堅持系統思維 建設美麗家園

2021年05月27日09:32  來源:內蒙古日報
 

美麗村庄。

晾晒紅花。

番茄豐收。

金色葵海。

豐收的喜悅。

規模養殖。

採摘香瓜。

沙漠種草。

烏拉特草原。

初夏的烏梁素海,碧波蕩漾,綠蔭如蓋,水鳥翔集。這可忙壞了“鳥爸爸”張長龍。在烏拉特前旗額爾登布拉格蘇木烏梁素海場部,他數十年如一日地照顧著北歸候鳥。

“過去烏梁素海甚樣,現在甚樣?!”今年68歲的張長龍自小就生活在烏梁素海湖邊,對“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感觸很深。他說,“在治理以前,烏梁素海曾經一度臭氣熏天,鳥類明顯減少,哪裡還有游客願意來玩啊!”

烏梁素海位於巴彥淖爾市烏拉特前旗,是國家“兩屏三帶”生態安全戰略格局中“北方防沙帶”的關口。

幾年前,烏梁素海深陷生態之痛,水質為劣Ⅴ類。如今的美麗光景得益於我區採取“點源、面源、內源治理+生態補水”和“兩節、兩補、兩恢復”的治理舉措。

堅持系統思維,從單純治湖泊向系統治流域轉變,把生態環境治理與綠色發展緊密結合,統籌推進烏梁素海流域山水林田湖草綜合治理,流域生態環境持續改善。2019年4月,巴彥淖爾市開啟了烏梁素海山水林田湖草生態保護修復工程。

“我們實施試點工程,把單純‘治湖泊’向系統‘治流域’轉變,統籌推進全要素、全流域、全地域綜合治理。”巴彥淖爾市副市長劉志勇介紹說。

巴彥淖爾,坐落在烏蘭布和、庫布其兩大沙漠和荒漠、戈壁灘之間,猶如一個天然綠色屏障,阻擋風沙東進,北中國生態安全系於此線。

烏梁素海,中國八大淡水湖之一,是黃河流域重要的自然“淨化區”、生物“種源庫”,生態作用十分重要。

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對包括烏梁素海在內的內蒙古“一湖兩海”治理作出重要指示批示。

2018年3月,習近平總書記在參加十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內蒙古代表團審議時強調:“加快呼倫湖、烏梁素海、岱海等水生態綜合治理,加強荒漠化治理和濕地保護,加強大氣、水、土壤污染防治,在祖國北疆構筑起萬裡綠色長城。”

如何恢復烏梁素海的湖光山色?如何建設良好的水生態系統?

巴彥淖爾市委、市政府深刻認識到,烏梁素海問題在水裡,根源在岸上,必須深入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和“山水林田湖草沙是一個生命共同體”理念,全流域全要素源頭治理、系統治理、綜合治理,才能徹底消除生態隱患,為河套灌區現代農業高質量發展創造條件,為保障黃河中下游生態安全作出貢獻。

市裡成立了工程實施指揮部及項目推進領導小組,明晰責任清單、制定規章制度。創新融資模式、強化社會資本合作,爭取並實施總投資56.78億元的烏梁素海流域山水林田湖草生態保護修復國家試點工程,確定修復思路、系統穩妥推進,探索出一套具有巴彥淖爾特色的生態保護修復新模式、新路徑、新做法。

編制了烏梁素海全流域綜合治理規劃,以及礦山、林業、草原、沙漠等專項治理規劃,推進重點區域生態治理,同步實施點源、面源、內源治理,從單純治湖泊向系統治流域轉變。

在上游烏蘭布和沙漠,建設全國防沙治沙綜合示范區和中國-以色列(巴彥淖爾)防沙治沙生態園,積極探索沙漠治理與光伏發電、沙草產業、蒙中藥材等綠色產業相結合的可持續治理模式,阻止泥沙流入黃河、侵蝕河套平原。

農民侯月茹在磴口縣沙金套海蘇木溫都爾毛道嘎查王爺地肉蓯蓉產業基地從事挖蓯蓉的活兒已經有七八年的時間,哪棵梭梭下面“有貨”,她一眼就能看出來。“2006年以前,這裡是一片沙漠,很難看到樹。” 侯月茹說。

