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北開放立潮頭——內蒙古打造我國向北開放重要橋頭堡紀實

2021年03月05日09:57  來源:內蒙古新聞網
 

祖國正北方,巍巍國門下,二連浩特鐵路口岸有了新模樣。

3個月前,二連浩特鐵路口岸完成升級改造,標准軌邊檢線由1條增至3條,日均接發出入境班列能力由12列增至18列左右,運能進一步提升。

這樣的新變化,在內蒙古19個邊境口岸不斷上演。

從古絲綢之路悠遠駝鈴,到“一帶一路”建設惠顧草原﹔從中歐班列如長龍般呼嘯而過,連接起亞歐及整個世界,到各類對外開放平台相繼搭建,全方位開放格局日趨完善。

邁進新階段、奮進新征程,內蒙古站在了一個全新的歷史起點上。

“十四五”如約而至。開好局、起好步,向北開放的隆隆戰鼓振聾發聵:緊扣落實打造我國向北開放重要橋頭堡的戰略定位,努力形成聯通內外、輻射周邊,資源集聚集散、要素融匯融通的全域開放平台,在全方位融入國內國際市場中增創發展新優勢。

以更寬廣的視野和胸襟全方位擴大開放。今天的內蒙古,處處躍動著勃勃生機﹔今天的內蒙古,開放的大門越開越大。

走過歲月,歷史基因賦能開放橋頭堡

從歷史走來,內蒙古從不寂寞。

300多年前,從內地途經歸化、二連浩特,蜿蜒向北的駱駝商隊,撐起了古絲綢之路的一路繁華。今天,19個口岸宛如19顆璀璨明珠,鑲嵌在祖國北疆的邊境線上,連接著與世界共商、共建、共享的“時代夢想”,續寫著絲綢之路新傳奇。

登高望遠,內蒙古底氣十足。

看區位,內蒙古橫跨“三北”、外接俄蒙、內連八省區,是我國“北開南聯、東進西出”的重要樞紐,具有陸海聯運的優越條件。作為祖國向北開放的橋頭堡、絲綢之路經濟帶的組成部分、“歐亞大通道”的節點,發揮著祖國向北開放重要窗口的作用。

看經濟,內蒙古是建設“中蒙俄經濟走廊”的重要支點,有著經貿往來歷史悠久、依賴程度高、農牧業發展相似度高和區域內資源富集、合作互補性強、基礎設施功能和樞紐作用凸顯的優勢,發展潛力巨大。

看人文,內蒙古是中蒙俄友好交往的重要紐帶。中蒙俄毗鄰地區民眾在民族、語言、歷史、文化傳統、風俗習慣等方面相近。獨特的區位、人文、跨境民族優勢,為與俄蒙開展教育、文化交流、醫療衛生、跨境旅游等諸多方面合作奠定了堅實基礎。

如何利用獨特的區位、人文、資源等優勢,讓對外開放與合作發展的勢頭更加迅猛?如何在國家戰略布局中,讓價值和夢想更好地實現?

“要通過擴大開放促進改革發展,發展口岸經濟,加強基礎設施建設,完善同俄羅斯、蒙古合作機制,深化各領域合作,把內蒙古建成我國向北開放的重要橋頭堡。”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講話,為內蒙古點題破局。

結合獨特優勢,深耕特色產業,秉承開放基因的內蒙古充分發揮“我國向北開放重要橋頭堡”作用,方向更明確,步履更堅實。

“十三五”期間,內蒙古主動融入“一帶一路”,加快“中蒙俄經濟走廊”建設,取得累累碩果——

5年來,全區進出口總額年均增長8.5%,服務過境中歐班列佔全國近50%,回程貨物品類不斷增加。與此同時,口岸通關時間不斷縮短,通關成本大幅度降低。

5年來,滿洲裡和二連浩特國家重點開發開放試驗區、呼倫貝爾中俄蒙合作先導區等平台建設穩步推進,阿聯酋赤峰“一帶一路”草畜一體化項目建設有序推進,向北開放的重要橋頭堡作用日益顯現。

踏著這條不斷延展的開放之路,內蒙古走過歷史,奔向未來!

立足當下,全面發力跑出時代加速度

北京向西一步,就是烏蘭察布。

烏蘭察布,全國17個中歐班列鐵路樞紐中唯一一個非省會城市,自2016年中歐班列啟運以來,已開通運行8條路線,覆蓋中歐、中亞重要地區,並已基本實現定點、定時、定價、定線、定車次的穩定運營。

歷史反復証明,不論一座城市的起源是多麼的普通,開拓的思維、開放的行為,都有可能產生神奇的集聚效應。

2020年,烏蘭察布開放動作頻頻——中國AOPA烏蘭察布航空產業園項目落地,集大高鐵從立項到開工僅用18個月,七蘇木保稅物流中心(B型)投入運營,進出口業績外貿備案企業實現包保服務全覆蓋……

2021年,這座城市又在謀劃更大力度的對外開放——堅持陸海空同步發力,發展樞紐經濟,強化運儲加協同發展,推動國家骨干冷鏈物流基地、進口商品線下體驗中心建設……大動作緊鑼密鼓,力圖讓世界見識一個不一樣的烏蘭察布。

