速度+溫度=滿意度

2021年05月17日07:29  來源:內蒙古日報
 

免費刻章、免費郵寄營業執照和發票、免費發放稅控設備、免費復印材料……隨著“無費區”窗口的設立,首位受益者、內蒙古鑫盛達技術服務有限公司員工劉女士贊不絕口。她說:“沒想到新開辦企業實現注冊登記‘零成本’,還能享受這麼周到的服務,真是太貼心了。”

在包頭市稀土高新區政務服務大廳,“雙休、節假日政務服務5+2”同樣讓辦事群眾拍手叫好。“高新區推出的這項舉措對工作日沒有時間出來辦事的群眾提供了便利,這才是真正為民辦實事,好樣的!”前來大廳窗口辦理代開發票業務的包頭市秦大蔬食品加工有限公司員工全女士豎起大拇指。

為不斷提升審批服務的速度、溫度和企業、群眾的滿意度,把黨史學習教育的成果轉化為為群眾、為企業辦實事的工作動能,稀土高新區政務服務大廳相繼推出“一網通辦”“一窗受理”“一件事一次辦”“蒙速辦·幫你辦”“雙休日、節假日隨時辦”“辦不成事窗口”“雙語窗口”等特色便民服務,優化332項服務流程,推出512項“互聯網+政務服務”,實現政務服務事項自助辦、隨時辦。

“我們就是想通過全方位、無死角的優質服務,實現辦事企業和群眾‘進一道門、到一個窗、跑一次路、辦所有事’,在高新區放心投資、安心發展、舒心生活。”稀土高新區政務公開辦主任駱東升說。

自黨史學習教育開展以來,稀土高新區用新思路、新辦法破解難題,用新精神、新作為推動落實,把學習黨史同總結經驗、觀照現實、推動工作結合起來,堅持把辦實事、開新局作為開展黨史學習教育的落腳點,圍繞“辦什麼實事”“誰來辦實事”“如何辦實事”,用心用情用力解決好群眾急難愁盼問題,真正讓群眾感受到開展黨史學習教育帶來的變化和實效。

連日來,在稀土高新區各基層社區,黨史學習教育的豐碩成果正加速化作“為民辦實事”的生動實踐,一項項接地氣、能落實、受歡迎的民生實事,成為架起黨和人民群眾敞開心扉、互聯互通的橋梁,切實讓群眾感受到為民服務的厚度和溫度。

在稀土高新區稀土路街道科技路社區,舉辦了一場由27名社區居民代表參與的民情民意懇談會。近兩個小時的會議中,社區第一書記張陸面對面傾聽群眾呼聲,不但收集了民情民意,還加深了群眾對社區工作的了解,在場居民代表無不為社區的真情實意深深打動。

得知居住在恆祥養老院的孤寡老人蘇福生急需辦理身份証,稀土路派出所所長王行晨立即為老人拍照並修改上傳照片,制証后還提供“上門送証”服務。

“樓層高,年紀大了下來扔個垃圾都不方便,如果可以不離開舊屋,加裝電梯就好了。”這曾是家住稀土路街道沼潭東路第一社區紅十字會家屬樓的白叔常念叨的“心頭事”。社區黨委摸清居民需求,找准問題症結,通過多方爭取,成功為紅十字會家屬樓協調加裝2部電梯,惠及居民50余人。

在稀土高新區民馨路街道,每月15日社區工作人員都要按照認証標准,對每個低保戶身份証、戶口本、低保証、殘疾証等相關証件進行核查,並“手把手”教其使用手機APP進行生存認証。民馨路街道黨群服務中心副主任劉強告訴記者:“街道綜合考慮人群特征、黨群需求、服務半徑等因素,為社區居民提供集約高效的‘家門口’服務,深受群眾歡迎。”

今年,稀土高新區萬水泉鎮聚焦特殊群體、著眼低收入困難群體,將10項民生實事抓實抓牢,深入基層開展民生救助政策宣講活動,張貼公示10項救助補貼發放標准,把民生救助政策送到群眾身邊。

黃草窪村積極協調解決群眾反映的突出問題,及時修復受大型車輛碾壓受損的道路,並通過安裝限高架限制大型車輛流量,解決了困擾村民的噪音問題。

近幾個月來,稀土高新區主動服務基層辦實事,積極開展“社區吹哨、黨員報到”“為民分憂解難題、立足崗位作貢獻”“我幫你”新時代文明實踐志願服務等主題實踐活動,建設41個志願服務站點,開設68項為民服務項目,志願服務75次,開展主題黨日157次﹔ 970名在職黨員就近進入社區報到,設立101個黨員先鋒崗、責任區,認領32件民生實事。(記者 劉向平 通訊員 賈婷婷)

(責編:張雪冬、劉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