機會到每年向村委會分紅,李俊輝邊干邊學,不僅掌握養殖技術成為一名經驗豐富的科技特派員,還成為帶領家鄉人一起致富奔小康的女漢子。幾年來,李俊輝的養殖場逐步擴大,養殖的肉牛總數達到172頭,解決村民就業達30多人,每年為他們每人增收2萬元左右。

  如今,“上魚得養殖專業合作社”已成為自治區級專業合作社,現代化牛棚、寬敞的草料棚和明亮整潔的辦公場所……每一項工作都被李俊輝打理得井井有條。回顧創業之路她感慨不已:“當初因為飼養不當,一次損失了七八頭牛,那時候真的很絕望,一個人躲在車裡偷偷哭,但哭過之后還得繼續干啊!要感謝自己當初的堅持,誰能想到合作社現在發展得這麼好,我還能當上科技特派員,掙上國家給的工資呢!”

  很多返鄉創業者在發展過程中都遭遇過資金“瓶頸”,李俊輝也不例外,尤其是搞肉牛養殖,需要不斷擴大規模,充足的資金保障是前提。李俊輝很慶幸自己趕上了國家的好政策,助農貸款幫助她在一次次機遇面前乘勢而上,發展為今天的規模。

  依托國家助農政策,當地農業銀行為她量身定制了3年期貸款業務。採訪中,中國農業銀行武川縣支行行長王永紅告訴記者:“我們每隔一兩個月就過來探訪養殖場,每次來都能發現可喜的新變化,李俊輝一直在努力往前走。看著她的合作社一步步成長壯大,是一件特別有成就感的事情。”

  現在,李俊輝不僅是當地農行的貸款大戶,更是存款大戶。她正在把更多的鄉親們吸納到合作社中來,並積極努力向國家級專業合作社目標進軍。“自己發光才能照亮別人,這條路上不能獨行,要和父老鄉親們抱在一起建設家鄉,這樣做才能無愧於這片土地,無愧於支持我的人們。”李俊輝篤定地說。

  李俊輝一直有一個夢想,希望武川縣的老百姓都能吃上她養殖的綠色生態牛肉,“我還想擴大經營,把‘上魚得’綠色有機牛肉系列產品送進超市,並在牧場建設體驗店,配套建設養殖技術實訓基地。”(記者 蔡冬梅 鄭學良 徐躍 金丹 劉墨墨)

(責編:張雪冬、劉澤)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