立足當下,全面發力,內蒙古向北開放勢頭迅猛,正在向更大范圍、更寬領域、更新方式和更深層次不斷拓展。

2020年,內蒙古服務過境中歐班列5000多列,始發中歐班列增長15.4%。從“去程滿載,回程放空”到班列常態化運行實現“重去重回”,從“酒肉穿腸過”到培育具有競爭力和高附加值的開放產業鏈,從簡單的邊境貿易到動動手指就能買全球、賣全球……

開放的進程中,各盟市各出奇招,不時傳來令人振奮的消息。

以色列巴彥淖爾現代農業產業園項目正有序推進,包頭保稅物流中心封關運營,滿洲裡國家跨境電商綜合試驗區成功獲批,阿拉善海關正式開關。

2020年,中國(呼和浩特)跨境電子商務綜合試驗區開通運營,全市貨物貿易進出口總額完成147億元﹔赤峰市外貿進出口總額達99.9億元,跨境電商進口值突破6000萬元﹔呼倫貝爾外貿進出口總值完成160.8億元,中歐班列開行突破3000列。

越開放,越發展﹔越發展,越需要進一步開放。

開放,促進了內蒙古經濟社會發展。2020年內蒙古外貿進出口值1043.3億元人民幣,進口食品、化妝品、汽車等消費品滿足了人民群眾對消費升級的需求。

開放,推動了內蒙古經濟轉型升級。通過農產品、鋼材、高新技術產品,內蒙古出口產品結構不斷優化﹔通過進口以煤炭、鐵礦石為主的資源性商品,內蒙古產業發展水平不斷提升。

開放,拓展了內蒙古經濟發展空間。內蒙古不斷加強國際產能合作,與全球多個國家建立了經貿往來,傳統市場不斷鞏固,新興市場逐步拓展,利用“兩種資源”開拓“兩個市場”的能力持續增強,全球資源配置能力大幅提升。

大規模“引進來”、大踏步“走出去”的內蒙古,開放的力量愈發強勁,發展的空間不斷拓展,發展的資源加速集聚。

擁抱未來,戰略支點融入發展新格局

“中國開放的大門不會關閉,隻會越開越大!”

當前,全球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大量涌現,國際競爭日益復雜,貿易保護主義持續升溫正威脅著全球經濟的增長勢頭。而中國一以貫之將改革開放進行到底的堅強決心,必將推動中國經濟巨輪駛向更開闊的水域。

“加快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這是黨中央作出的重大戰略部署,這是關系我國發展全局的重大戰略任務。

在國家戰略的推動下,處於向北開放最前沿的內蒙古,站上了新起點,掀開了新篇章。

“今后,中蒙俄經濟走廊在我國外部循環中的作用將進一步凸顯。內蒙古要發揮向北開放橋頭堡優勢,打造國內國際雙循環的戰略支點。”內蒙古社科聯專家朱曉俊認為,有效發揮對外開放前沿高地和平台的作用,為國家高水平開放探索新模式新經驗,是內蒙古在全國發展大局中重要價值的新體現。

打造戰略支點,融入新發展格局,重任在肩。《內蒙古自治區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擘畫出內蒙古全方位開放的新藍圖:

——推動更高水平對外開放,內蒙古將深度融入共建“一帶一路”,全面參與“中蒙俄經濟走廊”建設,深化生態環保、國際產能、基礎設施等領域務實合作,大力發展泛口岸經濟,以高水平開放促進高質量發展。

——加快泛口岸經濟發展,內蒙古將統籌口岸、通道和各類開放載體,著力貫通陸海空網聯運主通道,推進重要樞紐節點城市、貨物集疏中心和資源轉化園區建設,改變口岸同質化競爭、孤立式運行狀況,形成口岸帶動、腹地支撐、邊腹互動格局。

——服務融入國內大循環,內蒙古將落實國家區域重大戰略和區域協調發展戰略,健全區域合作協作運行機制,有序承接國內先進產業轉移,在全方位融入國內市場中增創發展新優勢。

“融入國內大循環暢通國內國際雙循環,建設我國向北開放重要橋頭堡。”內蒙古“十四五”規劃確立的新目標,成為這片土地擴大開放新注腳。

向北而生,開放而興!伴隨著更高水平、更有質量、更大規模對外開放的鏗鏘足音,新一輪開放紅利正汩汩涌來——

2021年,內蒙古將大力發展泛口岸經濟,統籌全區口岸規劃、建設和管理,促進通道經濟向落地經濟轉變,推進滿洲裡等國家重點開發開放試驗區建設,推進二連浩特——扎門烏德經濟合作區建設,推進中國(內蒙古)自由貿易試驗區申報工作。

這是新年伊始普通的一天,皚皚白雪覆蓋了滿洲裡整座城市,鐵路口岸換裝作業正熱火朝天地進行,“先放后檢”政策使進口鐵礦類商品到達口岸一天就能被提走。同一天的巴彥淖爾,“天賦河套”農產品正值銷售旺季,出口型企業加緊生產,葵花籽仁、南瓜籽仁、番茄醬等系列產品整裝待發,准備奔赴全球90多個國家和地區……

歷史潮流浩浩蕩蕩,惟開放者強,惟開放者勝。

進一步深化對內對外開放,必將打開內蒙古新的成長空間和發展空間。一個更加開放、包容、充滿自信與活力的內蒙古,正在以全新的姿態走向世界,擁抱未來!(內蒙古日報社融媒體記者 許曉嵐 梁亮)

(責編:劉澤、張雪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