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內蒙古頻道>>盟市>>烏海

全社會行動深度節水控水 大力度推廣節水工藝技術

烏海市水資源循環利用漸入佳境

2021年08月09日08:12 | 來源:內蒙古日報
小字號

  盛夏,炎炎烈日炙烤著烏海大地,對於城區的樹木植被來說,此時水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走進烏海市人們會發現,無論是山坡上還是道路兩旁、公園廣場,每棵樹木的根部都有一根黑色的滴管用於灌溉,正是有了滴灌技術的運用,這些植被才得以在干旱少雨的烏海存活。

  地處三大沙漠交匯處的烏海市年降水量160毫米,但蒸發量卻高達3200多毫米,水資源供求矛盾異常突出,指標性缺水是制約烏海發展的重要“瓶頸”,節水成為必然的選擇。

  “這些年來我們大力推廣節水灌溉技術,喬木造林採用滴灌,灌草種植採用噴灌、微噴灌等節水灌溉技術,把澆地變為澆樹,大幅度節約了造林綠化用水並提高了成活率。”烏海市自然資源局副局長周俊文介紹說。

  近年來,烏海市堅持以“節水優先、空間均衡、系統治理、兩手發力”治水方針為指引,堅持依水而定、量水而行、節水為重,按照《烏海市節水行動實施方案》,從農業、工業、生活、生態等各領域加大節約用水力度,實施深度節水控水行動,全力推動水資源節約集約利用,節水型社會建設取得了初步成效。

  不僅大力推廣節水灌溉技術,烏海市還不斷提高黃河水的利用率,使園林綠化用水逐步退出使用自來水及地下水灌溉,進行綠化用水與居民用水管網分離,城市生態景觀、城市綠化、道路清掃、車輛沖洗和建筑施工等優先使用再生水。該市還通過在城區低窪處修建雨水集水池,將城區內的雨洪水合理利用到綠化澆灌。對於農業生產,烏海市杜絕大水漫灌的方式,鼓勵有實力的農業企業、合作社開展灌溉設施改造,實施節水工程。同時,大力推廣水肥一體化技術和發展葡萄等優勢且耐旱作物。截至目前,烏海市節水灌溉面積4.7萬畝。

  為防止供水管網跑冒滴漏,烏海市在全市范圍內開展供水管網、綠化澆灌系統等節水診斷,並結合老舊小區改造工作加快推進老舊供水管網改造。推進學校、醫院、賓館、餐飲、洗浴等重點行業節水技術改造,新建公共設施必須安裝使用節水器具。同時著力推進節水型單位建設,目前,烏海市行政機關、事業單位節水型單位建成比例分別達到65%和34%。

  作為一座工業城市,工業用水佔烏海市用水量的比重達33.16%。針對工業產業結構特點,烏海市重點對高用水行業、重污染行業、高耗能行業進行節水改造。大力推廣高效冷卻、洗滌、循環用水、廢污水再利用、高耗水生產工藝替代等節水工藝技術,支持企業開展節水技術改造及再生水回用改造。對超過取水定額標准的企業,分類分步限期實施節水改造。截至2020年底,該市已對年用水量1萬立方米及以上的工業企業用水計劃管理實現全覆蓋。

  位於海南區的烏海市泰和煤焦化有限公司前些年特地投入2600萬元建設了水循環利用項目,項目建成后企業採礦用水淨化后實現了再利用。如今企業循環利用的水不僅可用於綠化和企業的洗煤廠,多余的還能外賣給園區其他企業。

  據烏海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副局長董彥卓介紹,2016年烏海市工業企業水重復利用率大約在80%,到2020年已提升到90%,水重復利用率在穩步提升。(記者 郝飚)

(責編:張雪冬、劉澤)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