脫貧豆包:蒸出致富路

2021年01月06日09:39  來源:人民網-內蒙古頻道
 

工人們正在緊鑼密鼓的制作粘豆包。劉晨野 攝

每年9月到次年4月是科左中旗保康鎮巨寶屯村王化波兩口子最忙的時候,每天凌晨三、四點他們就要起來發面、和餡兒、起籠屜,這一系列的流程都是為了在中午之前能做出熱氣騰騰的豆包。

“累是累點,但是日子好起來了比什麼都強!”王化波左臂抵著面盆,右手張開五指,一邊嫻熟的在盆裡來回抓拌紅豆餡兒,一邊說道。2016年,王化波的兩個兒子正是讀書用錢的時候,趕巧養鵝也賠了,“那幾年真難啊,供兩個孩子上學,一年學費三萬來塊錢,家裡的地毛收入不到兩萬,養了兩千隻鵝也都賠了。”說著王化波偷偷抹了下眼淚,“本來想學點手藝然后出去打工、多掙點,出去了之后發現把孩子撇家裡耽誤學習,那還是回來吧。”

雖然孩子有了父母的照顧,但是家裡的教育支出要遠遠大於收入,長此以往孩子很難完成學業。“當時他家的情況確實十分困難,家裡倆孩子都在念書,他妻子身體也不好,兩口子養鵝還欠下了一筆錢、”巨寶屯村支部書記徐華良說,村裡了解情況后不久,就給王化波一家落實了教育扶貧政策,解決了這一家人最大的致富障礙。

熱氣騰騰的粘豆包新鮮出爐。劉晨野 攝

雖然扶貧資金解決了眼下的難題,但是王化波夫婦仍然在想方設法的尋找致富之路。一次偶然的機會,妻子朱曉玉在短視頻平台看到黑龍江省的一個村全村都在賣“粘豆包” ,形成了產業,這對朱曉玉觸動很大:“在那之前我們兩口子農閑的時候都是自己做點豆包、年糕餅零售,沒想過把豆包做的這麼大。看到快手上有幾個主播一天平均做一千來斤的豆包,淨勝八九萬塊錢,我們倆才敢往大了想。”

經過幾年的打拼,王化波一家的豆包也逐漸形成了規模,他們不僅自己掙錢,更是起到了模范帶頭作用,吸納了本村19名村民成為了工廠的工人,其中包括13名貧困戶,村民們也賺上了拿月薪的日子。“我們倆的想法就是希望全村都富起來,然后能帶動全村都能致富,打工的不用出去打工,在家就能掙錢,不用像我們那時候,要麼賺錢管不了孩子,要麼在家照顧孩子就得過窮日子。”

據了解,2020年王化波豆包場的收入達到了10萬元,接下來,他們准備通過微信、快手,把豆包賣到全市、全省甚至全國,以一己之力帶動巨寶屯村真正的成為“聚寶盆”。(唐麗雅 程實)

(責編:張雪冬、劉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