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內蒙古頻道>>關注民生

“燈籠紅”紅半年

2021年08月16日08:24 | 來源:內蒙古日報
小字號

  在巴彥淖爾市五原縣勝豐鎮,很多和張美珍一樣的種瓜“老把式”靠種植“燈籠紅”香瓜走上了致富路。記者 包葒 攝

  風吹麥浪,瓜果飄香,糧豐畜壯,萬物豐茂。初秋時節,八百裡河套田疇似錦、沃野生金。巴彥淖爾市五原縣勝豐鎮又迎來了一年中的瓜香季。

  “來!嘗嘗我們這‘燈籠紅’,看看是不是名不虛傳啊?哈哈……”付清祿領著記者踏進她家的瓜田,大田內香瓜苗長勢正旺,她彎腰摘下一顆飽滿的香瓜,順手掰開,隻聽“嘭”的一聲,瞬間香味四溢。

  愛笑的付清祿現在是新豐村3組的組長,這個被日頭晒得黝黑的婦女並不在意自己的皮膚是不是粗糙了,她心裡裝得滿滿的都是這一畝畝讓她和村民們致富的“金疙瘩”——“燈籠紅”。

  “我在溫室、大棚、大田總共種了十來畝‘燈籠紅’,從3月賣到9月,半年時間靠它收入十幾萬不是問題。”付清祿每日為之奔忙,仍感覺渾身有使不完的勁兒,挂著汗珠的臉上散發出自信的光芒。

  “燈籠紅”香瓜因其外觀似小燈籠而得名,它果皮灰綠,皮薄肉厚、香沙綿甜,口齒留香,被當地人稱為“藏不住的香瓜”。

  “我們種植‘燈籠紅’香瓜有70多年的歷史了,從老一輩人留下籽種一直種到現在。但過去多在大田裡種植,旱澇不保收,瓜長不大,品相差,價格低,村裡專門種香瓜的農戶很少,形不成規模。現在我們按照溫室、大棚、中棚、小棚、露地的順序種,提早、梯次、均勻上市,能賣半年時間。”憑借聰明與勤勞,包括付清祿在內的瓜農們總結出了一套成熟的香瓜種植模式,每年的溫室香瓜3月多就上市了,非常搶手。

  近年來,隨著五原縣對縣域特色經濟的重視,全縣設施農業得到了快速發展,“燈籠紅”香瓜種植形式不斷優化,由原來的露地種植發展為溫室、大中小拱棚、露地相結合的種植方式,種植時間拉長,種植面積達200余公頃,隨著栽培技術的不斷創新,種植效益也不斷增加。

  “我們這兒地表土層為壤質灌溉層,含鉀量高,對糖和澱粉的積累非常有利,適合香瓜的生長,所以這裡家家戶戶都種‘燈籠紅’。現在大棚種植平均畝收入8千至1.2萬元,最高可達2萬元﹔溫室種植平均畝收入3至4萬元,最高可達6萬元。靠種瓜致富的人家越來越多。”跟土地打了一輩子交道的新豐村黨支部書記趙海龍告訴我們,從傳統農業到現代農業再到特色產業,國家一系列的支持政策、惠民政策他都歷歷在目。

  他說,早年大田種“燈籠紅”,一畝地才收入幾百塊錢。后來在拱棚種,應季時賣一個多月,畝均收入四五千元。現在溫室按照“分批種植、‘接力’上市”的管理方法,香瓜銷售周期延長至半年,而且能“搶鮮”上市,春節期間每斤售價40多元,應季時每斤也能賣二三十元。這樣算下來,畝均收入可達3到4萬元。“燈籠紅”種植已經成為當地種植戶增收致富的主導產業。

  2014年5月,五原縣“燈籠紅”香瓜成為國家農產品地理標志保護產品﹔2019年5月,它又被正式納入全國名特優新農產品名錄。

  作為農產品地理標志登記保護產品,多年來,“燈籠紅”香瓜在種植上實施“控肥、控藥、控水、控膜”四控行動,並且一直採用水肥一體化技術 、綠色防控技術,每年在抽樣檢測中和經常性農殘速測中合格率都保持在100%。

  如今,拉個車、到城裡去擺個攤兒的傳統賣瓜方式早已不能滿足“燈籠紅”香瓜日益擴大的種植規模,隨著互聯網的快速發展,“燈籠紅”藏不住的香味飄到了全國各地。

  張美珍也是村裡的種植大戶,見到她時,她正在瓜地邊麻利地給香瓜一個個罩上防撞網套,准備發走。

  “我們這‘燈籠紅’名氣越來越大,全國各地的人都要買,我現在主要是網上賣,基本都發往外地。我們每天早上4點多就起來干了,一直要忙到晚上11點,就這也緊供呢。每一個瓜都要經我手檢查后才會發走,咱得注重品質,買咱瓜的客戶沒一個說不好的。”一邊和記者嘮著,她一邊將套好網套的瓜擺放在紙箱裡。

  盡管天氣炎熱,但在新豐村,搶摘和銷售“燈籠紅”的瓜農們忙碌在田間地頭,難以掩飾的喜悅浮上眉梢。互聯網銷售給這個小村落開辟了一方新天地。

  村民們說,過去農民是忙一陣子,現在整年都在忙。入冬后他們也不會閑著,每天起早貪黑忙著給“燈籠紅”育苗,爭取讓這些香瓜第二年“搶鮮”上市。

  據了解,五原縣為推進農畜產品質量安全監管的精准化和可視化,搭建了農畜產品追溯平台,完善企業簡介、投入品使用情況、產品生產信息、當地水肥氣熱信息和產品檢測信息等。消費者手機掃描就能了解香瓜種植的全過程,實現質量可追溯、客人可鑒定、產品可召回。

  為擴大“燈籠紅”香瓜的產業規模和效益,勝豐鎮規劃建設了千畝“燈籠紅”香瓜特色種植園,精心打造了“燈籠紅”香瓜博物園,拓展線上、線下電商服務,進一步提高“燈籠紅”的知名度和美譽度。

  “以前是從‘土裡刨食’,現在是‘土裡刨金’吶!”隨著“燈籠紅”香瓜產業越來越興旺,新豐村的村民們對未來充滿了期望。(記者 胡芳 帥政 霍曉慶 包葒)

(責編:張雪冬、劉澤)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