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裡有了北京味兒

——烏蘭察布走上小康之路系列報道之三

2020年12月14日09:49  來源:內蒙古日報
 

北京和烏蘭察布的距離有多近?乘坐高鐵隻需兩小時。

北京和烏蘭察布的差距有多大?首都北京經濟社會各項事業走在全國前列,烏蘭察布全市11個旗縣市區中,10個曾經戴著貧困旗縣的帽子,是內蒙古脫貧攻堅的主戰場之一。

親戚越走越近,感情越走越深﹔合作越走越多,道路越走越寬。北京和烏蘭察布“牽手”,機制、措施、內容上全方位發力,京蒙扶貧協作的精彩故事正在不斷上演。

重實效,瞄准產業項目與群眾增收結合點,發展紅利加速釋放

首都到“薯都”之間,穿梭著一顆小小的馬鈴薯。

如果你去有“中國薯都”之稱的烏蘭察布轉轉,很多人都會推介去“中國馬鈴薯博物館”打卡。在那裡,你不僅能知道馬鈴薯的“前世今生”,也能感受到馬鈴薯正在改變著這方水土。

位於察右前旗的京蒙合作產業園內,有一座現代化的工廠——內蒙古薯都凱達食品有限公司的馬鈴薯深加工廠,工廠旁就是“中國馬鈴薯博物館”。這是由北京赴內蒙古第三批挂職團隊引進的北京凱達恆業農業科技有限公司投資建設的全自動薯條加工廠。

在當地,馬鈴薯俗稱土豆。深埋在土地裡的土豆,曾經確實像它的名字一樣,有點兒“土”。單產低、專用品種少、銷路不暢,這些馬鈴薯產業發展中的堵點、痛點,也是烏蘭察布脫貧攻堅路上的“攔路虎”。

2015年,內蒙古薯都凱達食品有限公司與察右前旗簽訂投資建廠協議。經過5年的成長,該公司已經成為烏蘭察布市馬鈴薯深加工企業中的“領頭羊”。“項目全部達產后,可帶動至少3萬戶種植戶。更有‘4+1’精准扶貧模式減貧帶貧,確保貧困戶長期穩定增收。”公司副總經理庄楠介紹說。

“以前家裡種了15畝地一年也掙不了一萬塊錢,現在一個月就能掙五、六千。北京的企業來了,村裡的北京味兒越來越濃,日子也越過越好了!”察右前旗平地泉村村民楊利軍是包裝車間的一名操作工,2017年9月他來到公司打工,如今還升任了班組長。

背靠首府、面向首都,烏蘭察布定位明確。像內蒙古薯都凱達食品有限公司這樣落戶烏蘭察布市、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轉移的成果越來越多,為當地產業發展再添新活力。

卓資縣依托熏雞產業,與北京德青源公司合作建立金雞京蒙幫扶產業項目,實現全產業鏈現代農業產業化生產﹔

兩年前,化德縣兩戶試點養殖黑水虻的貧困戶養成首批商品黑水虻,標志著北京市鳴然科技(北京)集團有限公司在化德縣開展的黑水虻養殖扶貧項目獲得成功﹔

烏蘭察布市興凱服飾有限責任公司落戶於察右前旗,探索扶貧車間的帶貧模式,建起7個扶貧車間,帶動120多人實現就業……

“所需”與“所能”結合,“輸血”與“造血”並重。2020年,北京市及各區向烏蘭察布投入京蒙扶貧協作資金50075萬元,實施項目237個﹔目前建設產業園區累計16個,入園企業208家,落實投資30.81億元﹔北京援建扶貧車間68個,吸納就業934人,其中建檔立卡貧困人口411人。

走出去,消費扶貧彰顯內循環牽引力,勞務協作搭起就業平台

這些天,一些北京市大興區居民發現,一家名為“烏蘭瑰寶”的特產商店品類又多了。該店以零售與大宗、團體採購、線上線下消費相結合的形式,向消費者展示來自烏蘭察布的農畜產品。

這樣的特產店,正在以連鎖的形式在北京擴展規模。在京蒙對口幫扶機制下,這些商品進入北京市的商場超市和社區,甚至北京市人大、政協等機關的食堂。

產業鏈長,產品更精。馬鈴薯、蔬菜、乳制品等綠色農畜產品,走出烏蘭察布,走進北京的廣大市場:北京結對區的大中型商場超市先后建起扶貧產品銷售專區,烏蘭察布成為北京菜籃子集團等企業的重要採購地﹔開展農畜產品進入北京的機關、商超、學校、醫院等“七進”活動……

