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蘭察布:站在開放前沿踏上高質量發展之路

2021年06月08日07:40  來源:內蒙古日報
 

  呼嘯的歷史裡,這裡曾是中原地區通往俄羅斯、歐洲必經的驛站,見証了昔日“使者相望於道,商旅不絕於途”的燦爛輝煌。

  新時代的征程中,這裡作為連接東北、華北、西北的交通樞紐、西北地區向東南出海的必經之地,作為我國通往蒙古、俄羅斯和東歐國家的重要國際陸路通道,全力構筑自治區開發開放新高地。

  這裡,就是烏蘭察布。

  黨的十八大以來,烏蘭察布市瞄准在服務國家戰略大局、自治區發展布局中的新定位、新使命,依托“一帶一路”建設和京津冀、呼包鄂協同發展戰略的深入推進,風檣陣馬,疾步前行,加快建設大通道,著力構筑大平台,全面發展大物流,成為自治區深化區域合作的重要門戶和橋梁。

  使命在肩的烏蘭察布,處處奔涌著高質量發展的活力。

  抓機遇夯基礎,“物流樞紐”聲名鵲起

  烏蘭察布地處內陸腹地,走向世界靠什麼?

  區位優勢無疑是最貼切的詮釋。烏蘭察布市委副書記、市長奇飛雲在6月5日召開的全國工商聯助推內蒙古高質量發展招商引資推介會上,以“物流樞紐,四通八達的‘樞紐基地’”來推介烏蘭察布對外開放優勢。

  烏蘭察布市是全國唯一的中歐班列非省會樞紐節點城市,並在莫斯科、烏蘭巴托等地布局了境外物流園和“海外倉”。

  既是中歐班列始發地,又有良好的區位條件,烏蘭察布做好向北開放這篇大文章的“底氣”十足。

  好風憑借力。烏蘭察布市主動融入“一帶一路”建設和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加緊推進烏蘭察布——張家口——大同區域合作,加快建設國家向北開放“橋頭堡” ,取得了亮眼的成績,外貿進出口總額由2016年的不足1億美元增長至2020年的4.4億美元,年均增長45.1%。

  ——國際陸路通道方面,與俄蒙合作建設了烏蘭察布——烏蘭巴托——烏蘭烏德“三烏通道”﹔出海通道方面,與天津港、曹妃甸港合作建設了內陸港,打通了多式聯運物流大通道,構建起了跨境雙向物流服務體系﹔航空通道方面,集寧機場完成航站樓國際流程改造,具備了開放航空口岸的硬件條件。

  ——主動融入京津冀協同發展,積極推進呼包鄂烏、烏大張區域經濟發展,拓寬發展新空間。

  ——烏蘭察布——二連浩特陸港型國家物流樞紐入選國家建設名單,烏蘭察布開放型經濟又添重要一翼,從邊境口岸借力,敞開全方位開放的大門。

  北上南下、東進西出、內外聯動、八面來風!大動作緊鑼密鼓,烏蘭察布市真正實現了“上天入海”,立體式交通物流網絡已基本形成。

  千帆競發,蓬勃發展。隨著“一帶一路”中蒙俄經濟帶、“國家物流樞紐布局和建設規劃”“環渤海地區合作發展”和“京津冀協同發展”國家戰略的推進,中歐班列的帶動作用日漸明顯。七蘇木保稅物流中心(B型)的建成,則解決了保稅功能缺失和跨境物流平台不完善等問題,進一步提升中歐班列發展空間。

  “現在,七蘇木中歐班列物流樞紐基地漸成規模,中歐班列開通9條線路,累計開行445列。”內蒙古亞歐國際物流公司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李路介紹說。而隨著班列“重去重回”,回程貨源與本地產業需求融合,烏蘭察布市初步形成了“通道經濟”轉化為“落地經濟”的產業發展新格局。

  北方(烏蘭察布)家居產業園內,一派繁忙景象,一輛輛滿裝木材原料的集裝箱運輸車駛入園區卸車平台,加工車間內機器轟鳴、工作人員辛勤作業,一件件成品家具完成質檢,分裝運往全國各地市場。如今,已有14家木材加工企業在此落戶。

  “當初之所以選擇在這裡建廠,看重的就是產業園獨特的區位交通優勢。隨著七蘇木中歐班列物流樞紐基地和七蘇木保稅物流中心(B型)的不斷發展,園區的區位優勢更加凸顯。”內蒙古嘉澤木業有限公司董事長郭進海表示。

  歷史反復証明,一座城市開拓的思維、開放的行為,都有可能產生神奇的集聚效應,激發產業發展的巨大潛力。

  烏蘭察布市大力發展跨境電商、綠色果蔬出口及木材制品的進口加工等開放型經濟,培育形成立足全市、輻射周邊、面向世界的產業集群和現代化物流體系,加快打造國家向北開放的戰略平台﹔發展現代物流業,擴展帶動上游生產加工為一體的制造業和下游金融、信息等現代服務業,推動產業集聚和轉型升級,從而帶動整體經濟的高質量快速發展﹔發展泛口岸經濟,積極承接二連浩特口岸功能內移,借助口岸的輻射帶動作用,提升外向型經濟發展水平。推動進口產品在該市加工轉化為成品,再向全國分撥,並帶動出口俄蒙熱銷輕工產品、電子產品的生產企業落戶該市,形成規模效應。