“2006年,我們開始試種梭梭,幾年下來,成活率挺高。2014年,開始大面積栽植梭梭,到如今已經有3萬畝,並且人工接種肉蓯蓉2萬畝。打造形成以肉蓯蓉種植為主體,甘草、黃芪、鎖陽、苦豆籽、沙漠羊、沙漠雞等為輔助的沙生動植物種養鏈。”內蒙古王爺地蓯蓉生物有限公司董事長魏均說。

王爺地肉蓯蓉產業基地坐落在烏梁素海流域烏蘭布和沙漠中。巴彥淖爾市境內的烏蘭布和沙漠位於烏梁素海流域上游源頭,是黃河流域的有機組成部分,總面積506萬畝。近年來,巴彥淖爾市認真貫徹“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以生態治理產業化、產業發展生態化為方向,實行全要素、全流域綜合治理,在烏蘭布和沙區探索出了生態治理產業化、產業發展生態化的有效途徑。

“今年基地肉蓯蓉豐收,每畝梭梭林可採挖肉蓯蓉鮮品100公斤,畝產值可達3000多元。” 魏均說。

與此同時,巴彥淖爾市還依托烏蘭布和沙區沙、水、光等資源優勢,組建成立沙業興農業綜合有限責任公司,統一收儲整合烏蘭布和沙區土地,整體規劃布局,推動沙區產業結構調整優化和農牧業經營方式轉變。到目前,巴彥淖爾市累計在烏蘭布和沙漠種植梭梭35萬畝,接種肉蓯蓉10萬畝,種植釀酒葡萄、蘋果、梨、棗樹等3萬畝﹔投入20多億元,建成42萬畝無污染飼草料基地、38座有機牧場、2家現代化工廠、1家有機飼料廠、10家有機肥廠、1家飼料廠和1家無害化處理廠,年加工產值46億元。

磴口縣建立了光伏園區,一塊塊藍色的光伏板整齊地排列在沙漠裡,裝機容量達200多兆瓦的光伏發電項目建立起來。同時,以光伏發電作為電源,安裝了滴灌設施,在光伏板下種上了沙地柏和飼草等許多植物。光伏園區道路兩旁,垂柳、槐樹、金葉榆、丁香等各類花草樹木形成了高低搭配、錯落有致的景觀綠化帶,甚至連遠在南方的茶樹——鳩坑種,也在這裡安了家。人們臉上的憂愁逐漸被笑容取代。

烏蘭布和沙漠的治理是系統性治理的一部分,城鎮和工業園區,是系統性治理的第二部分。

曾經,流域內城鎮生活污水、工業園區生產污水和散排企業生產污水,成為該湖點源污水三大主要排放源。如今這裡實施點源污水“零入海”行動,實現城鎮污水和工業園區廢水全部收集、處理、回用,不再排入烏梁素海。

在臨河區東城區污水處理廠,入水口的渾濁污水經一道道處理工序后,在出水車間變得清澈透明。經檢測,出水達到國家一級A標准。

系統治理,河套灌區是另一個重點。從2016年開始,巴彥淖爾市加大對農業面源污染整治力度,通過調整種植業結構,推廣綠色防控、控肥增效、控藥減害、控水降耗和控膜提效等新技術,從源頭上控制化肥、農藥等農業投入品的使用,全市綠色防控面積達到700多萬畝,覆蓋率達到60%以上。

系統治理的再一個重點,就是農村牧區的治理。巴彥淖爾市在農村牧區開展人居環境整治,推進“廁所革命”。全市統籌、打破行政區域,引進大型企業,運用德國等的先進技術,集中處理畜禽糞污、垃圾污水、秸稈、蘆葦等廢棄物,生產有機肥、沼氣,生物質發電,變廢為寶,促進環境改善、產業發展。

臨河區白腦包鎮永勝村有這樣一個“美麗庭院”:8間小平房被郁郁蔥蔥的綠意簇擁著,7棵果樹在院子中央一字排開,幾十盆花開正艷的大小盆栽靠牆擺放,各類農具拾掇得整齊干淨,這就是村民趙志國家的院子。

在他的菜園子裡,有一個復合酵素衛廁污水垃圾無害化處理設備,這個設備能利用復合酵素微生物技術將垃圾、污水處理為有機營養液肥和回用水。像這樣的生態廁所,在永勝村已有130余個。

