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內蒙古頻道>>盟市>>鄂爾多斯

從生態佳到“生態+”

灶火壕村點“綠”成金 

2021年07月26日08:48 | 來源:內蒙古日報
小字號

  鄂爾多斯市東勝區罕台鎮灶火壕村鳥瞰圖。 柴國棟 攝

  從鄂爾多斯市東勝區出發,經東康線行駛大約9公裡,一個整潔舒適、花木扶疏的田園小村——罕台鎮灶火壕村映入眼帘。驅車行駛在鄉間小路上,郁郁蔥蔥的樹木隨著道路的延伸進入視野,樹蔭下蝴蝶在花間飛舞,“農家樂”裡傳出陣陣歡聲笑語,一幅美麗鄉村的畫卷徐徐展開。

  “灶火壕”因“運鹽路上建有灶火”而得名,東康線快速通道、機場快速路、榮烏高速和包茂高速跨境而過。誰能想到,過去這裡曾是產業單一、水瘦山寒的落后村,如今憑借著區位和生態優勢,搭上了鄉村旅游的發展“快車”,鄉間游人如織,地道的農副特產銷售火熱,別致的民宿格外“吸睛”……籍籍無名的小村庄換上綠樹蔥蘢、風景如畫的“容顏”。

  盛夏清晨,陽光透過斑駁的樹影洒向村庄,安靜的小村也喧鬧起來了,一波又一波前來感受田園生活的都市人,觀觀農家景、採採農家果、吃吃農家飯,綠色的山野仿佛天然氧吧,美麗的鄉村讓人流連忘返。

  推開村民王丑女家的院門,廚灶間熱氣騰騰。家常手藝最難得,自家的豬肉燉出一鍋美味的燴菜,炒個土雞蛋,燉一鍋鮮嫩的羊肉,飯菜剛一上桌,食客們爭先品嘗,生怕錯過了這農家美味。“這幾年來村裡旅游的人越來越多,我們軟件、硬件都得跟上,不能辜負大家的期待。”王丑女笑著說。

  “以前,我們村搞種植養殖業,村裡大都是老年人,年輕人都去城裡打工了。現在,村裡發展鄉村旅游,變資源優勢為發展優勢,走出了一條綠色、高效的經濟發展新路子。”談起村子的發展,村黨支部書記賀璐思路清晰,娓娓道來。

  選對路子,就要干出樣子。灶火壕村切實加強村庄環境整治、加快基礎設施建設,村容村貌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探索實行“村黨支部+企業+農戶”發展模式,通過土地流轉、多次分紅、就地打工等方式,助力村民增收致富。2019年與弘基豐茂農牧業有限公司共同建設田園綜合體,村民通過土地流轉每人每年增收3250元。種地打工兩不誤,村集體經濟和村民收入實現雙增收。

  村子的變化,不僅讓本地人受益,也吸引了很多創業者駐足。看到這個曾經留不住人的村子,如今成了大家向往的“詩和遠方”,韓學波選擇來這兒“扎根”。2020年,他的企業與灶火壕村共建利益聯結機制,投資建設“燚林和谷”項目,房車營地、叢林穿越等娛樂設施陸續建成使用,慕名而來的游客絡繹不絕。與此同時,為周邊村民提供衛生保潔員等就業崗位,拓寬增收渠道。如今,村民的錢包越來越鼓了,村集體經濟“家底”也越來越厚實。“我們家土地流轉了一部分,還有幾畝地種點玉米、土豆,在景區打工,每個月還能有3000元的收入,現在的生活,我很知足。”灶火壕村油坊社村民單文海說。

  對於世代居住在這裡靠天吃飯的村民來說,改變不僅意味著要徹底摒棄原來束縛發展的落后思想,更要大膽想、放手干。

  村裡的旅游火起來了,村民紛紛建起“農家樂”,劉文學就是其中之一。“從5月開始進入旅游旺季,一直持續到10月。即使淡季,也有一定的客流量,一年四季游人不斷,這樣的日子以前想都不敢想。”劉文學一邊招呼客人,一邊樂呵呵地說,“節假日裡,來我這兒的客人一天最多能達到100多人,一年的收入能有個10來萬!”

  鄉村旅游、果蔬採摘、農副產品加工……綠色發展不僅扮靚了鄉村,也富裕了村民。目前,全村農家樂已有12家,2020年接待游客達10萬人次,營業收入380多萬元,全村人均年收入2萬多元。

  “今天是我第2次來灶火壕村,這個地方非常好,空氣清新,特別適合游玩放鬆。”傍晚,來自東勝區的游客張東升在灶火壕村的農家院裡,跟好友吃飯暢聊,感受悠閑的田園生活。

  這裡既是鄉村旅游的聚集區,也是返璞歸真的純淨樂園。歲月靜好,未來可期,灶火壕村用原汁原味的鄉土情讓游客看得見美景、留得住鄉愁。(記者 戴宏 宋爽 李晗 安寅東 郝雪蓮)

(責編:張雪冬、劉澤)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