綠色農畜產品在北京“圈粉無數”,烏蘭察布的另一個“角色”——服務首都市民的“中央廚房”和“菜籃子”呼之欲出。

一頭連著貧困地區,一頭連著廣闊市場,消費扶貧彰顯內循環牽引力。主力市場支撐、社會力量協同、多元渠道幫銷、品牌發展齊發力,烏蘭察布特色農畜產品產、供、銷全鏈條服務不斷完善,產品向產業化、品牌化、市場化方向發展。在此基礎上,重點抓好特色農畜產品的認定和監管,構建線上線下同步銷售體系。

走出去的不僅有綠色農畜產品,還有眾多貧困勞動力。從“定向、定崗、定制”的精准就業扶貧機制,再到技能幫扶,勞務協作托起烏蘭察布貧困群眾新希望。

9月29日,一場“京蒙勞務協作”秋季現場招聘會在四子王旗舉行。12家北京企業提供455個崗位,向以高校畢業生、建檔立卡貧困勞動力為主的有轉移就業意願和能力的勞動力拋出“橄欖枝”。

“剛剛談了一會兒,工資挺合心意。招工的北京企業挺多,咱這兒的北京味兒越來越濃了。”招聘會現場,今年51歲的王女士高興地說,她看中一家北京的餐飲店,對待遇很滿意。

招聘會既是為企業與求職者牽線搭橋,也是一次就業扶貧與勞務協作。近年來,北京市與烏蘭察布市通過集中開展就業服務活動和搭建供需對接平台,兩地在資源共享、就業信息互通、職業培訓對接以及勞務協作等方面進行了多次交流合作。

烏蘭察布籍務工人員說得最多的是“工資增加了”“崗位晉升了”“債還清了”“蓋新房子了”“日子好起來了”……

輸轉一人、就業一人、脫貧一戶。兩地著力構建線上線下求職綠色通道,為貧困群眾提供就業崗位。截至目前,烏蘭察布市各旗縣共有15522名貧困人口實現就業,兩地聯合舉辦勞務協作培訓班69期,培訓貧困人口5797人次。

留下來,“傳道授業”傾情幫扶,打造一支“不走的工作隊”

發展繞不開“人才”這個關鍵,而烏蘭察布的“痛”,還有人才“進不來”“留不住”。

“烏”有所呼,“京”有所應。從最需要處著眼、從最擅長處入手,8個國貧旗縣無不閃動著北京市第五批赴內蒙古挂職團隊忙綠的身影。隨挂職團隊一起走進草原的,還有先進理念、優質資源、項目資金……

近一年來,“咱這有北京大夫了”這句話,在察右中旗百姓間傳播開來。

去年7月,北京中醫藥大學房山醫院醫生李丹毅從北京來到察右中旗,挂職於察右中旗蒙中醫院,白手起家為當地創辦了一個叫得響、留得住的中醫科室。

雖然有心理准備,但眼前的情形還是讓李丹毅心裡一沉:整個科室就一間小屋子,擺著兩桌兩椅,沒有治療床,甚至針灸針、中草藥都不齊備。

在這樣的情況下,李丹毅從醫院走廊搬來一張廢棄的床,拿著從北京帶來的針,開始了中醫診療服務。從剛開始時針灸、艾灸等簡單的治療到如今擁有3間診療室,能夠開展腕踝針、耳穴壓豆等10余種中醫診療技術,具備正規的飲片藥房、代煎室,一個設備、技術齊全的正規中醫科室誕生了。

“家門口就有北京的醫生,真是太好了。”就診之后,總有患者聚在一起談論北京來的醫生就是不一樣。

挂職期結束之時,當地醫院和群眾紛紛挽留。李丹毅又將自己的挂職時間延期了一年。“沒有什麼大道理,能被老百姓需要是一種幸福。”她說。

在這場跨越千裡的幫扶中,無數個李丹毅在默默奉獻。“向貧困進軍、向貧困宣戰,把貧困趕出草原”,是他們的共同心聲和貼切定位。

“傳道授業”傾情幫扶,打造一支“不走的工作隊”。

北京市向烏蘭察布市選派挂職干部25人,選派專業技術人才264人﹔舉辦干部培訓班36期,培訓3214人次﹔各旗縣新引進專利技術54項。

引進來,還要走出去。烏蘭察布市26名干部赴京挂職,已選派439人赴京跟崗學習交流,為打贏脫貧攻堅戰提供充實的人才儲備。

合作,在不斷升級。注重扶“基”、扶“業”、扶“智”、建“制”,京蒙扶貧協作從最初的資金投入、物資捐贈到干部援助、人才培養,再到如今的多層次、全方位深度協作,兩地共建幫扶大格局,共同奏響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交響曲。(記者 韓雪茹 皇甫美鮮 施佳麗)

(責編:劉澤、張雪冬)