系統治理的重中之重是烏梁素海湖區及周邊。實施入海前濕地淨化、網格水道、清淤、生態補水等工程,進行內源治理。開展烏拉山受損山體修復、山洪溝口整治。採取草畜平衡、休牧輪牧等措施,修復烏拉特草原生態。

“拯救烏梁素海,生態補水很關鍵,效果也最明顯。”河套灌區排水事業管理局局長張浩文說,“向烏梁素海生態補水有三大作用:防止沼澤化、保持水鹽平衡、改善水質。”

據悉,黃河水利委員會2018年向烏梁素海生態補水5.94億立方米,2019年向烏梁素海生態補水6.15億立方米,2020年向烏梁素海生態補水6.25億立方米。通過生態補水,烏梁素海整體的水體置換加快了,水質改善也加速了。

烏梁素海的治理是一項系統的重大工程,在生態補水的同時,巴彥淖爾市還啟動完成了烏梁素海網格水道工程,在烏梁素海湖區清理開挖54條近120公裡的網格水道,並對河道底泥進行無害化處理,建成60平方公裡的生物過渡帶,進行蘆葦加工轉化推動資源利用等系列措施,進一步優化烏梁素海的水動力條件和水體置換,改善烏梁素海富營養化狀態。

“蘆葦如果不及時割掉,第二年就會落到海裡產生污染,導致水體富營養化。消化蘆葦既保護了環境,也帶動了職工收入。” 烏梁素海實業有限公司黨組成員李興中說。

曾經需要每年貼人貼錢收割又陳年積壓的蘆葦,如今成了能致富增收的香餑餑。它搖身一變,成為生產吊袋木耳菌包、手工藝品編織、草顆粒飼料、生物質顆粒燃料的主要原料。

經過治理,烏梁素海流域上游烏蘭布和沙漠累計防沙治沙7.25萬公頃,流域內城鎮污水(點源治理)處理廠全部達到國家一級A排放標准,湖區(內源治理)通過生態補水、濕地淨化、蘆葦收割等措施,改善了水質。

水質好不好,魚鳥先知道。目前,烏梁素海湖區共有魚類22種﹔鳥類264種600多萬隻,其中國家一、二類保護鳥類45種。

“通過綜合施策、標本兼治,全市生態環境不斷改善,烏梁素海水質總體穩定在五類、局部達到四類。”烏梁素海生態保護中心副主任包巍說,“現在還不是鳥兒最多的時候,但是回來的鳥已經開始筑巢孵蛋了。” 這些美麗的鳥是烏梁素海水域生態保護的受益者,也是見証者。

人不負青山,青山定不負人。優良的生態環境是烏梁素海吸引游客的最大優勢。“我以前總說‘青山與我不見面,我看青山兩不厭’,坐在家裡雲欣賞一下各地的美景就好了。來過了烏梁素海,看過了疣鼻天鵝,現在我的理想是‘青山碧水,天天相見’。”來自呼和浩特的游客李小凡很后悔沒有早點來烏梁素海看天鵝。

2020年,在烏梁素海水質採樣現場,黃河水利科學研究院的王司陽博士說:“通過對周邊走訪調查和實際監測得知,烏梁素海水質感觀變化明顯,棲息鳥類的物種和數量明顯增多。”

巴彥淖爾市烏梁素海山水林田湖草生態保護修復項目是全國唯一入選自然資源部首次發布的10個社會資本參與國土空間生態修復典型案例的山水林田湖草綜合治理項目。

如今,巴彥淖爾市正搶抓國家實施黃河河道和灘區綜合提升治理工程的機遇,積極推進烏梁素海生態補水專用通道工程、黃河生態廊道、大型現代化灌區建設、渠系網格化生態化治理等重大項目,通過生態大治理、大保護、大提升,打牢現代農牧業高質量發展的生態基礎。

同時,全力建設河套全域綠色有機高端農畜產品生產加工服務輸出基地,全面打響“天賦河套”區域公用品牌,以現代農牧業的率先突破,打通綠水青山變成金山銀山的有效通道,引領地區綠色高質量發展。(記者 寶力道 韓繼旺 張慧玲 賈弈村 圖古斯畢力格 特潤)

(責編:劉澤、張雪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