  推進立體式物流網絡建設,擴大開放合作“朋友圈”,烏蘭察布市大物流格局日益完善。

  新業態高科技,亮麗名片現代范兒

  越開放越發展。

  “北京向西一步,就是烏蘭察布。”依托區位優勢,烏蘭察布這個這個距離北京300多公裡、車程幾小時的塞外小城,在大數據的照耀下變得更為響亮。在這裡建一個大數據中心,已經在諸多科技公司的規劃當中,烏蘭察布“忙”了起來。

  這幾年,行業巨頭的數據中心紛紛落地烏蘭察布。而這一切,都源於2013年政企之間的一次接觸,華為公司經過多次考察,決定在烏蘭察布建設雲數據中心。華為雲數據中心的落戶,讓烏蘭察布市堅定了將大數據產業打造為長足發展的基礎產業的決心。

  走進位於烏蘭察布市的內蒙古中弘紫晶科技有限責任公司,“嗡嗡”低響聲中,一台台高速運行的服務器正在存儲、讀取和傳送著海量數據。“各部門、各系統的數據,既要做安全隔離,又要實現數據跨部門、跨系統的快速交換與共享。”內蒙古中弘紫晶科技有限責任公司相關負責人介紹說,根據電子政務的需求,在保証數據安全的情況下,實現政務內外網數據互聯互通,提升政務部門的協同工作效率,服務社會。

  全市大數據產業鏈條不斷完善,數字經濟市場空間漸次打開,一條“從雲到端”的全產業鏈加速成型。截至2021年5月,烏蘭察布市大數據產業園已落地12個數據中心項目,總投資規模為551.1億元,現已累計完成投資約89.8億元,服務器規模約256萬台。

  南有貴陽,北有烏蘭察布。中國“草原雲谷”的高新技術名片,烏蘭察布可謂實至名歸。

  “窺一斑而知全豹”。地理、資源、區位等優勢和環境、政策、機遇等有利條件的加持下,烏蘭察布市農牧業高質量發展之路蹄疾步穩,成為服務首都的“中央廚房”和全國種薯、燕麥、生豬主產區。烏蘭察布獲得“中國馬鈴薯之都”“中國燕麥之都”和“中國草原酸奶之都”的美名,亮出綠色有機農畜產品名片。

  “好種子帶來了強產業。”烏蘭察布市農牧局副局長郭有貴說,全市農牧業堅持“打綠色牌、走特色路”,通過種業創新,形成了馬鈴薯、冷涼蔬菜、燕麥雜糧雜豆、肉牛、肉羊、生豬和中草藥等“6+1”優勢主導特色產業。

  產業不同、模式各異,但都指向一個目標——從源頭鋪實農牧產業興旺的“第一公裡”。

  走進內蒙古希森馬鈴薯種業有限公司組培中心,部門經理張曉萌拿著拇指般大小的馬鈴薯原原種和近3斤重的商品薯向記者展示說:“這個叫原原種,它是遺傳性狀最穩定的一批種子,進一步繁殖良種就靠它。”

  種子品質的提升,讓“灰頭土臉”的馬鈴薯日漸變身興旺產業的“金豆豆”。馬鈴薯由先前的“提籃小賣”華麗轉身為“盛裝遠嫁”,“足跡”遍布全國20多個省區市,遠銷俄羅斯、韓國、新加坡等10多個國家和地區。

  烏蘭察布市四子王旗杜蒙肉羊聲名遠揚,同樣離不開“種子”這個“芯片”。它是四子王旗本土企業內蒙古賽諾草原羊業有限公司培育的新品種,作為首批國家肉羊核心育種場,內蒙古賽諾草原羊業有限公司已形成以生物育種和快繁技術為核心的生產經營體系。

  推開四子王旗吉生太鎮糖坊卜子村坤兌新村養殖戶陳月明家的院門,他正忙著給小羊羔喂草料。“杜蒙肉羊個頭大,肉質好,每隻比原來我們養的羊多賣300元。” 他高興地給記者算起養羊賬。

  ……

  曾經的烏蘭察布市“地上無草、地下無寶”。

  如今的烏蘭察布市越開放就越發展,不斷蓄積發展新動能,多核支撐、多極帶動、多點突破,正在重構發展新版圖。

  面向“十四五”,烏蘭察布市高質量發展思路明確,路徑清晰。“登高望遠,跳出烏蘭察布看烏蘭察布,在更大范圍、更寬領域、更深層次上推進向北開放。”烏蘭察布市委書記隋維鈞說。

  烏蘭察布市把開放合作作為實現高質量發展的關鍵之舉,依托首府、面向首都,堅持向北開放與區域合作“雙向發力”﹔以建設國家物流樞紐為抓手,全面推進公路港、鐵路港、航空港“三大開放合作平台”建設﹔推動口岸與腹地一體化聯動發展,重點引進跨境電商、落地加工和國際物流企業,加快建設國家向北開放“橋頭堡”。

  站在開放前沿,烏蘭察布的高質量發展之路未來可期!(記者 戴宏 皇甫美鮮 宋爽 袁寶年 王磊 海軍 見習記者 郭羽)

(責編:張雪冬、劉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