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拉善盟:點式診療找問題  靶向聚焦辦實事

2021年05月12日17:12  來源:人民網-內蒙古頻道
 

群眾的點贊滿意是衡量工作成效的標尺維度,群眾的幸福笑容是對工作的最大褒獎。自黨史學習教育開展以來,阿拉善盟聚焦“我為群眾辦實事”,堅持從最困難的群眾入手,從最突出的問題抓起,從最現實的利益出發,千方百計解決群眾實際困難,真心實意為群眾辦好事實事,著力解決一批老百姓“急難愁盼”的具體問題,以實際行動不斷增強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和滿意度,讓黨旗在基層一線高高飄揚。

開門納諫,征集民之所盼

“始於群眾所需,終於群眾滿意”。全盟各旗區、各部門上下聯動,同步開展“我為群眾辦實事”開門納諫、廣開言路征集工作。一是請進門收集民意,以民意為綱,化己之動力。相繼開設熱線電話、電子郵箱、來信來訪直通車、“12345”政務服務便民熱線專欄、“駝鄉e站”智慧黨建平台“我為群眾辦實事”欄目等載體平台,暢通問題線索渠道、意見問題照單全收、承諾時限建立清單,堅持問題導向聚焦要害症結,確保事事有回聲、件件有回應。二是敞開門廣納民言,以民言為鏡,察己之得失。在黨群服務中心、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政務服務大廳、街道社區黨群等窗口單位設立“開門納諫”“排憂解難”“吐槽投訴”等為民辦實事專櫃,同時把群眾代表、服務對象、媒體記者等請進門,多渠道、全方位征求改進工作的意見建議,梳理問題、剖析原因、匯總整改。三是登上門傾聽民聲,以民聲為則,明己之擔當。面對面、零距離地沉到群眾一線中去,著力解決群眾最關切、反映最強烈的問題,通過入戶走訪、座談交流、民意調查等形式,問需於民、問計於民、問政於民、問效於民,從群眾不滿意的地方改起,從群眾最需要的地方做起,切實做到問題不解決不鬆勁、解決不徹底不放手。四是走出門匯聚民心,以民心為尺,思己之責任。聚焦主責主業,宣傳部、衛健、教育、交通、住建等民生行業部門分級分類陸續推出一批“我為群眾辦實事”台賬,形成“三問”清單,對能夠當下解決的堅持立行立改,對一時難以解決的明確完成時限持續跟蹤推進。堅持把問題條目、進度安排、處理結果等公開事項置於“陽光下晾晒”,高標准、高質量將“我為群眾辦實事”落地、落實。

實干擔當,解決民之所盼

“肩扛千斤謂之責,背負萬石謂之任”。以“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為鞭策,戒除庸常心態,打破尋常狀態,拼出非常姿態,扎實做好每一件民生實事。一是行業部門“搭平台”,著力解決“急難愁盼”。在群眾聯系密切的行業部門和窗口單位扎實推進“一門式一網式”政務服務集約化模式,優化提升服務大廳“一站式”功能,實現線上線下互補融合發展。積極探索推行開辦企業“線上一網一界面、線下一窗一表格”,加快政務信息化建設。深入開展“戴黨徽、亮身份、辦實事、樹形象”承諾踐諾活動,為群眾提供優質高效的服務,實現群眾辦事“零跑動”。二是黨員干部“樹形象”,志願服務“展新貌”。積極開展當先鋒、作表率、展作為的“阿拉善先鋒”行動,廣泛參與“我幫你”志願服務活動,積極倡導“周末志願服務1小時”,每名黨員要承諾辦一項為民實事。做亮阿拉善新時代文明實踐品牌,在全社會形成守望相助、友愛互助的濃厚氛圍。三是基層治理“花心思”,群眾共享“好日子”。積極探索黨建引領基層治理的新途徑,積極構建黨群服務中心和八個職能部門相配合的“1+8+N”模式,同時協同包聯單位把各種資源下沉到社區,把力氣真正用在參與治理、服務群眾上,有效形成“群眾參與、三級協調、社區吹哨、部門報到”的城市精細化管理新格局。四是服務居民“零距離”,每天住在“幸福裡”。由街道社區黨組織統籌、幫聯單位聯合推進,深入開展“紅色業委會”示范創建,按照“有能力、有公心、有熱情”標准,選優配強小區黨支部書記,積極組織業主、網格員、志願者等力量全面參與社區治理,打通服務群眾的“最后一公裡”。

真幫實扶,實現民之所暖

“始於群眾所需,終於群眾滿意”。著眼“規定動作做到位、自選動作有特色、創新載體出實效”的工作目標,深入開展阿拉善盟“干部基層辦實事、部門包聯惠民生、村企結對促提升”活動,認真辦好“小事情”贏得“大信任”、解決“小問題”增進“大感情”、始於“小道理”拉近“大距離”,牢固樹立“群眾利益無小事,一枝一葉總關情”的宗旨理念。一是堅持上下聯動,實現包聯“四覆蓋”。由盟直包聯嘎查村的部門領導任組長、旗(區)包聯部門領導任副組長,與盟旗共同選派的科級干部、大學生、結對企業共同成立200個工作組,確保領導干部聯系全覆蓋、大學生服務全覆蓋、部門單位包聯全覆蓋、企業結對幫扶全覆蓋。二是堅持問題導向,理順發展“四明確”。因地制宜推行“黨支部+合作社+公司+農戶”、村企合作型、入股分紅型、飛地經濟型”等發展模式,明確發展模式﹔堅持因村施策,精准選擇產業,宜農則農、宜牧則牧、宜游則游,明確產業類型。指導每個嘎查村至少儲備5個可行項目,實現村村有項目支撐,明確資金保障﹔指導制定嘎查村集體經濟經營性收入管理辦法等制度,明確集體經濟經營性收入分配原則、管理辦法等,明確聯結機制。三是堅持因地制宜,目標任務“四提升”。按照“就地就近、需求對接、互利共贏、義利兼顧”的原則,為每個嘎查村確定一個結對幫扶企業,從資源、資金、技術、管理、加工、銷售等方面進行幫扶,實現所有嘎查村企業結對幫扶全覆蓋。2021年,全盟所有嘎查村年集體經濟收入全部達到10萬元以上,其中超50萬元和100萬元的嘎查村較2020年分別增長50%,總數達到27個,每個旗區至少形成2個以上示范點。四是堅持成果共享,實現民生“6個100%”。從嘎查村集體經濟收入中:100%一次性補貼應屆新考錄全日制大專及以上學歷大學生、100%為生活相對困難群眾發放冬季燃煤補貼、100%支付嘎查村垃圾清運費用、100%為臨時困難群眾實施救助、100%為高齡老人發放高齡補貼、100%負責群眾文體活動費用支出,讓群眾百姓感受到實實在在的成效和變化。

踐行初心為百姓、排憂解難暖民心。阿拉善盟將大力弘揚“吃苦耐勞、一往無前、不達目的決不罷休”的蒙古馬精神,以“人一之我十之、人十之我百之”的韌勁,以“百舸爭流、奮楫者先”的干勁,認真回應人民群眾的呼聲和期待,真正把人民滿意作為開展黨史學習教育的出發點和落腳點,牢記初心使命、走好群眾路線,以實際行動不斷增強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和滿意度。(趙剛)

(責編:張雪冬、劉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